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瑜伽,简单粗暴练就好了,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摇曳纸鸢 2023-08-03 发布于河北

瑜伽          修身          修心

朋友说在某自媒体平台发现了一个宝藏老师,强烈安利给我,说这个老师超厉害,懂瑜伽,懂解剖,懂中医,懂哲学,懂阿育吠陀,平平常常的一个瑜伽体式,可以有两三个小时的详细讲解,对于体式中的每个部位每个细节进行深度的分析,还要从经络方面印证、从薄伽梵歌等等引经据典,所谓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并无限扩展。

我说直播间的人一定不会很多,朋友说是,粉丝们都很不忿,这么好的老师为什么大家不喜欢?

一个老师懂得多知识面广,是很好的事情,可以展示给学生更多的解读,拓宽视野,但对于练瑜伽本身而言,似乎却有些被带偏了。我想说,他的博学一定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沉淀,但真的不适合来教瑜伽,这样的瑜伽老师不应该来瑜伽馆,而是应该适合去百家讲坛,或是去大学做研究,所以来追崇的人一定不会很多,因为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只是来练瑜伽的,不是来听讲座要完论文的,也就是“练练”瑜伽而已。

我们都知道,传统瑜伽有八分支的说法,也可以说是八个阶段,除了制戒(yama)、内持(niyama)是需要完全靠思想和意志来控制的,其余的六个阶段无不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练习才能达到,体式、呼吸、觉知、冥想、专注都是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慢慢的熟悉,慢慢的稳定,从而逐渐的提高和升华。


       

练瑜伽练瑜伽,瑜伽就是用来练的,简单粗暴点,练就是了。


                                                           

当然,我们说的练瑜伽不只是简单的跟练,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那么瑜伽该怎么来练呢?

  • 要重视基础体式的正位练习,先给身体先打个样。明白在不同体式的练习中,身体的各个部位怎样才是处于中正的位置,怎样去自我发现问题并调整,怎样在体式练习中保护自己不受伤,怎样在高难点的练习中降阶和辅助。
  • 学会内观身体,觉醒自我的觉知力。练习半年以上瑜伽的人,一般都会发现,在一个超过自身能力的体式中,能不能再深入一些,自己在头脑中会先有一个预判,然后才决定是不是要尝试,尝试的时候也会非常的小心,以防过度而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这个就是我们在长期练习中慢慢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了解,而形成的觉知力,这种觉知力随着练习会越来越清晰,更容易帮助我们找寻到体式中肌肉、关节的能力和极限,精准找到身体的发力点。

  • 找到自我练习的节奏,明确练习的目的,思想上不攀比、不激进、少压力。在节奏很快的现代生活中,好多时候做事情都是被推着向前的,在瑜伽练习中,这种现象我们也经常发现,比如想达到某个体式而过度练习,或在课堂上觉得大家都能做到的体式我也一定要做到,过于执着于某个具体的问题。这个时候,你要问问自己,你最初想要练瑜伽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已经影响了你正常的生活节奏,是否有悖于你练习的初衷,慢慢找回自己练习的节奏来,回归练习本身。

  • 一些难度体式,需要老师有效的引导。有没有一节课下来,一个对自己有些难度的体式,在跟随者老师热身后,前面一个个体式做下来,这个体式也自然而然的完成了,连自己都会惊诧不已,而且有时候等课后自己再想做,又无法完成了。一个好的老师,会在高峰体式之前,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来一步一步地打开身体,充分的伸展和拉伸准备后,再进入体式,一切就好像变得简单而顺理成章了,所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瑜伽馆和老师也是非常的重要,虽然我们常常说体式不是目的,但却是最明显的激励和成绩,值得去拥有。

  • 瑜伽,始终是自我的练习。无论在现在视频时代的冲击下,瑜伽被冠上了怎样的光环,练习,始终还是练习者自我是练习。简单的体式重复练,重复的体式用心练,是瑜伽练习不变的真理。所以,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练习的节奏,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练习节奏,无论是自我练习、课堂练习都是可以的,不要去囿于某个老师某个形式某个流派或某个理论,要记得,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 


                
练自己的瑜伽,让别人练他自己的

                                                           

YOGA   STYLE


-Namast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