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weimiao 2023-07-20 发布于安徽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前言·】——»

“图腾”原为印第安某部落的方言”“的译名。

有“亲属”、“亲属” 等意思。其他的民族也有与”图腾“一词相同意思的名称,如在我国克木称为达”;

鄂温克族称为“嘎布尔“(后来,学术界将所有这种物象都称为”图腾“。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在欧洲的学术文献中,最早描述“图腾”的是英国人朗格的 《印度安旅行记》。

«——【·神灵世界的产生·】——»

有关图腾的含义有三种观念:

图腾是亲属;图腾是祖先;图腾是保护神。

最初,先民们是把图腾当作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姐妹等。

先民们认为自己与某种动物有着亲属的关系,这种动物不仅不会伤害到自己,可以保护自己。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后来,原始先民们开始找寻自己的来源,把图腾视为自己的祖先。

在我国保留了大量的图腾祖先传说

如以黑虎作为图腾的族,传说黑虎是它们氏族的始祖母。

祖先观念与前面提到的亲属观念是有差异的,祖先观念指的是某种动物中的一个个体当作自己的祖先。

他们的区别在于一般与个别的差异。

亲属观念认为图腾中的这一类动物都是自己亲属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随着人们思维的发展,先民们开始不再相信兽能生人的观念,在图腾祖先观念的基础上产生保护神的观念。

图腾的神灵观是出现较晚的图腾观念

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先民们想要解释那些让他们惊慌害怕的自然现象。

他们认为世界中存在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相信“万物有灵”的观念。

不仅有太阳神、月神、雷 神、风神、电神、山神、河神等,还把各种动物、植物、甚至是微小的生物都当作神来祭拜。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人们把图腾中的神灵当作偶像看待,希望借助神灵的力量,干预自然界,降福于人,为人们排忧解难,使他们的愿望可以顺利地完成

人类最早的鬼神,应该是由图腾演化而来

原始社会的图腾绘画,它们可以被视为整个中国古代鬼神绘画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或许在旧石器时期就己经存在有关神灵的绘画,但是至今尚未发现相 关图像的证实。

最早发现的图腾绘画是在新石器时期。

因此,将新石器时期作 为鬼神绘画的历史开端是比较合适的

  1. 陶器上的图腾一一鱼

有鱼纹、蛙纹、鹿纹、鸟纹等众多动物形象。

考古发现,关于神灵的绘画,鱼纹为最多的描绘纹样。

通过对鱼纹的分析我们也就了解了这个时期鬼神绘画的显著特征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鱼纹:半坡出土的《三鱼纹彩陶盆》在鱼的造型上,三件出土的文 物区别不大,都非常写实。

用简单的线条勾勒,线与面相结合,有节奏,有变化,生动又富有意趣。

要特别提到的是彩陶盆图,据《说文解字》记载:“贞,卜问也。从卜,贝以 为赞。”祭拜占卜,祈求神灵的保护,正是图腾的内涵之一。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人面鱼纹:推算距今已有士年,1972陕西临潼姜寨出土的《陶尊炎帝人面像》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同为人面鱼纹,却有着不一样的呈现方式,有的用点,有的用线,有的直接用面来概括

可见,图腾文化在表现手法上具有着多样性的特点

第二,原始先民不仅会在陶盆上描绘连续的图腾纹样,如《三鱼纹彩陶盆》。

或是,如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紅》。

不同图式逐一陈列的描绘方式。

同时,还会利用组合、重叠的方式描绘不同的图式,使其构成一个整体。

在图中,鱼与人并不是孤立的。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先民们把人的面部、人的嘴巴、鱼的头部,三者涵盖在同一个区域内。

鱼的头部和人的面部重叠、组合之后,用以黑与白, 线与面区分开,这是很有趣味的描绘方式。

抽象的鱼纹:陕西临潼姜寨出土的彩陶瓶图。

方形为鱼的眼睛,方形的眼睛右侧为鱼的嘴巴。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综上所述,鱼的图腾产生后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写实的鱼纹,有半人半鱼的人面鱼纹,还有抽象化后的鱼纹。

考古学家还依据半坡出土的彩陶上的鱼纹,构拟出了鱼纹演变过程图证实陶器上完全图案化的象征纹饰并不同于一般的形式、线条, 并不是原始先民为了“审美”的需要,创造出来纯形式的“装饰”

