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风气内动”到“邪害空窍”再到“填塞空窍”

 人心急 2023-07-30 发布于广东

谈到“风”这个词,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这个词的意味会更浓厚。

天地间寒热的不均等造成气压的差异,气压的差异导致空气的流动,空气的流动产生风。

风的吹拂携带伴随的有水、有尘埃、有种子、有虫卵、有花粉等等。

所以风的繁体字“風”意为“风动虫生”,这也就是《金匮要略》里面所讲的“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

我们的“风水”,也是风在前,水在后。这个道理其实古今皆然:我们看纪录片:太平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这里讲的是风,而,来自于某某湾的温暖的洋流……这里面讲的是水的流动。水的流动的主要推动力是“风”(当然,地势以及日月地等的影响也是其动力)

河里、海洋里的生物是不是均匀的分布着的?当然不是,他们追寻着适宜的温度和养分而分布。我们人类生活生产是不是也要追寻着适宜的温度和阳光,合适的空气和风,洁净养人的水,富饶的土地吗?这不就是我们的“环境宜居”吗?

当然,除了看得见的,还有一些看不见的“风气”的流动,这些一样也有影响,我们暂时只讨论风对于健康的影响:

“风为百病之长”,我们举这样一个例子:

在郑州的盛夏,很多上班族都是一早就待在空调房间里吹着冷气,中午走到热浪朝天的大马路进入冷气开的很足的饭店里面吃碗烩面,下午不上班,然后又进入冷气逼人的地铁里回家,再出来走在热浪滚滚的马路上,最后进入让人透心凉心飞扬的家里面。

在某一天,吃过烩面到家之后,这位冷热来回转换的老铁,此时感冒了,是受寒还是受热还是中暑呢?

总不能根据环境温度来判断吧?环境高于多少摄氏度就断为受热、低于多少就断为受寒?能这样吗?

钱天来《伤寒溯源集》:

外邪之感。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

这句话说的意思是,如果病人症状不表现出来,我们很难知道他感受到的外邪——到底是寒还是热,但是一旦他表现出症状来(即“发”出来了),我们就可以据此反推他此时的治病之因。

风寒暑湿燥火,皆可伤人,这往往称之为外感,而病的属性,则是外因作用于内因之后的反应来判断的。

还有一种情形:某天,某人熬夜看剧,第二天又去吃火锅,结果嗓子开始发干,嗓子开始发痒,然后开始剧烈的咽痛,然后开始咳嗽有痰,然后开始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声重。这种情况,是风寒还是风热呢?这个“风”是怎么来的呢?

与此类似,在儿科里面也有类似的情形,孩子晚上吃多了,第二天舌苔厚嗓子痒眼袋重,然后开始咳嗽,然后开始流鼻涕打喷嚏,发烧。那么可以说这是积食,那么,“风”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种情况可以算作是“招来的风”,那么,怎么样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把这个“风气内动”、“虚风内动”、“内火过亢”所致的“中风”讲清楚呢?

我们有个成语叫做“空穴来风”,我们只说字面意思啊,意思就是有空洞的地方,风就会吹过来,所以风是无孔不入的。而人体的“孔”就是腠理九窍,用陈修园的话说就是“八万四千毛窍”。

通过观察火炉和热气球,我觉得这样讲就可以讲清楚。

从“风气内动”到“邪害空窍”再到“填塞空窍”

正常的人体,就像是里面不多不少,恰如其分的在燃烧着的火炉。这个时候,火炉进风口进的风也是不多不少,恰如其分的。

当里面添加的柴多了,火烧的过亢过旺的时候,火加热了空气,热空气变轻向上运动,外围的冷空气就会从下部进入填补流走的空气位置,这就形成了比较剧烈的“风”。

冷空气还带来更多的氧气帮助燃烧。这就叫火助风势,风助火威。

这一个小火炉,就是个小热气球,就是模拟了一场“风”。

那么,这种情形所招致的“风”,其实主因是内伤,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这种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是挺常见的。

刚才描述的是这种情形下的“感冒”的情形。

这个模型也可以描述“中风”的病机,脏腑精血津液耗损过多,阴不足,阳独亢,这就是火亢盛,外风乘虚而入,出现了“入络”、“入腑”、“入脏”的区别。

我们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呙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内部,血虚,络脉空虚,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耗伤太过,里热过亢,则在外之风寒趁虚而入,就像刚才举的火炉的例子;也有可能是痰浊、水饮、瘀血阻滞,或者本身气血就不足,造成了络脉“空虚”,导致了“空穴来风”,被风寒所侵袭,进而导致了中风的入络入腑和入脏。

在读书的时候,总是不理解侯氏黑散,通过阅读观察古人如喻嘉言、陈念祖、谢映庐、徐大椿等医家的讲解,总把这个方描述为“填塞空窍”以祛风,啥是“填塞空窍”啊?

