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应我:诗歌写作必备的三种艺术手法,你掌握了吗?

 新用户0935snDB 2023-07-23 发布于山西

排比与对偶也是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它的好处是长于表现气势,在诗中造成一种有时铺张杨厉,有时回环往复的效果,使思想感情以充分抒发与展示。

在当代诗人中,郭小川的那些近似赋体的抒情诗,是擅长运用这种手法的:

  • 哦,我的青春、我的信念、我的梦想……
  •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染上战斗的火光!
  • 哦,我的战友、我的亲人、我的兄长……
  •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浴过壮丽的朝阳!
  • 哦,我的歌声、我的意志、我的希望…
  • 好象都是在北方的青纱帐里生出翅膀!
  • 哦,我的祖国、我的同胞、我的故乡……
  • 好象都是在北方的青纱账里炼成纯钢!
  • 《青纱帐——甘蔗林》

这两节诗由“哦”领起了四个排比句,而在排比中每节间行的一、三和二,四句又构成对偶,不仅是名词与名词的对偶(一、三句),整句语法结构上的对偶(二、四句),它们成双隔行相对,极其匀称、工整;而且在对偶中间更含有变化。

抽象的词与实在的(青春——战友,意志——同胞……)相对,“战斗的火光”、“生出翅膀”与“壮丽的朝阳”、“炼成纯钢”相对。

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排比与对偶彼此交织。相为更迭,才避免了诗的单调、板滞,使得句式错落有致,摇曳多姿,在匀称的回环往复中,内心连绵起伏的无尽激情得以舒展并向前层层递进。

诗歌中为了突出感情的某一方面,或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一特征,往往对描写的对象作有意的夸夭或缩小的描述,这种手法叫夸张。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李白:《横江词》)是通过视象造成的错觉进行夸张,用以刻画横江浦波浪的险恶。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是通过听觉夸张想象中的长安情景,月下万户捣衣,突出表现了妇女们对远在玉门关征戍的丈夫的思念情绪。

贺敬之的《回延安》中写道:

  • ……儿回回梦里回延安,
  • 双手搂定宝塔山。

难道人真能有这高手有这长吗?当然不是。这里写梦境又辅之以夸张,极言对延安的

思念和深厚情感。同诗中还有

  • 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
  • 长江大河起浪花。

当然不一定真的说了一千,一万句话,可是它却生动地描述出重见亲人后,想把埋藏进心中多年的话,一下子都倾吐出来的情景。上句的夸张中写实,紧连下句比喻的虚写,越加渲染出此情此景的热烈与欢腾。

总之,夸张手法在有才能的诗人笔下,将会显示出其无限多样性。但是夸张的运用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合情入理,是夸张的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