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修下古代文化经典反思作文导写

 一中大语文 2023-07-14 发布于福建

【原题呈现】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古代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带给我们很多启发。阅读这些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从以下两个话题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

①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

②经典寓言的寓意是丰富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有人则认为该寓言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样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审题指导】

题干第一句话就说明了文化经典的价值,其中“社会、人生、历史”也向我们暗示着思考的方向。第二句话给我们指明了阅读经典的科学方式,其中“充分理解”很重要,它既包含准确理解,不能歪曲,又包含全面理解,不能遗漏,这是“立足现实,自主思考”的前提;而“立足现实,自主思考”又是我们挖掘古代文化经典当代价值的必由之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三句话是任务指令,包含着两个要求,一是文体要求,作文必须是议论文;二是要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有自己的思考。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包含阅读、思考、写作在内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从思维的角度来看,这道题涉及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两个类型的思维训练。需要强调的是,批判性思维不等于批判,而是强调在理解思考的过程中,重视前人思想的历史成因,考虑其历史价值,客观看待其合理成分及不足;而发散性思维也不是说写作时可以随意发挥,信马由缰,而是要在思考的过程中,既注意文字本身的意义,也尊重命题人原本要表达的思想。

要完成话题①的写作任务,首先要对«齐桓晋文之事»一文阐发的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进行梳理归纳,把握文中的主要观点。齐宣王想称霸天下,孟子认为不如“王天下”。“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前提是君主要有“不忍”之心,然后不断“推恩”,“推恩”的具体表现是富民、教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理想,才能“王天下”。文中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保民而王,莫之能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发政施仁”“推恩足以保四海”。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切入:

一是孟子对待百姓的态度。孟子把百姓的地位看得很高,这是他民本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他反对暴政,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但是他“推恩”“保民”的出发点还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并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他认为“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很明显,他对贫民有一定程度的轻视。这种态度虽然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并不罕见,但在今天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换个角度思考,孟子的这种看法初步接触到了社会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是孟子对待君主的态度。孟子将治理好国家的期望完全寄托在君主的观念转变和善心大发上,期待贤君明主能够推己及人,这与现代国家民主法治的治理观念相去甚远。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孟子的主张虽然可行,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实现,而战国时代,没有一个国家有长久安稳的和平时间。司马迁说:“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仁政在当时虽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但这依然无法掩盖孟子思想的光芒,孟子的思想主张和他独到的见解一直流传后世,并且影响至今。

话题②可以概括为: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先秦诸子往往用寓言作为论据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后来,这种寓言成为一种文学体裁,比如柳宗元的«黔之驴»。经典寓言的寓意是丰富的,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过:“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寓言之所以言简义丰,是因为故事的思考角度可以有多种。比如庄子的«庖丁解牛»,如果从庖丁的角度思考,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是因为经历了多年的实践,“缘督以为经”是他十几年解牛经验的总结,是解牛之“道”,也是解牛技巧的“大纲”;如果从庖丁解牛遇到筋骨盘结的难处时所采取的“怵然为戒”、凝神专注的角度思考,还可以得出遇到困难,行事更要小心谨慎的寓意;庖丁成功后“善刀而藏之”,教导我们做事要有度,不宜过于张扬;如果从牛刀的角度,在解牛的过程中,不要“折”、不要“割”,而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这样才可以做到十九年“刀刃若新发于硎”。人的生命就像一把刀,在前进的过程中,不能什么都硬碰硬,要“顺应自然”才能“保全天性”。当然,以上对《庖丁解牛》寓意的多元解读,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庖丁对解牛技术的总结,实际上照应了原文开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佳作展示】

01、施政以仁,治国依法

我们不妨让时光倒流,回到两千多年前,回到那个“百家争鸣”、各种学术思想大放异彩的战国时代。就是在那样一个“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的时代,孟子却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发出了“民贵君轻”的呼唤。孟子生前没有得到重用,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并以自己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们中国人开辟了一处心灵上的桃源,为往后数千年的中国社会留下了丰硕的精神食粮。(根据话题,自然引出孟子“仁政”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发出”呼唤,“留下”食粮,动词锤炼精当。南怀瑾先生把儒、释、道分别比喻成粮食店、百货店、药店,“精神食粮”的说法贴切恰当)

