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享教·历法2018】

 兰若青青 2023-07-14 发布于陕西

图片

Drag Me Down

2018.12.28

天文历法2018下

张远山(亚马逊上有电子版的)

《伏羲之道》已买

《老庄之道》已买

《玉器之道》已买

《青铜之道》

《庄子奥义》(亚马逊上有电子版的)

《外杂篇精义》

《内七篇卮言》

《外杂篇卮言》

《庄子复原本注译》(内、外、杂,三册)(亚马逊上有电子版的)

《至人庄子全传》(亚马逊上有电子版的)

《庄子与诸子》

《诸子与诸侯》

《战国纪年厘正》

《十日并出——轴心时代的太阳》

张闻玉

1979—1981年问学于张汝舟先生,

1985年—1986年在吉林大学向金景芳先生学《易》

《古代天文历法讲座》

《古代天文历法论集》

《西周王年论稿》

《铜器历日研究》

《逸周书全译》

《历史年代与历术推演》

《古音学基础》

《夏商周三代纪年》

冯时

《中国天文考古学》2001年已买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2006年已买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天文历法》2013年已买

《文明以止》2018年已买

一些散见于期刊、会议和文集的论文主要有

《天地交泰观的考古学研究》(2005)

《洛阳尹屯西汉壁画墓星象图研究》(2005)

“文邑”考》(2008)

《天文考古学与上古宇宙观》(2010)

《二里头文化“常旜”及相关诸问题》(2010)

《〈周易〉乾坤卦爻辞研究》(2010)

《上古宇宙观的考古学研究——安徽蚌埠双墩春秋锺离君柏墓解读》(2011)

《龙的来源——一个古老文化现象的考古学观察》(2011)

《陶寺圭表及相关问题研究》(2011、2016)

《敖汉旗兴隆沟红山文化陶塑人像的初步研究》(2013)

《〈保训〉故事与地中之变迁》(2013、2015)

《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2013、2016)

“亳中邑”考》(2013、2016)

《祖槷考》(2014)

《咸池考》(2015)

《清华〈筮法〉卦位图所见阴阳观》(2015)

《观象授时与文明的诞生》(2016)

《天文授时与阴阳思辨——上古猪母题图像的文化义涵》(2016)

《殷周畿服及相关制度考》(2017)

陈久金

1、《天文学简史》,科学出版社,1985年;

2、《藏历的原理与实践》,民族出版社,1985年;

3、《藏汉历算学词典》,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

4、《彝族天文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5、《普米族》,民族出版社,1986年;

6、《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还有香港版、台湾版等;

7、《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

8、《陈久金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9、《回回天文学史研究》,广西科技出版社,1996年;

10、《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丛书·天文历法卷》,广西科技出版社,1996年;

11、《贵州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研究》,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年;

12、《帛书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与研究》,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

13、《中国星座神话》,台湾古籍出版社,2005年;

14、《中国星占揭秘》,台湾三民书局,2005年;

15、《星象解码-引领进入神秘的星空世界》,群言出版社,2004年;

16、《泄露天机-中西星空的对话》,群言出版社,2005年;

17、《帝王的星占-中国星占揭秘》,群言出版社,2007年;

18、《中朝日越四国历史纪年表》,群言出版社,2008年;

19、《中国天文大发现》,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20、《天文历数》,山东科技出版社,1992年;

21、《中国科技史研究方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

22、《北京古观象台》,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

23、《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中国科技出版社,2008年;

24、《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中国科技出版社,2008年;

25、《中国二十八宿》,深圳海天出版社,2012年;

26、《西周诸王王年研究及推定》,科学出版社,(待出版);

27、《步天歌解说》,(待出版);

28、《历代天文律历志今注汇编》,(待出版);

29、《中国天文学史》,科学出版社,1979年(参加);

30、《中国天文学简史》,天津科技出版社,1979年(参加);

31、《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0年(参加);

32、《中国星座的故事》,(待出版)。

刘尧汉

著名彝族学家

从伏羲阴阳八卦、虎腾图、葫芦崇拜、太极、十月历等历史文化特征,揭示了华夏文化与古彝文化的血缘关系。

《中国文明探源》

《文明中国十月太阳历》

《从中国彝族十八月历到美洲墨西哥玛雅人十八月历》

专著:

1.《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0年

2.《彝族天文学史》(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4.《哈尼族简史》(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5.《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6.《彝乡沙村社区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7.《彝族文化放言》(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主编:

1.《彝族文化研究丛书》截至2004年已出版43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2004年

2.创办并主编《彝族文化》期刊,1984年-2004年已出版50期,约500万字[1]

论文:

1.《南诏统治者蒙氏家族属于彝族之新证》,《历史研究》,1954年

2.《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一个典型实例》,《历史研究》,1958年

3.《彝族的火器--'葫芦飞雷'》,载《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

4.《羌戎、夏、彝同源小议--兼及汉族名称的由来》,《思想战线》,1979年

5.《从凉山彝族系谱看它的父系氏族制和氏族奴隶制》,《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1979年

6.《'十二兽'历法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中国天文史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

7.《一部罕见的象形文历书--耳苏人的原始文字》,(合著),《中国历史文物》,1981年

8.《彝夏太阳历五千年--从彝族十月太阳历看<夏小正>原貌》(合著),《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1月

9.《彝夏太阳历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展望--彝族阳历和玛雅阳历的共性与亚、美两洲远、古文化的关联》, 《贵州民族研究》 1983年2月

10.《中华民族的原始葫芦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3年3月

11.《道家和道教与彝族虎宇宙观》,《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1月

12.《彝族和土家族同源于虎伏羲》,《吉首大学学报》,1984年2月

13.《彝族文化对国内外宗教、哲学、科学和文学的影响》,《彝族文化》,1984年

14.《中华民族龙虎文化论--联结中国各族的龙虎文化纽带渊源于远古女娲、伏羲的合体葫芦》,《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1月、2月

