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何配不上校外音乐教育 | 争鸣

 顺其自然h 2023-07-2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又到一年毕业季,音乐学院宣传栏如期换上了毕业生就业去向表,悉数着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着求职意向栏中清一色的老师,我不禁思考,这些决定要走上教育一线的准老师们对当下的音乐教育现状了解多少?他们几年的所学是否能满足当下音乐教育的需求?

前不久,导师为提高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拓展我们对校外音乐教育的认知,把我们安排到深圳一家校外音乐教育机构观摩。该机构以奥尔夫教学理念为主,并融会贯通其他教学法体系开展教学。观摩时间虽只有短短两天,却带给我很大震撼,不仅打破了我对校外音乐教育机构的刻板印象,也让我开始反思本科以来所接受的音乐教师教育与音乐师范生毕业就业等问题。

观摩校外音乐教育最深的感触是:我不配。在我的同学圈子里,一般选择去校外音乐机构工作的同学要么是找不到工作,要么是年级“吊车尾”。但这次观摩让我大受震惊,同时也深感不安,深究自己为何觉得配不上校外音乐教育后,我意识到最大的问题是自己缺乏一系列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首先,缺乏相关教学法的实际运用能力。

于我而言,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只是书本上的知识,相关的理论我曾在某个期末能倒背如流,但当它们以教学实践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在我面前时,我才发现我对音乐教学法一无所知——因为我完全不知道,也没有能力去使用它们。那么问题来了,我该如何弥补教学法方面的不足?

其次,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识。

在一节观摩课上,有小朋友对教学指令不理不睬。正当我纳闷老师不作为时,这个“不乖”的小孩轻轻松松地回答了其他同学答不上来的问题。原来这个小朋友看似漫不经心,其实他在以他自己的方式松弛地接受着音乐。由此,我联想到在我所接触过的学校音乐教育环境下,老师往往把大量精力放在课堂管理上,喜欢孩子们保持统一、做同样的动作,所有人都要“听话”,一旦有孩子不符合这些标准,老师便会条件反射般地去规范他们,甚至给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

再次,缺乏真正的实习锻炼。

众所周知,实习是每一个音乐师范生必不可少的阶段,但经历过统一实习的学生都知道,那更像是一场不得不例行的公事。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实习情况:实习生在实习学校打杂,被派去教其他学科、看午休;实习指导老师不管实习生;实习生从未面对过真实教学环境,只能在无指导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完成教学指标的情况……到最后,实习生们获得了什么?一本写得满满当当的实习手册?甚至更可怕的是经历过这样的实习后,学生开始恐惧上音乐课,开始怀疑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开始犹豫是否还要从事音乐教育。

我也尝试从受教育经历,反观音乐教师教育培养问题。

我本科阶段的专业是音乐学(师范)。从课程总表来看,每学期平均14节课,音乐技能课程开课量远大于教育教学相关课程;教育教学相关课程少则一门没有,多为三门,且在这三门课中,公共必修课占两门;惟一与教学法沾边的“独苗”叫“学科教学研究与设计”,看名字像是做教学设计的课程,实为半学期泛泛介绍书面知识,半学期学生自行到微格教室录课。

研究生阶段我的专业为学科教学(音乐)。这个专业所有课程设置都有潜在的前提——培养体制内中学音乐老师,默认学生需要参加教学技能大赛、考编面试。于是学校为学生开设了纯表演课,通过上把杆练形体、学习礼仪等方式打造良好的形象。此外,任课老师乐此不疲地讲“上岸”光荣事迹,讲面试小妙招,强调技能展示的重要性。

诸此种种,无不体现着音乐教师教育的“专”,而这种“专”与音乐师范生就业后所需的“广”构成了一对亟需解决的矛盾。

一、从专业设置来看,音乐教师教育专于学校音乐教育,忽视了更广的社会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家谢嘉幸在《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学研究综述》一文中总结,我国当代音乐教育一般被分为学校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即音乐教师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这四类。前三类在概念和范围上都有着清晰界定,而社会音乐教育较为模糊;前三类都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唯独社会音乐教育没有,所以社会音乐教育的地位明显较低。

但相较其他几个分类,社会音乐教育在我们人生长河中覆盖面是最大的,它应当受到与其他几类音乐教育同等甚至更好的“待遇”。而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音乐教师,不幸的是——音乐教师教育忽视了这一点。

二、从教学理念来看,音乐教师教育专于某项专业技能,无视了更广的综合音乐能力。

在学院里,大部分人会将学生定义为某专业,并把不具备另一种音乐能力(如声乐专业不会弹伴奏)视为理所应当。此外,学院各种技能比赛的风气更是把大家往“专”的路上引。因为每位在技能比赛获奖的学生都会被学院公众号大肆宣传,一个个的学院“红人”无形地强化了学生心目中专业技能的地位,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进专业技能,早已忘却这一专业的后面还有着“(师范)”二字。

但从就业方向来看,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多为常识,需要的是综合运用多项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且在“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中开展音乐社团的能力已经成为刚需。从校外音乐教育来看,综合音乐能力过硬更是安身立命之本。

三、从教学实际来看,音乐教师教育专于优质课的模仿,轻视了真实教学环境的广。

微格教学课上,老师每周给学生发一段优质课视频,学生通过百分百复刻教学语言、肢体动作、问题的顺序和数量等学习如何“上课”。这样的课堂将优质课奉为圭臬,却忽视了复杂多变的真实教学环境。即将实习的我,实在无法想象机械模仿优质课的我们站上讲台面对真实课堂的样子。

当前,国家越发重视学校美育的发展,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实施载体,可谓迎来了大好的发展前景。我们既要深谙美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培养,更要借好东风,推动新时代音乐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真正符合未来音乐教育需求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争鸣】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