分享

戒酒,戒含糖饮料,戒动物内脏!高尿酸血症中国共识

 赵佩毅 2023-07-13 发布于山西
Image

国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逐年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血尿酸水平升高除可引起痛风外,还与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为了更好防治,近日,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年版)出炉。

高危人群须定期筛查

高尿酸血症是指成人在正常嘌呤饮食情况下,不分男女,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 μmol/L。

一级亲属患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者,久坐、高嘌呤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者,肥胖、代谢异常性疾病(如糖代谢异常、血脂紊乱、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脏病者均属于高危人群,须建立定期筛查,以尽早发现并诊治高尿酸血症。

坚持生活方式干预

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除了进行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制定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外,还应注意避免使用引起血尿酸升高的药物。

治疗时应遵循多学科联合治疗的原则,降尿酸治疗同时兼顾靶器官保护。

非药物治疗包括:

(1)提倡健康饮食,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鸡蛋,适量食用低脂、脱脂奶制品、富含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豆类及豆制品(肾功能不全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食用)。限制动物性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建议

Image

(2)心肾功能正常者须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 2000~3000 mL。可饮用低脂、脱脂牛奶及乳制品,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

(3)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4)限制酒精摄入,禁饮啤酒、黄酒和烈酒。

(5)肥胖患者建议以每月减重1.5~3.0 kg的速度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体质量指数:18.5~23.9)。

(6)鼓励适量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痛风发作,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7)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高尿酸血症经非药物干预疗效不佳时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案须遵循个体化、分层、达标、长程管理的原则,逐步调整剂量,避免短期内血尿酸水平波动过大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对于严重痛风发作患者,可在抗炎症药物(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中选择2种联合治疗,联合方案可以酌情选择2种药物足剂量,或1种药物足量联合1种药物预防剂量。

药物的联合方案推荐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联合秋水仙碱,任何1种药物口服联合糖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不推荐糖皮质激素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以防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

无痛风发作病史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接受降尿酸治疗时不推荐使用预防痛风发作药物,但应告知有发作的风险。

一旦发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应及时治疗,且考虑后续预防用药。

对老年人群中痛风频繁发作者(每年发作≥2次,出现痛风石或结构性关节损伤证据者),特别是存在显著血尿酸升高(>535 μmol/L)及伴有合并症患者,建议采用药物降尿酸治疗。

老年患者用药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价并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当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的使用受限时,可首选糖皮质激素,同时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电解质、感染及认知状况等。

别嘌醇是儿童高尿酸血症常用药物,用药剂量推荐:<6岁:50 mg/次,1~3次/d;6~10岁:100 mg/次,1~3次/d。

对于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优先考虑具有促尿酸排泄作用的降压药物,如氯沙坦钾、氨氯地平,尽量避免使用利尿剂。

高尿酸血症患者接受冠状动脉CT成像或冠状动脉造影前建议进行危险分层,加强水化,避免使用高渗性对比剂,并减少对比剂的剂量。

来源: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重症代谢疾病分会, 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共识专家组.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年版).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3, 6:461.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