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学科教学——体育学科汪晓赞老师的讲座和我想到的

 冯栎钧是老师 2023-07-30 发布于四川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之后,跨学科学习越来越热了。或者换个说法,必须要拿出10%的课时来设计跨学科的学习,总还是要做点什么吧。

国家中小学智慧学习平台的暑假学习板块一共有四节讲座,看题目都不怎么跨学科。

我选择了汪晓赞老师的听了听。她的讲座一共三个板块,其中第二个板块举了一个初三年级的体育跨学科设计案例。

怎么说呢?就是以体育学科为基础,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为体育服务的跨学科设计。个人的感觉是体育的专业知识非常清楚,为体育服务的精神很到位,将跨学科学习用于解决平时的体育学习不到位的补充意识也很强。但是这不是以“人”为中心的跨学科设计,而是以“体育学科”为本位的跨学科设计。课标有这样的案例,对于激发老师们的跨学科意识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如何真正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跨学科,光靠这样的学科课程还不行。老师们需要共同学习,打破学科界限,也就是说,真正要实现跨学科教学,学校层面的落地和整合很有必要。

最后,非常感谢汪晓赞老师,她的讲座对我很有启发。(我应该是学习体育最认真的语文老师吧,嘿嘿……)

一、体育学科跨学科学习的常见问题和挑战

体育学科跨学科的学习常问的几个问题就是,会不会弱化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的学习目标怎么制定?怎么跨?要不要关注运动负荷?

体育天生就是跨学科的课程。每一节课都在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活动。跨学科的设计最好进行的时间是学期末。各个学科可以利用这个时间集中解决一些学科解决不了的问题。

体育健康与语数外跨,会有大量探究的元素在?体育的运动负荷怎么展开?是我们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强调体育健康课在运动场地上,每一节课我们都很强调运动负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是不是也要保证运动负荷呢?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体育跨学科主题案例设计

我们要设计跨学科的主题学科活动。通常需要几节课来完成一个设计。在设计的时候有一些共同的原则需要遵守。

第一是实践性,要不要满足运动负荷?一定是要强调的。运用去其他学科的知识,解释实践运动中的问题。这是第一原则。

第二是整合型,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整合。

第三是适切性,是不是适合这个年段的学生的的特点。一定是这个段的学生学习过的课程。为什么要进行跨学科整合,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我们学了很多课程,如果没有跨学科主题课程,很有可能就会把问题单列。学生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主题活动中增加探究性,这也是非常重要性。

在课标中,我们设计了五大主题案例。(见下图)

我们要注意,课程标准列出了主题内容,不一定都需要实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实施。

围绕五大主题,我们思考怎么设置跨学科课程。每个水平段怎么设计。一般来说是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初中各一个水平。在一个水平里面,这五大主题都需要涵盖。如果每个学期都有一个主题涉及,需要的时间长,可以跟这个学年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比如破解运动密码就可以和运动技能,篮球、足球相结合。一个学期安排一到两个主题。每个学期都要安排破解运动密码。其余的主题就分别安排到一个学期。

一个水平段把五大主题涵盖了。一个主题可以和多个主题融合起来。每个学期可以不一样。第二个主题都是破解运动密码。

水平二、水平三有了专项的技能训练。我们可以按照6节课来算。这个破解运动密码可以按照2个大单元来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个学期要掌握的两个技能。如果是篮球、体操,就解决这两个项目的内容。

到了水平四分了两个部分。一二学年是4个课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初一、初二学习一个专项技能。两个学年,四个学期都是破解密码。

初一、初二项目学完之后,哪些技能没有掌握,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帮助学生解决专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初三全部都是破解运动密码,每个学期六个课时。一般是放到学期结束的时候,综合学习。除此以外,每节课都可以渗透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根据课程标准,每个水平段都有相关的内容。比如水平一每个学期都有妙用体育器材;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就有身心共成长的内容。具体见下表。

接下来,我们用水平四的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来讲一讲。

这个学期,会有两个跨学科主题学习。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美。水平四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二个主题就是破解运动密码。主题就是给运动插上智慧的翅膀。案例就是我的运动画像。就是给我个人或者球队画像。这个总任务分成三个子任务。课时四,在语文或者艺术课里,进行展示。

体育健康课堂上学的东西到其他课堂展示。

这个学期的技能是篮球。跨了数学、信息技术、艺术。我们在数学学到的频率来分析运动,信息技术绘制自己的雷达图,艺术就用美术的素养设计运动数据名片。不仅仅和这三门融合还有其他的学科融合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学习的目标,也是如此。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目标。

大家看到这样的目标最终解决的还是体育课程学习中的问题。不是解决其他的问题。最后看“我的运动画像”,也有具体的任务和指标。每个任务都有自己的具体的内容安排也有自己的目标。最后一节课可以在艺术或者语文课上解决文字或者艺术的问题。

在内容、方法与组织、实践上学生和老师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教师需要做的事分析、指导、学生需要做的是各种学习和发现问题。到第三节课也有一些综合的分析的能力,第四节课是在其他学科的展示。

在评价反馈上,就可以制作这样的表格,记录学生的基础数据。接着可以形成全班的排名,对人物进行画像。

我们还可以制作更为综合的数据采集图。还可以记录分布区域,跑动路线,反应更多信息。

还可以制作菲菲个人的名片。利用这些数据做出更多不同的名片出来。进一步做更科学的名片。

三、体育跨学科设计的注意事项

1.突出学科地位

2.注重结构化

3.保证运动负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