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桥见苏州河·宝成桥

 常熟老李jlr5mr 2023-07-25 发布于江苏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宝成桥

提到苏州河上的桥,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大名鼎鼎的外白渡桥,或者是见证上海中心城区发展的乍浦路桥、四川路桥、河南路桥等等。

但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却是一座小巧、低调、高雅,从诞生那天起就带着使命而来的“宝成桥”。

图片

“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历史视频资料

在苏河十八湾之中,宝成湾颇有诗情画意,“宝成”二字则寓意“此处有宝,成事在人”。1931年,由苏州河北岸崇信纱厂老板杨杏堤等人捐资、上海市工务局负责施工的木质人行桥建成。因南岸连接宝成纱厂(后来的上棉七厂)和宝成弄(今叶家宅路),故名“宝成桥”;因地处谈家渡渡口附近,又称“谈家渡桥”。建成后,主要供苏州河两岸工人上下班使用。早期的宝成桥十分简陋,几根大木桩插在河里便是桥柱,桥面铺的是短木条,可以清楚看到桥下的行船。如果行人在桥上奔跑嬉闹,桥面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图片
图片

早期的宝成桥(木桥)

木质的宝成桥在1937年“八·一三”战火中被日军炸毁,次年得以修复。上海解放后,市政工程部门对木桥进行了修缮。1971年,木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桩基,成为苏州河上唯一的双曲拱梁人行桥。

图片
图片

1950年代的宝成桥

2009年,为迎接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普陀区对宝成桥进行了景观改造:桥身装饰整体采用宫廷黄色,并搭配部分白色,与桥柱、桥栏造型和立面纹饰相匹配,整体上显得高雅大气。人行桥踏步采用四川红的大理石进行装饰,桥体墙面上采用对称的画面,并配以凹凸感的粉砂岩喷涂,营造强烈的立体感。桥的两头增添四根希腊古典艾奥尼式艺术灯柱,花纹线条流畅,体现宝成桥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简洁大气的桥头立柱突出宝成桥的地标作用,也与相邻的武宁路桥的风格遥相呼应。

图片
图片

1990年代初的宝成桥

2019年,上海以“苏四期”工程为引领,全力推进各项河道整治任务。在此背景下,宝成桥最终完成形象的升级和气质的定型。

图片
图片

美丽的宝成湾

无论是近百年前木制的、咯咯作响的简易桥梁,还是今天装饰一新、低调高雅的水泥石桥,宝成桥从诞生起便带着“与人方便”的使命而来。如今,它依然坚守着这份使命,每天为宝成湾两岸的人们带来方便与陪伴。

全文完

本期编辑:陈俊杰

来源:“影像上海”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