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72章 自知自爱 原文和翻译

 不以物喜10101 2023-07-18 发布于湖南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xiá)其所居①,无厌其所生②。夫唯不厌③,是以不厌④。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⑤,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狎:同“狭”。

②厌:“压”的意思。

③厌:同前。

④厌:作“厌恶”解。

⑤见:同“现”,表现。

图片

【翻译】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不要逼迫人民使人民不得安居,不要压榨人民使人民无以生计。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因此,有道的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后者而保持前者。

图片

【经典释义】

本章接续前章,仍讲自知之明的问题。不过,这里着重讲执政者要有自知之明。本章就是警告统治者要认清人民的力量,不可肆意妄为。妄为虐民只能激怒百姓,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老子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第一个“威”意为统治者的权威、高压政策;第二个“威”指的是统治者面临的威胁。老子认为,人民一旦不再畏惧执政者的高压统治,那么轰轰烈烈的反抗暴力的斗争就要爆发了。

老子不希望暴乱,不管是执政者的高压暴政,还是人民的反抗斗争。他重点反对的是执政者的高压政策和自见、自贵的政治态度。因为人民的反抗斗争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执政者对人民实施暴政、残酷压迫和掠夺人民。

所以老子警告执政者,对待人民必须宽厚,“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狎”意为任意地、肆无忌惮地侵犯、扰乱以至于使人感到不安、窘迫和恐惧。“生’’指的是生长的国度。

在这句中,针对统治者地位受到威胁的情况,老子向统治者提出了最严厉的警告,警告统治者要好自为之,不可再作威作福。如果仍是凭借暴力手段,使人民饥不择食、居无定所,那么老百姓就会掀起巨大的暴动,反抗执政者的暴政。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这两句话与前面的两句话相联系,显然省略了一个过渡性的逻辑环节,它的完整形式应该是:“故厌其所生,以其被厌;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图片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自知”与自欺的意义相对立,它是一种绝对的知的状态。一个人如果作了恶,他可以欺骗别人,但是无法蒙骗自己。所以,自知就是对自己良心和良知的认同。

“自见”指的是只以个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见解和观念,这事实上就是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他人、没有世界。

“自爱”是自知的结果,是对自己天生的良心、良知的认同和热爱。如果一个人只爱自己而不爱他人,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自爱者。只有做到爱己及人,这才是真正的自爱。

“自贵”说的是只认为自己有价值,而否定他人和世界的价值。在老子看来,圣人都有自知之明,他们不仅爱自己,也爱百姓。如果统治者因位居高位而炫耀自己,抬高自己,那么他就会骄奢淫逸、恣意妄为,堕落成为压迫民众的暴君。

本章的要点是“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两句。人要了解、珍视自己的生命,但不要夸耀自己或自以为自己高贵。作为统治者,重视百姓才是自知,爱护百姓就是自爱。统治者要深知“载舟覆舟”的道理,才能保持不陷入危机。

图片

王弼《道德经注》

清净无为谓之居,谦后不盈谓之生。离其清净,行其躁欲,弃其谦后,任其威权,则物扰而民僻,威不能复制民。民不能堪其威,则上下大溃矣,天诛将至。

故曰“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言威力不可任也。不自厌,是以天下莫之厌。不自见其所知,以耀光行威也。自贵,则狎居厌生。

淡泊宁静、无所作为的状态叫做居;谦卑退让,不过分满足自己叫做生。离开清净的状态,而去满足躁动的欲望,放弃谦卑退让而任意施用威势和权力,则事物的正常发展受到扰乱,百姓也不通过正当方式获取利益,威势就不能制约百姓了。百姓不能忍受统治者的威势,从上到下都会崩溃,天的惩罚就要到来了。

所以说人们不惧怕统治者的威严时,那么更大的威胁就要到来了,不要厌烦淡泊宁静,无所作为,谦卑退让的状态。这里是说威势是不可依赖的。不厌恶自己,所以天下都不会厌恶你。不要大肆展现自己所知的,这种行为是夸大荣耀,滥使威权。自己过分看重自己,就难以维持淡泊清静、谦卑退让的心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