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立场”的10个真相

 愚然楼 2023-07-21 发布于湖南
图片   
一位年轻的妈妈在辅导自己孩子练字,孩子写到“必”字,她问妈妈:“必须的必为什么不读痛?”

妈妈反问孩子:“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

孩子回答:“你看,这个字是在心字中间插入了一笔,感觉好痛”。

于是妈妈赶紧去查资料,结果这个“必”字的由来还真跟尖锐、利器等相关。这位妈妈感叹地说到“儿童好神奇啊!”。

的确,这就是儿童神奇的地方之一。儿童带给成年人的惊喜很多时候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由于成年人总是以自我为立场,多数人忽视儿童带给我们的这种惊喜,进而无视儿童的表达、感受和诉求,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缺乏儿童立场的具体表现。

家长、老师等成年人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呢?搞清楚儿童立场的真相,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带领儿童。


图片

关于“儿童”的学问
是最重要又最不完备的

儿童就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并未真正认识他们,更未真正发现他们。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立场上看待他们,于是认为儿童是“小大人”。

陈鹤琴先生早就作了揭露:“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谬,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们游戏?为什么逼他一举一动更像我们成人一样?这岂不是明明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观念么?”

显然,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就不可能有儿童立场的建立,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发生。可以这么判断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基于对儿童的认识的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图片
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本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但事实却是,我们用一味的强制灌输、简单的“告诉”和机械重复的训练,伤害了他们自由和探索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本义。

不过,我们正在改变,改变自己,改变教育,因而改变了立场。

有这样一个案例:

冬天,小朋友发现放在手里的冰块化了,他们比试着,并讨论着:为什么会化?怎样才使冰化得快一些?

老师引导他们分别用微波炉、带盖子的胶卷盒做实验,实验后,小朋友知道了冰的融化与温度有关系。

然后有的小朋友发现水变成冰“长个子”了,于是老师引导他们在有刻度的瓶子、画上线的杯子、盒子里做实验,知道“长个子”的冰是水变成的,水变成冰体积就会变大。

小朋友就想,瓶口加上盖子还会不会“长个子”呢?会不会向下“长个子”呢?

在老师的启发下,实验的结果是带盖子的瓶盖被顶歪了,杯子盒子变形了,小朋友们说水变成冰的力量真大呀!

在这个案例里,儿童的天性和探索者的精神,在教师引导下得到保护,也得到发展;知识应“活”在儿童自主的探究和体验之中。此类的案例不断增加,我们的立场和教育也随之不断改变。

图片



图片
“无能”是儿童最大的权利

从小什么都会、什么都能的儿童并非不好,但却十分可怕。事实上,无能才是儿童最珍贵的资源,这种资源使得儿童该有儿童的样子。懵懂、不会、犯错、无知、幼稚、反应力差、应急力弱等等,都是儿童的标签。

我们总是喜欢把成年人的能力强加给儿童,这样的结果教育一定出问题。比如:“孩子有三个苹果,给爸爸、妈妈各一个,还剩几个?”。孩子的答案竟然是三个,你会很生气。事实是,因为孩子就看到了三个苹果,这就是孩子的不会。

所以,儿童的各种无能是他们天生带来的,成年人永远不要对此耿耿于怀,因为曾经你也无能过。从无能到能,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图片
儿童成长是缓慢坚实的

儿童教育中,成人一切试图去变快或者着急的方式都不可取。事实上,家长和老师的焦虑大多从这种着急的心态而来。由于恨铁不成钢,怕输起跑线,所以总是不容易安静平和下来。东家孩子考了名校,西家孩子成了富翁,对门那家孩子当了大官,这些不断挑动家长心里的那根弦。加之今天社会选人用人的趋向,我们这些说辞通通都会抛之脑后,所谓教育“内卷”无外乎就是大家“抢跑”的结果。

要改变这个局面还很漫长,革新成才观,人才观和人生观才是关键,社会选人用人机制是核心。但坚持这个真相,至少可以缓解焦虑和痛苦,几颗“酸葡萄”的作用有时还是很有效的。

