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进化:问题一定会出现,也必定会消失

 昵称28556420 2023-07-16 发布于河北

图片

PS:《道德经》第三十四章所触发的思考。行文较乱,随便写写。
1/
无私的究竟

当我们说“无私”时,是在说什么?

无私是一个被道德化的概念,常与“伟大”相伴。无论是评价自己,抑或评价他人,只要用到无私这个词,即呈现出语言的任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私,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相应的,无私即是能最大程度考虑他人的利益。由此而言,“无私”即需要牺牲个人利益,“自私”即过分追求个人利益。

然而利益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分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所以当我们说“无私”时,是指某人完全牺牲上述利益,还是牺牲短期利益以换取长期利益,牺牲物质利益以成就精神利益?这不是可以信口断定的。

归根结底,这是无私评价者或自认为无私者的一厢情愿。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无私”这个概念中,是否应该存在意志?如果存在意志,是否还可以称作“无私”?如果不存在意志,那么“无私”的行为又是如何实施的?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即,人先存在,然后为“人”赋予意义。这一点与《道德经》的观念有相似处,但不全然。人的存在以“自我”为前提,这一点在存在主义哲学中被表述为“绝对的自由”。无论是“绝对的自由”还是“自我意志”,都说明一点,人的本质即是“我想干嘛”。

如果一个人丧失了“我想干嘛”的本能,那就变成了“植物人”。

由此而言,人只能相对无私,不可能绝对无私。
2/
语言的局限

譬如,我们通常以“无私”来形容母爱,此处的“无私”即是相对的。

母亲是一个有意志的行为主体,其所呈现的任何“爱”的行为,本身必须具有“意志”,否则行为就无法实施。因为母爱是有意志的,所以在特殊情况下,母亲可以为了自己的孩子去杀死别人的孩子,这甚至也可被称作“无私”,因为这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例如失去自由的风险)来保证孩子的利益(不被侵害)。

所以当“无私”被用来形容一个有意志的主体时,就会存在诸多需要说明和界定的情况。但用“无私”来形容“道”时,则无需任何说明,此处的“无私”即“无意志”,乃是真正的“无私”。

《道德经》第八章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认为“水”象征着最高的善,其核心即是利万物而不争。不争就是没有意志,完全按照自在本能而行动,并在此过程中衣养万物。

或许在许多人看来,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伟大无私。然而这同样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不存在意志的主体,即不存在荣辱、善恶、对错和好坏。伟大无私这类概念,仅局限于人。

综上所述,人类不存在“绝对语言”。正因此,人类的语言才如此繁复。语言是感性理性化(或者说意志理性化)的结果,其底层是感性,这注定了人类表达的局限性。因此,如果我们仅仅是从“语言”而不借助思考来认知事实,那么势必离事实越来越远。

自以为知道比无知更容易使人愚蠢。

共读好书▼穿透表象,洞见生活

图片
3/
辩证和演绎

国人以拥有辩证思维而自得。对于自得这件事来说,辩证思维完全是多余的。自得者,可以任何事物自得。

辩证思维的本原是阴阳思维,来自于农业文明。

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中国用相对较短的时间从农业文明早期跨入成熟期,标志事件是秦统一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帝制国家。帝制的基石是农业,农业遂成为最受关注之事,其意象之幻化演变,即是阴阳。

阴阳即辩证,一体两面,互为依托。比如,当获得某种事物的同时,也将失去某种事物。我们具有了辩证思维的同时,也戴上了“不求甚解”和“不容质疑”两套枷锁。国人的科学精神未发而先死。

所谓科学精神,即是追问和质疑!

缺了这两样品质,一个人将不可避免的走进笼子。自孔子至当下,国人缺乏严谨的形式逻辑训练。我们看问题,会下意识地把很多因素掺杂在一起,但又不具备同时有效处理诸多因素的思考方式和逻辑能力,最后只能混为一谈。形式逻辑拒绝瞎搅和,按图索骥,追着一条线追到底,不会任由其他线窜进来进行干扰。其最重大的意义即在于此,理清思维,注重归纳和演绎,进而提升认知效率,以持续、广泛、深入的认知一件事物。

形式逻辑即演绎逻辑。演绎的前提是公设,公设来自归纳,归纳的前提是罗列,所以形式逻辑的实现是从罗列至归纳到演绎的:

罗列→归纳→演绎

罗列的作用是清晰化,归纳的作用是条理化,演绎的作用是合理化。这与辩证思维的朦胧混沌、似是而非、大而无当形成鲜明对照。

这并非是说,形式逻辑就是唯一的逻辑,更非认为其是最好的认知方式。只是想要强调:形式逻辑是认知事物的基础。从形式逻辑开始,才能理解何谓“矛盾”,才有可能真正进入所谓的辩证思维。

构成矛盾的两面,仅在形式上的可以共存(认知缺陷),而在事实上是无法共存的。《道德经》三十四章中,“可名为小”和“可名为大”即是以形式上的矛盾共同说明“道”的特性。

我们通过现象来走近本质,故而无法摆脱现象对思维的干扰,与其说“道”可大可小,不如说“道”所产生的现象形式不同。在人们的理解中,一件事物不显示其影响力,就相当于“无”影响力,理所当然的“小”。而从更高的视角去看,一件事物之所以具有大的影响力(不一定显示,或者说即便显示了也不一定能够被人探察到),正是因为其没有意志,所以才能对事物起普遍作用,这是广泛无分别的作用,是一种全然的规律,因此“可名为大”。

我们不会感受到空气和水有多重要,因为它们到处都是,因此缺乏关注,无法在人的意志层面构建影响力。虽然人们能够理解水和空气的重要性,但由于感受不深切就容易忽略。
4/
矛盾的本质

说到阴阳、辩证,确是普遍的。人生处处皆矛盾,乐趣也正在此中

现实和理想、所思和所为、急迫和漫长,客观事物以其各自的轨道稳定运行,而人的内心则纷纷扰扰,大雪飘落,炉火飞扬。这种矛盾带来的张力几乎充斥着人类的各个领域。因此我们决不能斥责矛盾,更无法对抗它。

人的修行在于对抗意志,而非矛盾。

意志与生俱来,无需发展,唯有对抗。此处的对抗并非是要消除,而是尽可能与意志周旋,为理性留出一道窄门。

意志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要素,也是人之所以无法成为“神”的根本原因。若任由意志摆布,要么变得可怖,要么变得可憎。对抗意志需要建立对抗的意识,然后经由认知升级而逐步提升对抗的能力,这全在于面对问题的态度和化解问题的方式。

须知,问题一定会出现,也一定会消失。在这个过程中,面对问题的人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执念了什么,释然了什么?静气须在事上磨,只读书而不经世,大多逃不过刻意二字。

/□

1、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2、一切贫穷,本质上都是思维的贫穷
3、驳海边西塞罗:买弄理性无关痛痒
4、困住你的不是现状,而是观念
5、给思考者的100条线索
6、老莫日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