15.《中国考古天文学的重大发现--彝族向天坟的结构与功能》,《彝族文化》,1985年

16.《汉代'白狼夷'的族属新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4月

17.《彝族占卜与西方未来学》,《彝族文化》,1985年

18.《现代系统论的历史渊源--伏羲先天<易>与彝族阴阳观》(合著),《彝族文化》,1985年

19.《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现和证实过程及其与中华文化的普遍联系》(合著),《彝族文化》,1986年

20.《峨山彝文古籍和民间传说中的十月历及其向天坟'团坟'》(合著),《彝族文化》,1986年

21.《彝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彝族文化》,1988年

22.《中国历代'太一'神与彝族虎图腾--兼释彝族据以观测十月太阳历节气的向天坟与中国历代郊祀'圜丘'》,《彝族文化》,1989年

23.《中国彝族和墨西哥玛雅人的十八月太阳历法》(合著),《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4月

24.《中华彝族十月历和十八月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彝族文化》,1992年

25.《昆明市居民的古羌遗俗与国内外的关联》,《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3月

26.《中国史前神话传说时代》,《彝族文化》,1993年

27.《'伏羲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符号学研究'序》,《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3月

28.《中国文明的又一源头:金沙江南北两侧彝族山乡》,《寻根》,1995年6

29.《我的学术生涯--寻找'彝族山野妙龄女郎',创建中国彝族文化学派》,《彝族文化》,1995年

30.《彝族在人类学五个'认同'中的变化》,《彝族文化》,1996年

31.《老庄'无学'与彝族'无说'》,《彝族文化》,1997年第1期

32.楚雄州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项重大举措--建立彝族文化研究所》,《彝族文化》,1998年第1期

33.《'彝族六祖分支故址'碑题记》,《彝族文化》,1998年第2期

34.《育人才 见成果》,《彝族文化》特刊,2001年

35.《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及其重要意义》,《彝族文化》,2004年第4期

《苗族古历》吴心源2007年

《云南少数民族天文历法研究》云南李维宝傣族、佤族、羌族、布朗族与德昂族、基诺族

《彝族古代文明史》且萨乌牛

《彝族文化史》马学良

《彝医揽要》

《西南彝志》

《彝族源流》

《物始纪略》

《土鲁窦吉》王子国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丁緜孙

《中国天文学源流》郑文光

《中国天文学史》陈遵妫

《中国恒星观测史》

《中国古代科学史纲》卢嘉锡,路甬祥2000

《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席泽宗郑文光

《中国天文史学大系》十册全套

《华夏文明的起源》田昌五1993

《漫步中国星空》

《星空帝国》

《时间之书》

《天文历法与中国文化》‌刘明武2017.6出版京东有88.5,孔夫子有90,京东买,

《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刘宗迪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简本》

《龙居景观中国人的空间艺术》

《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张杰

《九章算术》

《周髀算经》西汉张苍编撰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

《文白对照十三经》许嘉璐1995年

《百子全书》彭文辑,岳麓书社1993年

《汉书》东汉班固撰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后汉书》南朝范晔著2000年

《律历志》班固

蔡伯励

《通胜》

《真步堂通胜》

广东真步堂天文历算第三代传人

编辑历书及提供风水意见

李守力

《周易诠释》

《周易密钥》孔夫子有480五本

《天干地支纪历与预测》翁文波张清1993

《當代預測宗師》王志明1994

《生命(医易)百年历》靳九成2013

《周易与历法》常秉义著.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 张培瑜著.大象出版社1997

《龙文化与现代文明》伊世同2003

《龙龄索龙腾东方的萌始年代与其天文学求解》伊世同2003

《论阴阳能量和粒子》)

《传统易学中的宇宙观》

《易学原理与大六壬应用》

《文科天文》

《仨源论与仨源易经》孔夫子有便宜,已买,京东有贵

古今多少事,尽在气候中。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1972

《第四纪环境》刘东生1997

《气候创造历史》许靖华2006

《气候改变历史》 ·约翰 2014

《气候颠覆历史》马德 2017

《四分历》

《太初历》

《三统历》

《授时历》

《太乙历》

《太阳历》

《太阴历》

《阴阳历》

→阴阳→

阴阳

阴阳1

阴阳2

阴阳2分

阴阳3合

阴阳3元

阴阳3奇

阴阳3才

阴阳4象

阴阳4方

阴阳4正

阴阳4维

阴阳4季

阴阳4时

阴阳4间

阴阳4刻

阴阳5星

阴阳5行

阴阳5音

阴阳5运

阴阳6气

阴阳6情

阴阳6壬

阴阳6仪

阴阳6合

阴阳7曜

阴阳7宿

阴阳7星

阴阳8卦

阴阳8节

阴阳8风

阴阳8门

阴阳8宫

阴阳8方

阴阳8角

阴阳8路

阴阳8脉

阴阳9宫

阴阳9星

阴阳10干

阴阳10日

阴阳10母

阴阳10精

阴阳12支

阴阳12辰

阴阳12次

阴阳12建

阴阳12月

阴阳12日

阴阳12岁

阴阳12年

阴阳12辟

阴阳12律

阴阳12国

阴阳12子

阴阳12将

阴阳12神

阴阳12所

阴阳12脉

阴阳12节

阴阳12气

阴阳36旬

阴阳36府

阴阳36洞

阴阳64卦

阴阳72候

阴阳384爻

阴阳八卦体系

阴阳五行体系

阴阳干支体系

三垣二十八宿体系

赋值——————————————结局

赋值——————————————结局

杜乘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