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了宰相就是说话最管用的官员?大臣很期待,皇帝可不乐意

 修悟搏 2019-09-13

导言

古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是“出将入相”,也就是出征为将帅,入朝为宰相。宰相泛指执政者,执政者的正式称呼在历朝历代皆有所不同,我们最熟悉的丞相只是其中之一。

提起丞相,许多人会想到秦朝的李斯、东汉的曹操和蜀汉的诸葛亮,他们可以一言兴人,也可以一言杀人,可谓是权倾天下。因此,许多人对宰相的印象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最高,权利最大,除了造反,想干啥就干啥。

起初,做宰相确实很风光,宰相权倾天下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宰相渐渐有了真、假之分,假宰相地位虽然很高,却没有真宰相权利大。在这点上,历史给我们展现了它十分有趣的一面。

一,丞相的崛起与没落

统治者设官分职,以治黎民百姓,古已有之。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中国便有了原始的官职制度,其后历经夏、商两代的变革,在西周时期正式形成“六官制度”。所谓“六官”,即天官冢宰,春官宗伯,地官司徒,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冢宰为六官之首,总理六官所有事务。因此,冢宰可以说是西周天子的宰相。

进入东周时期后,王室衰微,诸侯纷争,西周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制度全面走向瓦解,六官制度自然无法维持下去。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图强,政治制度的革新随之加快进程,公元前309年,秦武王置左、右丞相,大名鼎鼎的丞相制度于是诞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号皇帝,建立起“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御使大夫“掌副丞相”,也就是说,丞相是朝廷一把手,御史大夫是储备丞相,一个全新的宰相班子就此建立起来。

秦始皇延续了秦武王并置左、右丞相的政策,而在“以右为尊”的原则下,右丞相的地位又高于左丞相,我们熟知的李斯成为丞相后,担任的职位便是左丞相。秦始皇在沙丘驾崩后,李斯隐匿秦始皇的死讯,联合中车府令赵高制造“沙丘之谋”,扶植秦二世即位,丞相独断朝纲的权利可见一斑。秦二世即位后,赵高诛杀左丞相李斯和右丞相冯去疾,又被任命为中丞相,至此,秦朝左、右、中三丞相皆备。

当了宰相就是说话最管用的官员?大臣很期待,皇帝可不乐意

赵高的影视剧形象

刘邦建立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依然沿用“三公九卿制度”,只是丞相不再分左、右,变成了唯一的丞相。汉惠帝、吕太后时期,丞相再次分左、右。汉文帝时期,丞相不分左、右,又变成了唯一的丞相。从汉高帝到汉文帝,丞相制度虽然几经变革,但是担任丞相人的全是功臣,从萧何、曹参,到王陵、陈平,再到周勃、灌婴,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其政治地位之高无出其右者。这些功臣接连出任丞相,无形中拔高了丞相的地位,据杜佑《通典》记载:

丞相进,天子御座为起,在舆为下。皇帝见丞相起,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起。”起立,乃坐。赞称曰:“敬谢行礼。”皇帝在道,丞相某迎,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下舆。”下立,乃升车也。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疾,从西门入。丞相有疾,御史大夫三朝问起居,百僚亦然。

可见,西汉初期的丞相真可谓是地位崇高,风光无限。汉武帝初年,外戚窦婴和田蚡先后担任丞相,使丞相的地位更上一层楼。田蚡是汉武帝的舅舅,他“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汉武帝于是忍不住对舅舅说道:“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当了宰相就是说话最管用的官员?大臣很期待,皇帝可不乐意

田蚡的影视剧形象

汉武帝对田蚡说话的态度看似抱怨,实则是对丞相制度的不满。汉朝的丞相制度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后,其权利越来越大,对皇权的掣肘也越来越强了,而汉武帝是一个锐意革新、志在加强皇权的皇帝,于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至此再也无法调和。

汉武帝为分割相利,在保留丞相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另辟蹊径,创立了“内朝官制度”,也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汉武帝从九卿之一的少府入手,增加少府下属官吏尚书的职能,让尚书处理百官的奏章,并加大臣以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等各种名号,让他们“分平尚书奏事”,于是,一个以皇帝为中心的决策圈子逐渐形成了。当皇帝的私人秘书团队组建完成后,以丞相为代表的文武百官也就变成了“外朝官”,自此以后,汉朝官员开始分“内朝官”和“外朝官”。

与此同时,汉武帝还废除了太尉,让大司马冠将军之号主管军队。公元前119年,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皆被加号大司马,是为这种制度的开始。

当了宰相就是说话最管用的官员?大臣很期待,皇帝可不乐意

卫青的影视剧形象

在汉武帝的种种措施下,“内朝官”逐渐成为朝廷的决策中心,丞相的权利被极大削弱,相应地,丞相的地位一落千丈。自田蚡死后,历任九位丞相中,李蔡(名将李广的族弟)“有罪,自杀”,庄青翟、赵周、公孙贺皆“下狱死”,刘屈氂“下狱要(通腰)斩,妻枭首”,能得善终者仅四人而已。