图片



图片
童心是儿童发展的密码

童心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着可能性,可能性隐藏在童心中,寻找可能性首先要呵护童心。我们可以这么说:童心是儿童发展的密码,当然也应是教育的密码。童心意味着创造性,充满童趣,充满想象力,想象力对儿童来说比什么都宝贵。可见,创造力是童心不灭。成人的创造性是儿童品性的延续。我们永葆童心,就会永葆创造性。童心意味着独特的思维,儿童总是以他的眼睛看世界,他们有他们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


图片
有一颗慈悲心,是儿童教育的前提

做教育的人,面对儿童务必“诸事慈悲”,这是师者灵魂深处根植的花朵。表面看,跟师德有关,实则是人灵魂的一款香水,一个真正慈悲的人,这款香水在香着自己的同时,也把周围的人香着。

面对儿童,无论性别、性格、大小、胖瘦、漂亮与否,保持一颗慈悲之心,教育的前提就有了。此时,师者的能力、技术才会表现出它应有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让教育持续获得应有的效果,师者慈悲是灵魂。

图片

图片
儿童立场的核心
承认并呵护儿童的差异性

差异性会带来冲突,而冲突是带来需求的关键,只有需求才能带来更好的产品。比如,甲儿童喜欢独自玩耍,乙儿童喜欢和大家一起玩耍,他们有明显的差异,于是在老师那里便产生了冲突,此时老师会怎么办呢?那就是改变教育方式,满足儿童需求。于是,学校教育产品——课程丰富起来。

所以,教育者一定要有呵护儿童差异性的意识,彻底改变整齐划一的工业化教育方式。


图片
看待儿童,其实是看待可能性

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它至少包括三层意思。

一是儿童还没有成熟,所以会发生问题有缺点、有错误是正常的;正因为还没有成熟,所以存有巨大的潜能,教育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让他们在成熟的过程中释放能量,又积蓄新的能量。

二是儿童还没有确定,儿童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儿童,发现儿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其间,教师对儿童的评判需要谨慎,有时甚至需要耐心等待。

三是儿童还没有完成,“完成”是个过程,教师要学会在儿童不同的阶段,促使儿童一步步逼近目标,又在他们面前树起新的目标。

所以,马克思·范梅南说:“看待儿童其实是看待可能性,看待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

图片



图片
承认儿童的“逻辑”

一个儿童向湖里扔石子,然后又扔叶子,最后把自己的鞋子也扔了。你以为这个儿童很调皮吗?错,他是在探索,他发现石子很快沉下去了,而叶子扔下去却浮起来了。于是,他要看看自己的鞋子会怎么样,最后发现鞋子先浮起,一会儿又沉下去了。他不明白为什么。

大多数儿童喜欢玩具,但他并不以获得某种玩具而结束对这种玩具的喜好。换一个地方,他会本能地想继续得到,尽管家里已经很多了。这就是儿童的看起来不合理的逻辑,成年人千万别去推理“你已经有很多了,我们不该要了”这样的逻辑,徒劳而已。

儿童的类似行为,如果以成人的逻辑和视角去审视,你的教育方式估计会干掉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所以,承认儿童的逻辑,换成儿童的角度,这才是真正的儿童立场。


图片
没有惩戒的儿童立场
是一种常识性错觉

儿童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犯错,犯错就要得到纠正,纠正的方式就是教育,教育有一种方式就是惩戒。但我们一说到惩戒,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打骂、就是体罚,把打骂体罚当成惩戒儿童的手段是最接近于愚蠢的行为并毫无意义,一旦养成了打骂的习惯,后果大多是灾难性的。其实,惩戒儿童有太多比打骂更有效果的方法。比如,孩子犯错,没收玩具、安静坐着等等都是惩戒。

图片

来源 | 综合整理自领者,校长传媒等公众号
责编 | 小影
美编 | 张天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