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返身中气自回,师父传的一个站桩秘诀(分享给大家)

 太极的秘密 2023-07-21 发布于甘肃

导读:很多人学站桩一上来站的就是浑圆桩。这就造成注意力的重点都在两手的姿势上,进而忽略了脚的重要性。而是否正确的站桩首先就要看是否做到了松沉到脚,脚下生根。这是为什么称这种站立的姿势叫做某某桩的意义所在。

所以,想要站桩站得对,站得有效果,那么,就一定要了解脚在站桩中要怎么去做。

关键词:真人之息以踵;神返身中气自回;粗息、细息、住息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一,真人之息以踵
“真人之息以踵”,是古代的圣贤庄子所说。现在有很多人说这是指呼吸能到脚后跟。听着是不是有些玄?我过去学站桩的时候,师父可不是这么解释的。
踵,字面上的意思是指脚后跟。但这不是庄子想说的本意。庄子是想告诉后人,踵是由足和重组合的。意为下沉感下坠感。那么,这句话是告诉习练者,站桩的时候要有松沉到脚的感觉才行。
而之所以要在站桩中做到“真人之息以踵”的原因就是足底部是人体诸多脏腑的反射区,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和经络气脉存在。如下图:
脚上有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对应的脏腑是肝,脾,肾,胆,胃,膀胱。站桩的时候两脚着地,气沉到脚,则可刺激足三阴和足三阳,进而改善相应脏腑的病痛。这是站桩为什么能对很多疾病管用的道理所在。
脚踝部还有阴跷脉,阳跷脉,冲脉,这三条脉都是奇经八脉。明代李时珍在其《奇经八脉考》当中记载道:“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唯仙家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唯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
所以,大家对于庄子说的“真人之息以踵”一定要重视起来。那大家会想了,我们如何在站桩中去做到呢?
二,上自下心藏奥秘
首先,大家一定要记住,“真人之息以踵”的息,绝对不是呼吸的简称。我看有很多人都是这么解释的,这包括所谓的名人,专家,这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汉字在修行人的世界里的使用和世俗人是截然不同的。
息字,乃上自下心的组合。意思是指自己的那颗心。我们在练功的时候只要让自己的那颗心静下来,收回到腔子里来,那么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你的呼吸变的也自动的跟着向内了,匀缓了。
我的师父传我这个法的时候教了一个口诀叫做“神返身中气自回”。大家可以细细品味这句话,把心神往身子骨里面想,这一瞬间的感觉是不是很奇妙呀?那恭喜你,这个东西你身上算是有了。
过去的修行人在练功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呼吸的变化其实是不受,也不需要我们人为控制的,而是由自己的那颗心的状态所决定的。
呼吸在修行中的这种内作用的状态恰恰是所有体育运动所不能比拟的,无法做到的。
这其实就是为什么看似安静的站桩,安静的打坐也没有使劲的运动呀,可它们却能让习练者获得巨大的能量加持,创造无限生命奇迹的奥妙所在。
所以,我看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在如何呼如何吸上大谈特谈,真的是殊为可惜!呼吸的状态本就是心之所造,唯心所迁。心安则呼吸住,心动则呼吸粗。
真正的呼吸其实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那颗心,这就是站桩,打坐为何都必须要将心识收回来,降伏住的奥妙所在。

三,松沉到脚是关键
自心的安住不乱确实能让呼吸变得内敛,匀缓,但仅仅如此做还不够究竟,因为这种呼吸状态平缓有余,深长不足。因此在自心安住不乱之后所要做的下一步功夫就是心意向下的纵深作用。也就是庄子所说的“真人之息以踵”。
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当中会发现用意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理想——人体的内气没有做到相应的下降。
那么,人体的内气如何才能降到脚下呢?其关键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字,松!而这个松又并非放松那么简单,更不是意念而已。真正的松非做到以下“十四关要”而不可。 
头要正,颈要舒,脚要蠕,踝要灵,膝要活,胯要掖,腹要实,腰要松,胸要空,背要圆,肩要开,肘要坠,腕要直,手要挑。(详细练法点击这里进入)
按照上面的要点去做,感觉身体和之前确实不一样了,那再一次的恭喜你,这个法你又得着了。
按照上述要领取做就能真正做到之息以踵”。能做到“之息于踵”就是真人,不能就是凡人。就是这么简单。
正所谓,大道至简,小术至繁。站桩是形和意的相互作用,缺一而不可,站桩其实真的挺简单,只是现在很多人都给弄得繁琐。
当然了,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我会,我也愿意让大家会。大家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参加站桩体验课——永久免费学习指导,机会千载难逢。

四,大动小动来实现
在前面我讲到了想要做到真正的松,必须要在“十四关要”上下功夫。只要做到了,足部就能很清晰的感受到气的下沉感。
这个时候,自己的那颗心也要意念在足部。在足部哪里呢?这个法是有次第的。
首先是整个足部,随着重心在脚底的前后移动而动。
其次是随着重心在脚趾根和脚踝处的照海穴之间的前后移动而动。
最后是定在脚底中心区域一动不动。
这三个次第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贪图一蹴而就而直愣愣的固定不动的站桩。那都是错误的练法。
有人看到这里会很奇怪,站桩不就是一动不动的吗?站桩的一动不动当然不是错,可如果不是由一开始的大动,再到小动,最终进入一动不动这样的过程就是错的。其道理恰如打坐,开始时呼吸必然是不绵匀的,不深长的,此为粗息
渐渐的呼吸变得细匀,感觉比原来深入了许多,若有若无,甚至不去感受都恍似无呼吸了一般,此为细息
而后再结合胎息法去练,则可实现胎动感。此为胎息”,也称之为住息
先天呼吸,先天气就是从这个时候练出来的。可以说,奇妙无比!
而这一步步的功夫都是有次第的。那种直接上来就能住息是根本做不来的。同理,站桩的如如不动也是需要经过大动,小动的次第才能练出来的。
真正的站桩一定是从动到不动的过程,而这个从动到不动的玄机都在脚底下。站桩时,重心在脚底下前后的动的次第变化就犹如打坐呼吸一样,大动=粗息小动=细息不动=住息。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那颗心也就逐渐的从世俗的摇摆不定中慢慢的定了下来。当心也定了,身也定了,真人之息以踵”也就成了在这个从动到不动的练法奥妙中,实际就是我们身心自调的一个过程——把我们自己调节到一个最佳状态的过程。
所以,站桩不能傻站,一定要在动中做到真人之息以踵

作者简介:薛文宇,珠海市文宇太极文化研究院院长;道家青城派南宗第36代传人,师承张德学;武当隐仙羽化犹龙嫡派第5代传人,师承陈庆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太极拳第5代传承人,师承郑昭明;国家级智库《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编委委员;中国老年健康委员会太极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运动处方专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