时至今日,孟子的论辩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历史时空,历久弥新,光彩依然。当年显赫一时的王侯将相,终究化为一抔黄土,“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流传至今的孟子思想却愈发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他呼喊“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这对当今社会仍起到警示作用;“推恩足以保四海”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之处;他设想的“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仍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文景之治,修养生息;开元之治,轻徭薄赋;明宣宗朱瞻基以仁孝治天下,亲征恤民……践行孟子主张的这些历史事实至今仍是美谈。(巧用孟子之言、杜甫诗句,构成排比,有理论,有论据。引证使用合理,论“仁政”之功,利在千秋,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但孟子的思想难免有其历史局限性,他的政治主张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我们可以借鉴孟子的思想,但绝不能囿于此。他认为人性本善,仁政的目的在于维护人性的善,他提出“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这样才能衣帛食肉,不饥不寒,最终“王天下”。他反对惩罚,认为过错在于君王。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这些想法未免太过单薄。他过分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却轻视了法律的作用,有时候法律要比苦口婆心的教化更有力量!(从时代发展角度出发,用«齐桓晋文之事»中关于仁政的具体要求,分析孟子仁政的本质,指出其局限性,亮出自己的观点,强调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出治理国家应儒法并重)

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致,我们需要更加精细的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与出台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们相信人性本善,却也不能小觑人性中恶的一面。唯有法律可以最大程度压制人性的恶,必要的惩罚才可以让社会保持较为安稳的秩序,不至于误入歧途。(自然过渡,用«民法典»做例证,再次强调法治的必要性)

就扶贫而言,真正的扶贫绝不是孟子所谓的“推恩”,而是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我们无法避免有人利用大众的同情心骗取扶贫资金。所以要拟制严格的规章制度,“输血”与“造血”并行,使真正的贫困人民得到救助。没有法律规范的地带总会有人想“走走”,缺乏强力手段的仁德总显得苍白无力。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应该逐渐完善法律规范,更好地治理国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本段从现实角度出发,以“扶贫”为例,富有时代气息,紧扣“治国依法”)

我们正朝着现代化的目标攀登,孟子主张的仁政也好,韩非推崇的法、术也罢,重要的是可以为我所用,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让社会和谐安定,人民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诸子百家,各有所长,星空璀璨,我们才能走得更稳,行得更远!(辩证分析,总结升华,得出“重要的是可以为我所用”的观点。句式整散结合,灵活多变)

【点评】

本文论点鲜明,文章紧扣论点,站在历史和社会现实的角度,辩证分析仁政和法治,论证充实有力。段落衔接自然,文章语言简洁,用词恰当,彰显了学生深厚的语言功底。

02、要有“外圆内方”的智慧

不论是古代“天圆地方”的天地观,还是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无不蕴含着“外圆内方”的处世智慧。“以为轮,其曲中规”的治学之术也好,“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解牛之法也罢,“外圆内方”的智慧都深嵌其间。(以两组整句点题,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开篇展示自己丰富的素材储备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庖丁解牛而刀不碰骨,毋庸置疑是因为他技艺娴熟,但更多的是“批大郤,导大窾”,有意不使刀与骨针锋相对,这是“圆”的智慧;刀不失锋利,“动刀甚微,謋然已解”,不忘自己的目的,这是“方”的境界。(根据话题,结合«庖丁解牛»中的语句,提出自己的思考,指出何为“方”“圆”,巧妙过渡,为下面的论述蓄势)

“圆”意味着收起锋芒,低调做人。没有谁愿意挨着刺猬,因为它桀骜不驯,对谁都是一身锐刺;猫咪却是人们的宠儿,它们学会了把锐利的爪子藏进肉里,低调地与人类相处。庖丁用刀,学会了避开硬骨,避开不利于自己的东西,所以他的刀过了十九年依然“若新发于硎”。韩信放下尊严,忍受一时的胯下之辱,后来助刘邦夺得天下、名垂青史;一度低调的季羡林也曾破天荒地“高调”了一回———公开摘下外界给他的三顶桂冠,季老的低调彰显了一代大师的风范。审时度势,因时而变,放下尖刺,避开矛盾,“圆”的内涵便是如此。(巧用生活所见之物,刺猬和猫咪的对比形象生动,且充满生活气息,举例恰当。韩信与季羡林的例证,古今相对,典型而贴切,段落首尾相呼应,有一气呵成之感)