汉武帝临死前,托孤于霍光等,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领尚书事,辅佐年幼的汉昭帝,这标志着“内朝官”开始取代“外朝官”成为实际的主政者,而丞相从此失去决策权。

汉成帝时期,“内朝官制度”进一步发展,汉成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及封奏,宣示内外”。与此同时,外戚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王莽接连以大司马冠将军之号领尚书事,全权主持朝中事务,使丞相形同虚设。

汉哀帝时期,朝廷彻底废除丞相制度,改丞相为大司徒,开始实行新的三公制度——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就这样,曾经权倾天下的丞相在“内朝官”的侵蚀下不仅丧失了权利,还被抹去了身份。

二、尚书省VS中书省VS门下省

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朝后,在政治制度上沿用“三公九卿制度”,继续对“内朝官制度”进行改革。在这次变革中,架空三公(司徒、司空、太尉)权利的尚书台诞生了,不过,尚书台在形式上依然属于少府,但对皇帝直接负责,其政治地位之高不言而喻。

尚书台的长官为尚书令,尚书令之下是尚书仆射、六曹尚书、左右丞、侍郎、令史,六曹尚书分别是吏曹尚书、三公曹尚书、二千石曹尚书、民曹尚书、南主客曹尚书和北主客曹尚书。只从六曹尚书的名字上来看,便能感觉到尚书台的职责已经囊括了“外朝官”的许多职责,更重要的是,尚书台“出纳王命,敷奏万机”,是宣政令之所,又是定选举之所,也是正罪赏之所,俨然成了天下政务的中心,因此,名臣李固称尚书台是皇帝的“喉舌”。

从来政治地位的提高会带来政治待遇的提升,据蔡质《汉仪》记载:

凡三公、列卿、将、大夫、五营校尉,行复道中,遇尚书令、仆射、左右丞郎、御史中丞、侍御史,皆引车先相回避。卫士侍不得迕台官,台官过,乃得去。

不仅于此,从汉顺帝时期开始,秩千石的尚书令还能和秩两千石的三公一起上朝奏事,尚书令的政治地位由此进一步提升。因此,三公想要真正拥有决策权,就必须加上“录尚书事”的头衔,否则只是既定政策的执行者而已。

如同丞相制度盛极而衰那样,尚书台过于集中的权利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即位时年龄都未成年,外戚得以通过控制尚书台操控朝政,达到专权的目的。皇帝长大后则联合宦官的力量铲除外戚,夺回实权,并授予宦官政治上干预朝政的特权,作为回报。于是,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权交替出现,直到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十常侍”同归于尽,东汉走向分裂瓦解。

当了宰相就是说话最管用的官员?大臣很期待,皇帝可不乐意

何进之妹何太后的影视剧形象

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崛起,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东汉朝廷实际的主宰者。公元208年,曹操在保留尚书台的同时,废除了三公制度,恢复了丞相制度,并自任丞相。随后,曹操先是封爵魏公,最终晋爵魏王,并着手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改革尚书台的弊端。为此,曹操“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 ”,用秘书令削弱了尚书台的权利。

公元220年,曹丕取代东汉,建立魏国,改秘书令为中书令,置中书监、中书令,建立中书省。与此同时,尚书台也脱离少府,正式成为独立的政务机构,是为尚书省。不过,尚书省虽然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但权力却远不如新成立的中书省。

魏国第一任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被魏文帝委以重任,“并掌机密”,在魏明帝时期“尤见宠任”,“号为专任”,使中书省成了皇帝的“喉舌”。魏明帝驾崩前安排托孤大臣,之所以会任命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便是受到了刘放和孙资的影响。

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沿袭了曹魏的政治制度。中书省“以其地在枢近,多承宠任,是以人固其位”,时人谓之“凤凰池”。西晋大臣荀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当他迁为尚书令时,有人对荀勖表示庆贺,荀勖不但不高兴,反而十分生气地说:“夺我凤凰池,诸公何贺焉!”从这件小事中,可见看到,中书省的地位是何其地特殊。

当了宰相就是说话最管用的官员?大臣很期待,皇帝可不乐意

晋武帝司马炎的画像

晋武帝在保留尚书省和中书省的同时,还创立了门下省,门下省的原型是东汉末年的侍中寺,其长官为侍中。说起侍中,这又是一个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故事。秦朝时期,侍中是丞相的下属,他的工作内容是“ 往来殿内东厢奏事”,也就是替丞相跑跑腿,向皇帝汇报下工作。汉武帝时期,侍中成为“内朝官”,但是依然是干杂活的苦命,就连皇帝的尿壶“虎子”也归他管,故而,侍中又被戏称为“执虎子”。门下省的成立提升了侍中的地位,如今侍中终于不用再给皇帝干杂活,可以挺直腰板做宰相了。

