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宰相也是职业(三)

 听雨之韵 2023-07-24 发布于北京

宰相也是职业

三、宰相是高危职业

自从公天下变为私天下,国家就离不开皇帝(国王)与宰相这个对立的统一体。皇权与相权就像纽扣和扣眼一样,谁也离不开谁,谁都绷紧了与对方进行着对抗。即便是明朝朱元璋废除宰相,建立内阁制度,决策权归了皇帝,但相权又以内阁首辅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可以说是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历史,并且伴随着皇帝与外戚、皇帝与皇亲、后宫各种势力的矛盾斗争,完全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战场。

在这一场场血淋淋的争斗中,皇权得到了强化,相权在一步步地削弱,那些平时里大权在握、一呼百应的宰相们经常成为牺牲品。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图片

比干是商王帝乙之弟,以太师之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纣王帝辛。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成为亘古忠臣面对帝辛连年发动战争,比干谏休养生息,“帝辛不纳,诛比干以慢军之罪”。这应该是宰相被杀的“先例”

春秋末,被称为“商圣”的范蠡,因文武双全,被拜为上大夫、相国,辅佐越王勾践二十余年,终灭吴国雪会稽之耻,成就霸业,又被封为上将军。“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故急流勇退,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其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享年88岁。而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战功的文种,没有听进范蠡“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劝告,功成身不退,后为勾践不容被赐死。

图片

文学作品中的宰相,唯唯诺诺,被皇帝呼来喝去,完全是为皇帝服务的。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宰相的权力是相当大的。皇帝垂拱而治,宰相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参与皇帝、皇后及太子的废立大事,具体管理国家的一切事务,从官员的任免、升迁和奖惩,到军事的组织,战事的协调保障,国计民生等等。

如果是圣君良相,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中,虽然也会出现矛盾甚至激烈的争斗,但由于能恰当处理,有体谅谦让的胸襟,可以平安相处,甚至落个千古佳话来。但是这种状态常常难以达到,君主弱小无能,宰相的权力欲可能无限膨胀,甚至无视皇权的存在,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强势,皇权膨胀,宰相权力就必定要受到限制。这一斗争在封建社会灭亡前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复杂。

图片

西汉建立之初,基本承袭了秦朝的制度。丞相辅佐皇帝,总领朝政各种事务。但丞相都是开国元勋,地位显赫,不仅总领百官,参与朝廷决策,制定律令,还有权任免考核官吏,甚至诛杀犯官,甚至对皇帝的命令也敢不执行。比如申屠嘉跟随刘邦打天下立有战功,经历了汉惠帝、汉吕后、汉文帝朝任宰相,为人廉洁正直。申屠嘉上朝拜见汉文帝,对其宠臣邓通的傲慢无礼,当面向汉文帝提出指责,汉文帝安抚申屠嘉“君勿言,吾私之。”事后,申屠嘉却将邓通抓到丞相府,命令将其处斩,汉文帝派人持节才救出。

到汉武帝年间,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更加突出,斗争进入了高峰。汉武帝对相权的权力之大严重不满,展开了削弱相权全面攻势。

图片

汉武帝初登基,政权被祖母窦太后家人把持,他拜其舅舅田蚡为相。但田仗着皇亲国戚和丞相的身份,飞扬跋扈,卖官鬻爵,甚至还代替皇帝行使封赏之权,汉武帝大怒曰“朕为帝,理应亲自封赏百官,卿奈何夺朕之权?”田蚡不知悔改,不把皇帝当回事。汉武帝无奈做了两件事,一是“置内外朝,个中事由均受其直辖”②,宰相的权力大打折扣。第二件事,由于他对宰相的不信任,频繁更换。《汉书》云“武帝更十三人相,善终者少矣”。十三个丞相,三人被处死或死于狱中,四人因罪因责自杀(田昐惊惧成病,发疯而死),两人被罢免,一人出钱赎罪。只有三人平安终老。

宰相是除皇上外权力最大的人,也是离皇上最近的人,一旦有不臣之心,极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要一生平安,必须让皇帝安心。在汉武帝时期,宰相卫绾和田千秋都有一个特点,敦厚朴实,安分守己,甚至无所建树,而公孙弘有能力,会办事,有政绩,在重大事情上会迎合汉武帝,所以得到皇帝的信任,平安终老在任上。

唐朝李世民改革宰相制度,改一人宰相制为群相制度,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和责任。由于太宗个人的品质,加上皇后的明智,宰相们的尽心努力,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宰相们的结局大都很好。而在武周朝则出现了宰相最悲惨的局面。

图片

武则天在位15年,虽然在治国理政上有不少可圈可点的业绩。但当朝期间,任用酷吏,贬逐老臣,皇帝与宰相的关系是最恐怖的时期。她共任命78位宰相,有约60位结局悲惨,其中被酷吏陷害而被杀或死在狱中的达21人;遭酷吏诬陷,不甘受辱而自杀者4人;遭酷吏诬陷而被罢相的12人;遭流放的11人;另武氏外戚作恶者、投靠武氏和韦皇后为非作歹者被杀、被流放和贬谪、自缢者亦达十余人。

在武周朝有不多的善终者,分析起来与他们的性格特点不无关系。

图片

娄师德——不仅忠诚勤朴,更是气量宽厚,喜怒不形于色。其弟外放任官,规劝其弟要有“唾面自干”的修养,所以他得以功名始终;杨再思——擅长迎合皇帝,阿谀奉承,在政治斗争中屹立不倒。在武周朝、中宗朝两任宰相,累拜中书令、侍中,册封郑国公;王及善——以“清正见知,临事坚定,有大臣之节”。多次上奏指责宠臣张易之的恃宠无礼行为,武则天虽不高兴,但以“卿已年高”为由,示其休息,从此不朝不问。唐休璟——不可或缺的名将,大破突厥叛乱,大败吐蕃进攻。每遇战事,他谋划的实施策略,与后来的形势完全相符。武则天说“我重用你太晚了”,任其夏官尚书等职。唐中宗拜尚书右仆射。逝后,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忠”。

宰相很风光,宰相真难干。要说这是一个高危职业,一点也不为过。那么为什么都还要挤破脑袋去做宰相?我想除了一些人处心积虑得到宰相位置,是为了谋私外,许多文人志士苦读十年书的目标,就是要展示自己的才华,要干一番大事业,宰相是终极奋斗目标。当然,一旦让皇帝瞄上了,想不当恐怕也难,叫起真来,抗旨的下场也不好。不过的确有过两位不想当宰相就不当了,但是,要得法才行。

图片

汉朝光武帝刘秀,手下有一大臣叫张湛,是位非常崇尚礼节的人。上朝时,对光武帝的倦容都敢提出批评,每次光武帝都会调侃说:白马生又要进谏了!光武帝在短短的五年内,把三位大司徒(宰相)整了。一位流放自杀,两位死于狱中。刘秀让张湛做大司徒,没想到,“湛至朝堂,遗失溲便”,当面敢指责皇帝的张湛,竟然当堂小便失禁了。并称年老多病,不堪大任,刘秀也就此作罢。

宰相这个香饽饽,常常会崩牙,有人不喜欢享用。

2023-7-23

(图片来自网络,鸣谢作者!)

注释:

司马迁《越王勾践世家》

②内朝亦称中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外朝也称外廷,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

③夏官尚书。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改兵部为夏官,兵部尚书为夏官尚书。神龙元年705年),复原名。

张湛喜欢骑白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