“方”意味着不失自我,不忘初心。如果说“圆”是为人处世时以温柔取代暴戾,那么,“方”就是在“圆”的基础上坚持自己的标准,不以外界为转移。“解牛”的过程不可能都是势如破竹的,肯定会碰到一些筋骨交错的地方,“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尽力精诚,不忘“解牛”之初心,不为则已,为则惊人;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顺从自己的内心,不因外界的是非曲直而改变。“一个人不是生来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桑地亚哥不向命运低头,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英雄气魄“知其不可而为之”,坚守内心的“方”。孟子眼中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荣华富贵、威逼利诱都不能动摇他心中的“浩然之气”。“方”的境界等同于恪守本心,百折不挠。(引经据典,古今中外,旁征博引,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增添了文采,也显示了学生使用素材的熟练度)

学会方圆结合就是要我们知道: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坚守内心。就像柳宗元的《说车赠杨诲之》中的“若知是之所以任重而行于世乎?材良而器攻,圆其外而方其中然也”“中不方则不能以载,外不圆则窒拒而滞”。所以说,“外圆内方”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品质,是经历了痛苦的修炼。正如杜甫的方圆形成于乱世中的颠沛流离、妻离子散,苏东坡的方圆成长于“乌台诗案”的厚德坚韧。(以柳宗元笔下的“车厢”“车轮”为例,再次解释“方圆”,并指出“外圆内方”的形成条件,证明观点,语言有气势,具有感染力)方圆使得他们在经历生死之后脱胎换骨,浴火重生。(总结本段,得出结论)

就像庖丁将刀插入骨节间解牛一样,“圆”是为了更好的“方”,无“方”不成“圆”,方与圆对立统一。我以为“外圆内方”既是文惠君所悟的养生之道,也是为人处世的不二法门。(再点材料,首尾照应;回归话题,重申观点)

【点评】

学生写作功力深厚,文笔老练。名言警句,巧妙穿插;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本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严谨。事例经典,解释具体,论据充分,运用自如贴切,衔接连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素材积累】

素材一《孟子》

1.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公孙丑上》

适用主题: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机遇等

示例:“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其实,万物皆有其运行的规律,那些找到事物规律,善于借势的人,做事往往能事半功倍。关羽借地势,“水淹七军”;诸葛亮借风势,“火烧赤壁”; 秦始皇借局势,统一六国。英雄造时势,而时势更能造英雄。如今,那些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的诸如马云、马化腾等人已打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愿我们都能做尊重时代的顺应者,成就你我美好未来。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适用主题: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等

示例:几千年来,忧患意识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周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朱熹“危惧故得平安,慢易则必倾覆” 。这些古代名言警句,无不透出自古以来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精神气质,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绵延不绝的生命之魂。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适用主题:学会取舍、坚持自我等

示例:面对职业道路的选择,鲁迅深知比起救人,文字才能真正拯救麻木的国人,最终弃医从文,成为一代文豪;面对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抛来的橄榄枝,陈省身先生明白,他一生的热爱唯有数学,所以果断放弃合作,最终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生命是有限的,倘若不想碌碌无为,面对多样的机会就必须有所取舍。而在选择过后,当我们意志坚定地走在追梦路上,途中拙山枯水,我们也将抵达梦想的终点。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适用主题:廉洁自律、坚定理想等

示例:清正廉洁,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不屈气节;清正廉洁,是“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的浩然正气;清正廉洁,是“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的淡泊名利。坚持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必须守好的基本底线。

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

适用主题:重视人民群众地位、英雄和人民辩证关系等

示例:中医经典《本草纲目》,不仅是李时珍的个人劳动总结,更是历代药学家及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农学著作《齐民要术》,表面上是贾思勰个人著作,背后则是数万人民生产农作的智慧结晶。翻开历史画卷,看似满眼英雄姓名。但没有广大人民提供土壤水分,又怎能孕育出这些鲜艳亮眼的花儿?英雄本就深深植根于人民。而当我们放眼整个国家,它又何尝不是?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之所以将人民放在国家和国君之上,就是因为,有人民,才需国家,才需国君。