其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历经东晋和南北朝两个时期的演变,其职能逐渐完善。隋朝统一天下后,融合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政治制度,正式建立了著名的“三省六部制”。

从汉武帝设立“内朝官”开始,“真宰相”丞相的权利就被不断剥夺和架空,直到被彻底废除。而当尚书令发展成为“真宰相”后,其权利又被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割,皇权与相权斗争七百多年,终于随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而暂时告一段落。

三公制度(太尉、司徒、司空)自从被魏文帝恢复后,此后的历朝历代都沿用了下来,隋朝亦是如此。隋朝的三公依然位居朝廷最高位,但只是“假宰相”而已,他们能做的,只是养尊处优,做吃瓜群众,围观三省官员斗法而已。

三、宰相全面溃败,皇帝专制天下

隋朝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职在“掌出纳王命,敷奏万机”;门下省的长官是纳言,职在“掌侍从左右,摈相威仪,尽规献纳,纠正违阙”;内史省的长官是内史监、内史令,职在“掌出内帝命”。只从职能上看,三省长官的重要性都差不多,实际上,尚书省已经沦为既定政策的执行机构,门下省和内史省才是真正的决策机构。

唐承隋制,唐高祖在继承“三省六部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这种制度。唐高祖改纳言为侍中,又改内史省为中书省,以中书令为长官。唐高祖任命的第一位尚书令是李世民,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唐太宗即位后,尚书令不再授人,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的实际长官。

唐太宗为扩大决策班子,把“参议(参豫、参预)朝政”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职衔授予那些品级低于正三品的官员,让他们有权参与朝廷决策。魏征在正式担任侍中前,就曾以秘书监(从三品)的身份“参预朝政”,成为宰相。李世勣(也就是民间隋唐故事中的徐茂公)亦曾以太子詹事(从三品)的身份“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政事,担任宰相。

当了宰相就是说话最管用的官员?大臣很期待,皇帝可不乐意

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

自唐高宗时期开始,正四品的黄门侍郎(又称门下侍郎,侍中的下属)、中书侍郎(中书令的下属)等低级官员被越来越多地授予“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衔,成为宰相。低级官员不断步入宰相行列,无疑会冲击三省长官的地位,到了唐玄宗时期,尚书仆射已经完全沦为虚衔,不再具有宰相的职能,就连中书令、侍中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了。

随着黄门侍郎、中书侍郎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高,其政治待遇自然跟着提升了。唐玄宗时期,黄门侍郎、中书侍郎从正四品下阶升为正四品上阶,唐代宗时期,他们又从正四品上阶升为正三品,取得了与自己长官侍中、中书令一样的地位。至此,侍中、中书令也完全沦为了虚衔,朝中官员只有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衔才真正具备宰相的资格。

于是,昔日的“真宰相”尚书令、中书令、侍中统统成了“假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反而成了“真宰相”。自唐德宗时代起,皇帝的“内朝官”韩林学士逐渐崛起,历史再次重演,“内朝官”的权势开始超越“外朝官”,拥有了“内相”的称号。也是自唐朝中后期起,盐铁等转运使的职能侵蚀了户部的职能,枢密使的职能侵蚀了兵部的职能,整个“三省六部制”的架构都受到了冲击。

宋承唐制,宋神宗元丰改制前,宋朝实行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三司使(盐铁、户部﹑度支)、翰林学士院共同参与中枢决策的制度。元丰改制后,宋朝实行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翰林学士等共同参与中枢决策的制度。至此,韩林学士和枢密使全部由“内朝官”变成“外朝官”,和副宰相“参知政事”一起削弱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权。到了南宗时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寿终正寝,彻底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当了宰相就是说话最管用的官员?大臣很期待,皇帝可不乐意

宋神宗赵顼的画像

元朝建立后,实行以中书省为基础的丞相制度。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1380年废除丞相制度,饱经风霜的“三省六部制”也跟着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建立,宰相逐渐沦为差遣性的职位,不再是实职。于是,自秦朝开始的皇权和相权之争,以皇权取得胜利告终。

四,总结

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再从“三省六部制”到“内阁制”。从尚书令、侍中、韩林学士、枢密使等先后由“内朝官”变成“外朝官”。从丞相、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先后由“真宰相”变成“假宰相”。我们可以看到,宰相制度演变的趋势是:

一,宰相从独相变成群相。

二,皇帝不断用内朝牵制外朝。

三,内朝官员不断转化为外朝官员。

四,宰相从拥有实权的职务变成虚职。

随着历史的演进,宰相的权利逐渐被削弱,相应地,皇帝的权利逐渐被加强,并在清朝达到巅峰。因此可以说,宰相制度的演变史其实也是皇权制度的演变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