要讲“填塞空窍”那我们首先得讲“邪害空窍”,这点比较好理解:

天地间的风,扰动人体的气,作用于人体孔窍,所产生的作形作像作声作动等的问题,《内经》中称之为“邪害空窍”。

我们先看《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开宗明义第一段: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生气通天,靠什么来通,靠的是这些孔窍!

我们看《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另这一段论述: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我们看徐忠可注解的侯氏黑散:

此为中风家挟寒而未变热者,治法之准则也。谓风从外入,挟寒作势,此为大风,大风概指涎潮卒倒之后也。证见四肢烦重,岂非四肢为诸阳之本,为邪所痹,而阳气不运乎,然但见于四肢,不犹愈体重不胜乎。证又见心中恶寒不足,岂非渐欲凌心乎。然燥热犹未乘心,不犹愈于不识人乎。……矾石所至,祛湿解毒,收涩心气,酒力运行周身为使;庶旧风尽出,新风不受,且必为散,酒服至六十日止,又常冷食使药积腹中不下,盖邪渐侵心,不恶热而恶寒,其由阴寒可知。

若胸中之阳不治,风必不出,故先以药填塞胸中之空窍,壮其中气,而邪不内入,势必外消,此即《内经》所谓塞其空窍,是为良工之理。若专治其表里,风邪非不外出,而重门洞开,出而复入,势将莫御耳。《金匮要略三家注》

我们再看喻嘉言的注解:

方中取用矾石以固涩诸药,使之积留不散,以渐填空窍,必服之日久,风自以渐而息所以初服二十日,不得不用酒调下,以开其痹著,以后则禁诸热食,惟宜冷食,如此再四十日,则药积腹中不下,而空窍塞矣。空窍填则旧风尽出,新风不受矣。盖矾惟得冷即止,得热即行,故嘱云热食即下矣。冷食有能助药力,抑何用意之微耶?

我们再看《谢映庐医案》之肠风下血篇:

王惠阶,年壮形伟,大便下血。医治半载,以平素嗜酒,无不利湿清热以止血,如地榆、柏叶、姜、连之类,服之不应。厥后补中、胃风、四神之属,投亦罔效,求治于余。诊脉小弦,大便或溏或泄,不及至圊,每多自遗,其血清淡,间有鲜色。更有奇者,腹中无痛,但觉愊愊有声鼓动。因悟此必虚风内扰,以风属无形有声,与经旨久风成飨泄吻合且脉弦者肝象也;肝风内动,血不能藏故耳!因与玉屏风,重防风,加白术,乃扶土制木之意;更加葛根,辛甘属阳,鼓舞胃气;荷叶仰盂象震,挺达肝风。叠投多剂,其症一日或减,越日复增,轻重无常。予思虚风内动,按症投剂,疾不能瘳者,何故?潜思累夕,不得其解。忽记经有虚风邪害空窍之语。盖风居阳间,尽是空窍之地,非补填窍隧,旧风虽出,新风复入,无所底止,故暂退而复进。乃以《金匾》侯氏黑散驱风堵截之义,悟出治法填塞空窍将原方加入龙骨、石脂,兼吞景岳玉关九。不数日果获全瘳。

概括起来讲,我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侯氏黑散的这种“填塞空窍”的方法,就类似于用酸涩的药物加上重坠的、祛风的、清热的、扶正的药物,像是和成了“混凝土浆”,把风进入的空窍先封堵住,来熄风的一种方法。

古人好厉害,人家简单的几十个字,我们描述起来好费劲,但基本上表达清楚了,这样对于《金匮要略》中风病及侯氏黑散风引汤诸方的理解应该会有帮助。

但我至今用侯氏黑散,有效的也不多,偶然一次数年前治疗平顶山一蒙古族中年人痛风尿酸高,用了这个方,发现其降尿酸效果很好。尝试了好几例,效果不错,有一例服用后关节疼痛一周消失,机理不明,但却更加理解了为何《金匮要略》要把中风、历节合论,二病是有关联的,仅分享出来。

参考文献:

  1. 《金匮要略》
  2. 《黄帝内经》
  3. 《伤寒论》
  4. 《喻嘉言医学全书》
  5. 《陈修园医学全书》
  6. 《金匮要略论注》
  7. 《谢映庐医案》
  8. 《伤寒溯源集》

经典中有太多有意思的内容去挖掘了,文人宋玉写过《风赋》,那叫一个华丽: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谿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朐焕灿烂,离散转移。

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抵花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凌,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惏惏,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但我更喜欢的是这一首: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