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麦记

 奎林说 2023-07-27 发布于江苏


拔麦子割麦子

我在山村生活了15年,上初三的时候全家搬到了县城。西北小县城虽然和农村差不多,但那时候已经不需要在村里种地养猪打理农活了。所以呢,其实好多农活我是会看不会干。
每年正月二十三憋干节过了之后不久,天气就慢慢转热了,这时候就得种地了,种地主要是用驴拉摇垆,这个垆字不一定对,发音是这样。人跟在驴后面,双手把着垆,用力向下按,让垆尖插入土中,轻轻摇动,往前走,垆腔里的麦子就会慢慢漏下去,没在了土壤中。种地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垆腔下漏口有个小木板可以控制麦子的流量,人的行走速度也有讲究。一个有经验的老农,种出来的麦子疏密度适当,基本上能保证不浪费土地也不让麦子太密长不好。

我小时候对这个垆特别感兴趣,但是从来没体验过,大人不让,谁家能让一个不会干农活的小娃娃去糟蹋小麦种子呢,那时候在土地里要吃食是顶顶要紧的事情。
种小麦、种大麦、种瓜种豆、种糜子、种玉米、种麻子、种胡麻、种土豆...一切都在自己的时节里种种种,种东西真的太有学问,要看时节,要看土地肥沃度,要看土地干湿度,农民种一茬粮食不容易。靠天吃饭的土地里,只能想尽各种保墒的办法来种地,让不确定的雨水少点影响。比如砂地,就是西北农人们千百年来摸索出来的好经验,砂地种出的和尚头小麦,远近闻名。
村里每家都会有一些水地,浇的的是涝坝里的水,也有机井里抽出来的水。还有一些地,也属于水地,叫漫水地,这个纯粹就是下大雨,雨水冲出来的细土沉积土地,靠天吃饭没的说,浇不上人工水。
等我们放暑假后,基本上就要割麦子拔麦子了。水地里的麦子要割,砂地里的麦子要拔。水地里的地浇过水,等到干透的时候,是很硬的,麦子拔不动,只能用镰刀;砂地松软,麦子适合连根拔起,不能割,还没割断,麦根就被带了出来。
割麦子的镰刀非常讲究,割麦子好用的镰刀都是有经验的农人做出来的,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力学,使着顺手。镰刀用得久一些,刀就老了,所以磨镰刀也很重要,也要有经验。
割麦子最怕着急和急于求成,割麦子都是从远往怀里拉,劲大了的话,如果不小心就会割到自己,这个事情时有发生。我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六姑姑割麦子就割到了自己的小腿,哎呦,听着都疼,这也是不熟悉所致。

拔麦子有两种方式,“倒拔杨柳”式和“薅羊毛”式。如果老天赏脸,麦子收成好,砂地里的麦子长得又高又壮,那就是倒拔杨柳了。弓下身子,右手反揽过去,拉来麦子,左手辅助抓住麦子中部,夹紧了,心里喊一声“起”,一大把麦子就下来了,在地上或鞋底打打根部的土,然后放在事先打好的麦子捆绳上,等到够数了,就捆起来。麦子捆绳是用麦子打的结,这个最体现一个人的水平了,捆绳做得好,麦子捆捆就不会散,捆捆散了之后返工特别麻烦。

对于那些长势不好,稀稀拉拉,低低矮矮的麦子,就只能蹲下,用双手向前薅了,拔不成么,揽都揽不到一起。薅的方式就比较慢,也比较累。

干农活最累的就是“蹲”这个动作,常年劳累,农人们最多的身体毛病就是腰腿,那都是蹲的。你看看地里的人们,蹲久了,要站起来的时候,哪一个不像硬在那里了,慢慢站起的样子,有点像机械舞里的站起动作。
要说干农活,倒拔杨柳式拔麦子我倒是能干得不错。割麦子不行,割不动还危险。在农村里,各家各户的麦子地不是集中的,在村子的前后左右都有的,还离得很远。有的麦子地离家非常远,午饭就要在麦地解决,最主要的吃食就是馒头、花卷、油饼、麻花、西瓜、橘子粉,橘子粉是个神器,在我小时候特别流行,刷在山泉水里,那凉爽清甜的感觉真好。菜肉基本是不大可能的,能带去也放不住,当然也没肉可吃。
在没有山泉水在附近的地里干活,喝水就是大问题,我们常用大塑料憋憋(白塑料大壶)拿水,这个憋憋还不是谁家都买得起,那就用各种能装水的家伙什来装,用过的酒瓶子也不错。

有一年,家里在村子西边砂地拔麦子,我就是主要取水送水的主劳力了,幸好有个不新的二八大杠自行车骑着来去。很多年后回忆起来,我妈说我当时非常自豪,感觉立了大功一样。
麦子收好了,就是拉回家了,放到打麦场摞起来,散发一下水分,等到天好等条件具备的时候,就要打场了。
运麦子主食是架子车、人力和畜力,有拖拉机的人家很少。装车是非常讲究的,要装得多,装得结实不散,还要能拉得动。装好麦子的车非常高,然后把一些农具、水壶、饭盒、衣服什么的搁在顶上,有时候也会把小娃娃放在上面坐着。

麦子车很高,我也坐过,其实是非常害怕的,农村的路况都一般,最怕沟沟坎坎、闪腰壕什么的,我生怕从上面被摔下来,所以我坐的次数很少。拉架子车要会用力,也要会掌握平衡,把住头很重要,见过不少技术不过关,麦子车翻掉的,这时候是非常沮丧的,要拆下来重来一次,还有很多麦穗被折到了地下,然后还得一个个捡起来。
拾麦穗是小娃娃们重要的工作,不管是割过还是拔过的麦子地,总有好多麦穗在地上。拾麦穗在自然灾害困难时期救过很多人的命。

离开涝坝岘之后,我们家就没土地了,我也没再干过什么农活。不过搬到条山之后,帮五姑家收过麦子,她们家包的麦子地来收,赚些钱。那时候我在高中,放暑假期间父母让我帮他们收麦子,我主要是站在卡车上,把收割机送来的麦子铺平。这活真他妈不好干,那麦芒扎得呀,整个人都快被麦粒麦芒给埋了。说实话,我宁愿去山里拔麦子也不愿意干这活。永难忘。
上大学期间放暑假回家也干过农活。有一年爸妈说二叔家农活干不过来,我和妹妹去帮忙收麦子。那次真的是正儿八经干农活的一次,多年都在读书,没干农活,拿起镰刀来居然干得有模有样,还真割了不少麦子。
麦子都收完之后,打麦就是最重要的事了。打麦场是土夯实的平整地,一般都用驴骡来拉打麦的磙子,条件好的可以用拖拉机;当然也有用人力的,这种比较少,常见于少量的脱粒。

打麦的时候,最兴奋的就是我们娃娃们了,打出的麦草柔软新鲜,在草里玩耍、跳跃、捉迷藏是最有意思的。打麦子的时候最怕下雨,所以那时候有经验的农民都会观察天气变化,那些谚语就是这么一代代总结下来的。比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日头西虹雨”、“朝雾晴,晚雾阴”、“朝雾不收,细雨淋淋”、“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不过,我老家如此干旱的地方,有雨的时候少。
等到麦子收入仓库,大家的心就安了,然后就继续干其他的农活了,反正要到深秋之后农人们才能放松一下。

后来看到其他地方农人们割麦子,用的一种神器看起来非常好,为什么那时候没传到我们那里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