6.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

适用主题: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等

示例: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孔子也说:“欲速则不达。”很多时候,一味地追求快,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在运动会中,有些田径运动员在临近结束时,选择向上跳起的姿势越过终点线。可实验证明,跳起来的速度,反而比继续跑过的速度要慢。所以,哪有什么一蹴而就,朴实无华的奋斗才是成功的真谛。
素材二《庖丁解牛》

角度①:顺应规律

所谓“顺水推舟不费力”,顺应水流的方向推舟就很容易。顺应事物规律,便能游刃有余。庖丁“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解牛本来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对庖丁而言毫不费力,因为他完全掌握了解牛的规律,了解牛各个筋骨交错、筋肉相连之处,然后避开坚韧的地方,这使得他几年都不用换刀,刀口如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像庖丁一样,顺应事物的规律,避开锋芒,因势利导,便会游刃有余。

角度②:坚持和积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所谓日积月累,方能熟能生巧。“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的解牛技艺,从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再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一步步提升的过程并非轻易,而是庖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所换来的回报。这种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放眼当下,我们作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有这样坚持不懈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放弃,在坚持中获得智慧,最终方能像庖丁一样游刃有余。

角度③:专注与热爱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爱你的工作,你在工作中自然会受到奖励。”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之时,已达到“合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的境界;解牛完毕后收藏其刀,踌躇满志。若不是有着高超的解牛技巧,若不是庖丁对这份工作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他怎能达到如此纯熟之境界?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当成自己的爱好,把工作的过程变成一个享受的过程,既愉快了自己,又能将工作做的更出色。

角度④:工匠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星空,虽是月朗星稀,但也不乏“匠星”闪烁。庄子笔下的解牛神厨庖丁、承蜩高手佝偻者、斫轮大师轮扁,列子笔下的善射者纪昌,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等,不一而足,无不彰显工匠精神。何为工匠精神?仅从“庖丁解牛”便可窥得一斑。

第一,工匠精神讲求的是悟道。正如庖丁所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的追求并不止于技术,而是要有所超越,通达于“道”。工匠中的得道者常常能够做到“正德、利用、厚生”。“正德”合于道,“利用”善于用,“厚生”惠于民。

合于道就是与自然相合、与天工同化,能够顺着事物自身就有的机理将其发挥到极致。善于用就是用好一切可用的东西,跨界融合,将不同功用的物件聚合到一起产生集成效用。惠于民就是让人在其中更多地受益。

第二,工匠精神讲求的是精进和专注。精进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庖丁刚开始解牛的时候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分别,“所见无非牛者”,对细节尚无感觉。“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主要心思放到细节之上,以至于闭上眼睛也能知道牛的筋脉骨骼在哪里。

而“专注”需要会万物于一己,心无旁骛,用心一也。除了专注的对象,一切皆“忘”。庖丁从“所见无非牛者”到“官知止而神欲行”无不展现专注之意。世间的荣衰宠辱已不在心中,外界的扰乱也不能起作用,这样才可能有所作为。

第三,工匠精神讲求的是自尊。庖丁表演解牛绝技之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从解牛中获得的满足感溢于言表。庖丁在文惠君面前挥洒自如,轮扁在桓公面前说理论道,卖油翁在射箭高手康肃公陈尧咨面前从容献技……无不以我为尊,充满自信。

角度⑤:通达权变

庖丁解牛远非熟能生巧这么简单。庖丁知道,脉络相连、筋肉聚集的地方往往不易下刀,相反,只要顺着牛的骨节的空隙,便可轻易走刀。“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瓤乎!”事实上,变通的智慧、妥协的智慧并不等同于屈服于现实、奴颜婢膝,更不等同于放任自流、无所作为。

正如滔滔江水遇水中汀渚,分流而汇;遇巍峨高山,盘绕而行。变通、妥协的智慧在于能如庖丁解牛般,暂时避开筋骨交错之处,于现实的客观条件的框架内部“运力”,不改初心,最终于现实的枷锁中将难题豁然而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