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九代孔腾,生子孔忠,是为圣十代云孙。孔忠非常平庸,声名不彰。但生了个儿子,却是大儒。这便是十一世孙孔安国(生卒年月不详),字子国。适逢汉武帝时代。 安国被称为经学大家,是因了《古文尚书》。秦火之后,儒家典籍的搜集整理成为当务之急。《古文尚书》比当时流行的《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这十六篇是用蝌蚪文书写,识者甚少。安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隶书重新摹写一过,称为“隶古定本”。安国打算把它献给汉武帝,希望列为学官正式的儒家教材,成为官方的一个学派。结果,受当时朝廷中“巫蛊”事件的影响,未果。但是,《古文尚书》及其所表现出的进步倾向,既深受王莽“托古改制”的推崇,也对后世儒家经典的研究和流传,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就连太史公司马迁,当时也从安国学《尚书》。 《尚书》分两派四家,全部由山东人开创。孔安国的《古文尚书》为一派;《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则传自泰山北麓的济南(今章丘市)人伏生(名胜)。伏生曾为秦朝博士,汉初私授济南人张生和千乘(今高青县)人欧阳生(名和伯)。由张生和欧阳生为旗手,开创了著名的《今文尚书》三大家,即欧阳学、大夏侯学和小夏侯学,三派同属于自汉武帝以来陆续设立的十四博士,是尚书学的主流派别,为《尚书》流传于世,做出了不朽功绩。 两汉之际,山东东平是中国经学的重镇。亦即大小夏侯的故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