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哲学基础(九五)/肝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促消化

 火帝养生_WSH 2023-07-19 发布于云南

当肝主疏泄失常的时候,脾胃的升降功能就会失职,我们前面说脾的时候,专门说到,脾宜升为健,胃宜降为和。脾胃的升降功能失职,就会导致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也就是脾气不升,胃气不降。

前面我们学过,小肠分清泌浊,把水谷精微物质要通过脾往上送至肺。肺主一身之气,水谷精微在肺里面要进行气化,生成气和血,生成的气有三个,宗气,营气和卫气,营气入脉化血,所以,我们所说的脾所转属的水谷精微物质是气血化生的源泉。

当脾气不升的时候,气血生成就少了,此时就会变成气血亏虚。气血是营养我们全身的物质。我们前面还学过,我们的大脑是供血量最大的器官,我们在心主神明,心主血脉的时候说过,人体大脑的质量大约占了我们全身体重的2%~3%,但是,大脑的供血量却要占到全身供血量的15%~20%。

如果大脑的供血量是充足的,大脑将会是一个很清醒的状态,眼睛的视力就会很好,耳朵的听力也会很好,这叫耳聪目明,所以,我们把头脑称之为清窍。当脾气不升的时候,生成的气血就不够了,大脑的供血量就会减少。此时表现出来的症状,大脑也不清醒了,视力也不好了,听力也下降了,脑袋不清醒了,我们说是脑袋进水了。

脾气上升不足,上不营清窍,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反应不敏捷,总是感觉头沉头昏。有的人还会出现耳鸣,有的人还会出现记忆力下降。

当脾气不升的时候,小肠分清泌浊分出来的清就不能被脾所运化,于是小肠里面的清浊将一起全部输送至大肠,从而导致泄泻。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

脾气不升导致了清浊相兼而出现了泄泻,有的人五更天就起来赶紧跑厕所,慢了都不行,这种泄我们称之为五更泻;还有的人吃完饭就要上厕所,这是典型的胃肠虚弱;还有一种每天上大便四五次,每次拉的都稀溏的;还有一种人只要心情紧张马上就要拉肚子。这些从表面上看起来都是拉肚子,但是,原因却是各有不同。

有的拉肚子是与脾胃有关系,有的不但与脾胃有关系还有肝的问题,有的腹泻不但与脾胃有关系还与肾有关系;有的不但是与脾胃有关系,还同时与肝和肾都有关系;我们这里所说的泻,是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失职而导致脾不能升清,从而导致的泄泻。

肝主疏泄功能失职导致脾不升清出现的泻泄有两种情况, 一紧张着急,心里有事就拉肚子,大便不成形,量不一定多,大便的次数四五次五六次。还有一种就是一紧张着急,就会出现腹痛,马上要跑厕所,大便一拉,肚子就好了,这种一痛就泄,泄后痛止。所以,一个问题有两种表现,这两种情况,特别是后面一种很常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