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掬离”两字...徐梦嘉 文/图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3-07-28 发布于陕西

.

夜光杯2023.7.28

“掬离”两字

图一 匊(金文)

图二 匊(金文)

图三 离(甲文)

图四 离(金文)

图五 离(小篆)

徐梦嘉 文/图

      上月应邀回到半世纪前工作与生活过的延边二道白河地区,这儿有世界名山长白山,世界名镇二道白河镇。一周时间得到新老白河人极其热忱接待。我和大家还商量筹办首届“长白山阿里山(十年前两山已缔结为兄弟山关系)书画交流活动”事宜。依依告别时我由衷而发作词一首:

长相思·回白河

路逶迤,思千回。垂暮之年桑梓归,一掬热泪催。

话心扉,又离睽。愿景达成再聚会,我们同举杯。


小文解析拙词中的掬、离(離)两字。

掬,初字是匊。金文有两款,双手捧米状(图一);字中为米,外演绎为长长右手臂,左前上端是伸出的手掌(图二)。

      关于“米”的解析,有观点,“米”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株谷穗上结满了沉甸甸的穗粒,中间一长横是穗中的茎秆。我识定甲文米是用一根木棍分隔脱壳后的米粒。应该是拨出部分米用于近期食用。图一金文以“十”字框架间隔米粒(并承袭至今),同样计划用粮。

      《说文解字》:“在手曰匊。”米勹的匊是两形会意,后来学者提出“匊”是用单手抓一把米,将一匊米释为一把米,我认为不妥。此“匊”虽然字形上成一手,本义还是应该双手捧米。农耕时代,粮食丰收季节,农人满怀喜悦用双手捧着沉甸甸穗头,或脱壳后的米粒庆贺,这是辛勤劳动果实,双手捧米这个动作,乃先人对粮食的敬畏与珍惜。古籍中单手字形的“匊”仍然有双手捧物的意涵。如《诗经·小雅·釆绿》:“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终朝即终日,一说整个早晨。绿(lù),通菉,即荩草,一种草药。不盈一匊即没有采满一捧的意思,如解释为“一把”便不正确。其实秦小篆起有匊再加扌衍形的双手掬。

双手捧起米也可以捧起溪流中的水,唐代于良史的“掬水月在手”,只有双手才能捧起够量的一泓清水,才能映出月亮的倒影,多么浪漫的诗句。

掬米、掬水、掬土(掬壤)等等,都是手掌微微收拢,由此引申脸部因为笑而收拢也可用掬,于是有了憨态可掬、笑容可掬、怒容可掬等成语。有匊的字不少都有手掌带出的“屈意”。

菊(蘜),花瓣卷曲;淗,水面涟漪;鞠躬,身腰弯折;婅,女子身姿婀娜等。

离(離),甲文(图三)是用两个象形字复合会意。上部“隹”(短尾鸟),下部是长柄网,也是禽、毕(畢)的甲文本字。隹与长柄网的组合,会捕鸟之意。金文(图四)增加了树林,指在树林捕鸟,许是被捕鸟在网罩内挣扎(一根爪子露在网外),人持网柄的手似乎在晃动。小篆离隹组合的離(图五),离上部是屮示意在草丛中捕鸟。

      “离”本义是“捕获”,在使用中本义消失,后主要假借作“离开”义。于是“离”就和“别”字意相近。《广韵》:“近曰离,远曰别。”所以有生离死别之说。那么为何将“捕获离”假借为“分别离”,历来学界没有解读出。我稔究识定鸟雀被擒住,对抓捕者来说自然高兴,对被捕鸟雀是不幸的。“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俗话的哲学寓意是个体离不开整体。因此先人应该是有意识地把焕然之“擒获离”假借作黯然之“分别离”,提醒人们事物的两面性。满满的辩证法,令我深省。

回白河,我有过“一掬热泪”的感动与“又离睽”的伤怀,遂以“长相思”词牌格律填就拙词。意犹未尽,再写出《“掬离”两字》小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