它的出现与原始先民氏族图腾的神圣含义也有关,都具有着特殊的意义。

而且研究发现,半坡彩陶的几何纹样主要是由鱼演化而来,庙底沟彩陶的几何纹样主要是由鸟演变而来,马家密彩陶的几何纹样主要是由鸟和蛙演变而来。

笔者翻阅了很多古代鬼神绘画,陶器上的鱼纹的几种形式也是后来鬼神形象中常用的表现形式,“神” 的形象多与人形相似,或半人半兽;“鬼”的形象三种形式都有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2、出现了“太阳神的造型”

在岩画中就可少“太阳” 的形象,据考古发现,这些形象大都刻画在迎向东方的出口上;

形象都为正面像,似人,細部四雕廓上都刻画了一圈“芒状线”,给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似太阳的光芒;

四周还点缀了星星、 月亮等陪衬物。

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原始先民崇拜太阳,给予了它无限的期盼和幻想。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中,顶部的天界描绘也出现了太阳的图像,可见太阳在这个时期重要性,是天界的重要象征,使人们死后向往去的地方

但在后期的鬼神绘画中太阳的图像很少看到。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在远古时期,关于神灵的图腾绘画有多种,最早的是动物形状,有鱼、鸟、蛙、蛇、鹿等;

第二种是半人半兽的图腾,其身形是人首兽身或是人身上有动物的某个部分,如陕西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甘肃出土的人面晰赐纹彩陶瓶;

第三种象征型图腾,庙底沟出土的陶器,上面绘有鸟纹,

己经完全失去,具有着象征的意义。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人兽合一”的形式,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此类的鬼神形象

如《山海经》。

在日后的绘画中也得以延续,鬼神形象还可以看到相同表现形式。

如,

  1. “女祸”“伏羲”

《淮南子览冥训》描述到,女祸用五色土炼石,用练好的石头填补苍天, 并断整足作为柱子,用来支撑天的四极,杀黑龙,积戸灰用来制止泛滥的洪水。

由此可见,正因为具有如此神功,所以女娲成为人们在古代遗留下来的鬼神绘幽中,有不少绘画作品都以“女祸” 为艺术题材进行创作

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灵——图腾

常见的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在帛画《升天图軚侯妻墓》的上方,日月之间描绘人面红色蛇身的“女祸”形

独自出现在画面中。

另一种形式,“伏羲” 与“女娲”是联袂一体,两尾相交,缠绕在一起。

传说“伏羲”和女锅”为中国人类的始祖,相娠而有人类。

如《伏羲女锅图》

2、“羽人”

战国时期的漆画,绘有人鸟合一的“羽人”形象。

«——【·总结·】——»

最早的鬼神绘画始于新石器时期。

在中国古代鬼神绘画的基本内容上,可分 为原始的“图腾”、宗教故事绘画、文学上神话传说。

在鬼神形象上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形似自然界动物的图式

如,原始先民以自然界的动物作为崇拜的对象。

在陶器上绘制“图腾”的纹饰,有鱼、蛙、鸟、鹿、蛇等图式。

第二,半人半兽的图式

其身形是人首兽身,或是兽首人身,或是人身上有动物的某个部分,后期成为绘画鬼形象常见形式。

如,关于“女娲”“伏羲”的题材,帛画 《升天图軚侯妻墓》的上方,日月之间描绘人面红色蛇身的“女娲”形。

《伏羲女娲图》,“女娲”和“伏羲”都是以人面,蛇身的形象出现在画面中,两人两 尾相交,缠绕在一起。

第三,抽象的鬼神图式

如,彩陶上的几何抽象纹样比较,已不再是具体某种动物的形象,但是通过分析我们还是可以早到现实世界的烙印。

这种形式在古代绘画早期,出现的较多,但绘画后期并不多见。

第四,人形

如,原始先民崇拜太阳,给予了它无限的期盼和幻想。

在岩画中就可以看到不少 “太阳神”的形象,似人形,但面部四周轮廓上都刻画了一圈“芒状线”。

还有洛神的形象、山鬼的形象、钟馗的形象等。

人性化的鬼神形象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常见的表示形式

«——【·参考文献·】——»

[1]王大有,王双有,图说中国图腾[M].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104-105,107,109.

[2]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M].2008:3-6,129-140,262-274,443-446.

[3]何新.爱情与英雄:《离骚·九歌》新解[M].时事出版社,2002:98-15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