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夜间列车 2023-07-30 发布于江西

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开幕。

开幕式上,众多带有天府文明和蜀地特色的文化元素相继登场,巴风蜀韵中国范,令人沉醉。成都,再次惊艳亮相。

成都,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古往今来,每个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有的人去过成都,有的人还未涉足,有的人见了一面就深深爱上并在此长久驻留,有的人念念不忘心向往之。对我而言,去过一次,走马观花,就足以留下深刻印象。

成都,古蜀文明发祥地,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这个位于四川盆地的城市,有着独一无二的巨大魅力。

一首《成都》,更是唱出了成都的气质:安逸与巴适,情怀与浪漫,小资与情调,坚硬现实下的柔软逃离,尽在那句“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遥想当年,在成都街头走一走的,有一位特别的“过客”,他就是“诗圣”杜甫

唐朝由盛转衰,累及黎民百姓,诗人也难以置身事外。为避战火,杜甫一家异地搬迁,由同谷(今甘肃成县)入川,经过艰苦跋涉,终于抵达成都。

在成都的日子,是杜甫一生中难得的快乐安稳时光,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留下了众多优秀的诗篇。

当代诗人冯至在其著作《杜甫传》中评价到:人们提到杜甫时,完全可以不提他的生地与死所,却不能不提到成都。

刚来成都时,杜甫一家暂时在西郊外的浣花溪寺里落脚。

寄人篱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也不符合成都的待客之道。第二年春天,在高适等人的帮助下,杜甫在浣花溪畔新建了一处草堂。他终于在成都有了自己的新家。

此心安处是吾乡。诗人虽浪迹天涯,但也需要“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对杜甫而言,成都的意义,是让漂泊的身体和灵魂,有了一个“家”,

杜甫草堂,由此名扬天下。

杜甫来到成都,与一场春雨不期而遇,写下了《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中的锦官城,就是成都。成都盛产美丽的织锦,“锦官城”或“锦城”遂成成都的美称,因为织锦在河流中漂洗,所以又有锦江之名。

杜甫在成都生活了三年,写下许多描摹成都的诗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等等,光耀星空,璀璨古今。

这些诗歌,就是一张张量身定做的成都名片,至今被人们用以互相交换和寒暄。

如果杜甫没来成都,如果没有成都平原温润的气候、秀丽的风光,特别是醇厚风俗人情的滋养,今天我们就读不到那样充满人文情怀和人生情趣的诗歌了。

成都收留了杜甫,杜甫也成就了成都。

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不经意间就会邂逅一份浪漫。这份浪漫,化成一朵花、一江溪、一座草堂、一篇篇锦绣诗文。

这些诗文,如同一帧帧流光溢彩的画面,让千年之后的我们,仍能在诗歌中寻找到成都的印象和记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