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百练:《天净沙·秋思》-秋之乡愁

 一中大语文 2023-08-04 发布于福建

材料一:

古典诗歌以抒情为主流,如果直接抒写情感,读者难以感知,故有“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意象不是细节,叙事文学中的细节有时间延续性、空间连贯性,有在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而意象则不然,意象是把主观情感趣味寄托到客观对象中。如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开意象,或是意象离开情趣,都不能独立。”由于主观情趣的渗入,客观对象就发生了变化。清代吴乔说:散文好像把米煮成饭,质地不变,而诗则如米之酿为酒,“形质俱变”。这个说法,比之克罗齐的说法要深邃得多。

克罗齐的说法还需要补充的是,意象中的情趣并不限于情感,更完整地说应是情志,情感中包含志趣。并非将一切情感寄托在意象里的都是好诗,情感得有特点,对象也要有特点,二者合一,才能成为艺术的意象。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历来为人称道,其精致在于,一系列的意象都是局部性的,不是整体。枯藤、老树和昏鸦,古道、西风和瘦马,都是从环境中优选出来的,并且都是有特点的。局部的特征,比之散文式的整体,对联想和想象更有冲击性。

意象的构成,不但客体要有特征,更重要的是诗人的主体也要有特征,二者猝然遇合,才有超越时间、地域的生命,系列意象中的瘦马最为独特。“马”在诗歌中大抵是优雅的,正能量的。如王维写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将军之马,孟郊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高头大马,都是精神气十足的。而马致远笔下的瘦马,是行旅疲惫之马,这不仅是马瘦,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悲凄。诗人的情感使得马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

诗歌并不是以一个意象取胜,而是一组意象群落。如果每一个意象都有自己的特点,互不相通,就可能造成芜杂。因而意象群落必须是各个意象特点高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纲领更具诗人的情感特征。瘦马和枯藤、老树、昏鸦、西风,高度统一在生命衰弱、情感悲凄的境界中。西风,是秋风,秋风肃杀的联想相当稳定。没有正面说肃杀,而是把联想空间留给读者。古道,是古老的,自古以来游子的命运就是如此,与西风、瘦马组合在一起,在意脉悲凉的性质上和谐地延续下去。

“夕阳西下”意味着时间紧迫。句法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意象的并列,而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诗人的匠心在于:一味并列下去可能导致单调,艺术要求高度统一,同时要求统一中有变化。时间紧迫增加行旅的压力。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又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但改变了平行的节奏,而且统一、确定了情感的性质,将情感脉络提升到最高度。

前面系列意象的情感是隐性的,属于间接抒情,而“断肠人在天涯”是全诗唯一的直接抒情,思乡游子归途艰难悲凄。前面的意象叠加,为最后的情感高潮蓄势,没有前面的饱和的意象,仅仅有“断肠人在天涯”的道白,是抽象的,而没有最后的直接抒情,众多意象的内涵不能统一提升。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系列意象中以动态表现情感之运动而取胜的。就马致远这首小令而言,如果意象一味地静止并列下去,全诗五个句子都是并列的名词性词组(或者意象),就太单调了。因此到了第四句,句法突然变了,“夕阳西下”,谓语动词出现在名词之后,有了一个完整的句子,单纯开始向丰富转化。这还是形式上的,如果继续写风景,一味地在视觉感官上滑行,情志就难以深化,难免给人肤浅之感。故作者不再在视觉感官上滑行,而向情感更深处突进,不再描绘风物,而是直接抒发感情——“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点明了秋思的情绪特点,不是一般的忧愁,而是忧愁到“断肠”的程度。这就不仅仅是凄凉,而是有一点凄苦了。人在天涯,归乡无期,正是这首小令的情思不可重复的特殊性。

(摘编自孙绍振《〈天净沙·秋思〉:秋之乡愁》)

材料二:

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如杜甫“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如罗隐“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如陶渊明“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强调细节写实的叙事文学不同,古典诗歌更强调借助意象抒发情感,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B.《天净沙·秋思》的意象群落中每个意象的特点高度统一,避免了各个意象互不相通造成芜杂的情况。

C.物象具有客观性,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是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

D.意象构成时可以根据诗人写作需要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或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代吴乔继承了克罗齐的理论,进一步提出情感与物象的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

B.《天净沙·秋思》的意象源于不同环境,具有局部性,比强调整体的散文更有冲击性。

C.《天净沙·秋思》的意象是抽象的,情感是隐性的,其内涵最后统一在直接抒情中。

D.意象是经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筛选、思想感情的化合点染,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

3.下列选项,不能直接表现吴乔“形质俱变”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踏莎行》)

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贺铸《青玉案》)

4.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一句的作用。(4分)

5.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对意象“马”和“云”的解读,分析《琵琶行》“别时茫茫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中“月”这一意象的运用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A(A项中“强调细节写实的叙事文学”说法错误,“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于文无据)

2.D(A项中“吴乔继承了克罗齐的理论”说法错误,B项中“比强调整体的散文更有冲击性”错误,C项中“意象是抽象的”说法错误)

3.C

4.(1)形式上,句法发生变化,由单纯开始向丰富转化。(2)情感上,时间的紧迫造成行旅的压力,易于下文向情感更深处突进,引出直接抒情。(本题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5.(1)诗人的情感使意象性质发生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别时茫茫江浸月”中的“月”寄寓了诗人离别的伤感,“绕船月明江水寒”中的“月”则承载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2)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感不同,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同样是“月”,由于诗人与琵琶女的不同遭遇与情感,而表现了不同的情感。(本题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