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暑|在张谷英的天井里过一个26℃的夏天

 湖湘地理 2023-07-23 发布于湖南

夏天,

是声音的季节。

蝉鸣如歌,

撕开51000平方米大屋的宁静。

蒸腾的暑气在渭洞盆地萦绕,

却在当大门止步不前。

燥热是躲不掉的。

白居易说:

何以消烦暑,

端坐一院中。

张谷英人有对抗“苦夏”的“秘密武器”——天井,

这是600岁张谷英神秘的“世界”。

206个四方天井,

百变模样,

串起237个厅堂、

1732个房间。

天井是张谷英大屋的“心”和“眼”,

天井之上是苍穹,

是张谷英人的诗和远方;

天井之下是人间,

658户人家的人生舞台。

天井也是张谷英人夏日纳凉的最佳去处。

小而深的天井,

不仅是良好的聚风口,

也是有效的散热处。

湖南地域纬度较低、

雨水充沛、湿度较大,

特别是在闷热潮湿的春夏两季,

解决户内采光、

通风是创造良好居住条件的首要问题。

在张谷英村这片连绵的大屋里,

由厅堂、天井与廊道共同构成通风系统中,

天井的作用至关重要。

它不仅起到了通风的作用,

还是重要的室内采光和排水系统。

形式多样的天井高度略低于厅堂,

南侧的檐口高度又明显高于北侧,

湿润的夏季风可以很好地纳入室内。

当风从天井吹向堂屋,

气候缓冲效果尤为突出,

这时候天井和堂屋之间形成穿堂风,

期间最高温度比室外最高温度低7℃。

穿堂风继续进入庭院,

再从巷道散去,

带走室内热量与湿气,

整个大屋都陆续凉快起来。

在张谷英村的天井里,

是一个26℃的夏天。

每天清早,

村民们从长寿井中挑冰凉的井水放入天井水缸,

一缸井水清凉了大屋里人们的夏日生活。

冰凉粉是夏日解渴神器。

谷英人熟练地从缸里打盆凉水,

调好石灰水沉淀备用,

用纱布包裹凉粉籽,

放入凉水中反复揉搓。

粘稠的胶质析出,

在水中慢慢扩散,

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搅拌,

静置2小时凝结成透明果冻状。

他们用筷子将冰凉粉划散,

加入红糖水或者冰爽可乐,

再撒上花生碎,

酸甜冰爽的冰凉粉出炉。

人们还从地里、

荷塘摘回西瓜、

黄瓜、莲蓬丢进水缸。

井水中冰镇过的瓜果沁甜,

是夏天最美妙的滋味。

三五人群坐在天井里,

穿堂风吹过,

吃着冰过的西瓜,

听着家人、

邻里的闲聊。

外面的热火朝天,

在这里都化作一缕清凉。

傍晚是张谷英天井里最惬意的时刻。

月光倾泻,

繁星点点,

搬一张大竹椅放在天井,

横七竖八一躺,

浑身爽利。

竹椅吱吱嘎嘎地响,

一把大蒲扇轻轻摇曳,

仰头,

明月在幽远的天穹

缓缓升起,

夜幕中萤火虫扑闪扑闪;

竹椅周围,

小孩儿疯跑,

欢笑声早已盖过酷热……

天井,

是张谷英人精心构建的方寸天地。

中国人的家园,

便在这小小的天井里安顿下来。

咫尺之间的留白,

却装着张谷英村600年的四季流转和悲欢离合。

通过天井,

张谷英人与这片土地的关联,

更深重而紧密。

大暑,

灵魂安妥,

便是清凉世界。



+

与自然时序同呼吸

 文字|伍婷婷 袁航(实习生) 

视频、图片|金林

     微信编辑|唐兵兵 杨怡 杨媛(实习生) 

往∣期∣回∣顾

湖南十四城博物馆镇馆之宝,你想象不到

悦读|沈从文为什么老说自己是沅水边的“乡下人”?

记者辞职在影珠山开了家民宿:只因在山顶看过晚霞

夏练三伏,送你一套东安武术秘籍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