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笔记27

 灵兰小草 2023-07-20 发布于山西

一、茵陈蒿汤证的病机、表现与治法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0)

茵陈蒿汤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解:身黄如橘子色,黄赤而亮,伴有小便不利,腹部微有满闷之感,是湿邪内停,邪热入里,湿热相合而发黄疸所致。热重于湿,故而身黄色亮。湿邪内停,必然小便不利。湿性黏滞,如油入面,夹热则更甚,阻滞肠胃气机,所以可见腹部满闷,但较大承气汤证轻,称“微满”。治疗应选择茵陈蒿汤,清利湿热。

二、栀子柏皮汤证的病机、表现与治法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261)

肥栀子十五个, 炙甘草一两, 黄柏二两

解:身黄发热,没有腹微满,也没有寒湿在里,只是热。如果遇到这种黄疸,病人烦燥不安,但大便不实,有热而无寒,用苦寒药就行。

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的证治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262)

麻黄二两, 连轺二两,连翘二两 ,杏仁四十个, 赤小豆一升, 大枣十二枚, 生梓白皮一升, 生姜二两, 炙甘草二两

解:连轺(yáo,音摇):即连翘根。今多用连翘。

  寒邪束表,汗不得出留而成湿,湿邪无法从体表排除,与里热相合,湿热郁闭于内,必然发黄,茵陈蒿汤无解表之功,故而选择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解表兼清湿热。

四、少阳病证提纲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

解:少阳主半表半里,口、咽、目等孔窍均属半表半里,苦、干、眩又是火热之邪所致,所以口苦、咽干、目眩是比较符合少阳证特点的三个症状,成为少阳三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