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秦皮 2023-08-05 发布于广东

《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人体正气充盛,则外邪不能干扰阴阳运行,是以说邪不可干。

反之,人体正气不足,外邪便可能对阴阳的运行造成干扰,导致阴阳失衡而生病。

《素问·评热病论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邪气过于强盛,超过人体防御能力,将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反之,邪气不够强盛,不足以干扰正气的运行,就不会引发疾病。

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一个理论的两个方面,即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关系:如果正气强过邪气,则生病。如果邪气强过正气,则不生病。

因此得到四个组合:

1.正气充盛,邪气不足,则不致病

2.正气不足,邪气更不足,则不致病

3.正气充盛,邪气更盛,则致病

4.正气不足,邪气过盛,则致病

所谓正气:即人身脏腑之气,营卫之气,宗气,真气,经络之气等正常运行之气的总称。

所谓邪气:即“寒暑燥湿风火”六淫。

关于邪气,之前的一篇文章《天道六六之节》得出过一个结论:从六经气化来看,实际上一共四种结果: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火化,或从湿化。

黄元御《四圣心源》也提出:辛金化湿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承气汤主要针对戊土化燥)。这也就说明,大多数情况下,人体寒、热、湿是六经气化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

当然,这是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化寒化热化湿,并不是所有情况。所以,对于邪气,需要先弄清楚其阴阳的属性。

寒:收藏的特性,所藏的东西是阳气,所以寒的特性是把阳聚集在里面。

暑:升散的特性,所散的东西是阳气,所以暑的特性是把阳散发到外面。

燥:敛降的特性,所敛的东西是阳气,所以燥的特性是把阳收敛到里面。

湿:氤氲的特性,所氲的东西是阳气,所以湿的特性是把阳氤氲到各处。

风:开泄的特性,所泄的东西是阳气,所以风的特性是把阳开泄到各处。

火:升发的特性,所发的东西是阳气,所以火的特性是把阳升达到各处。

明确了这些特性,对于正邪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步明确,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也会有所体悟。

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邪气的位置,即在表还是在里,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

寒,既然是有收藏的特性,那么在治疗的过程中,就要选择与收藏特性相反的方法。寒在表,则发散,把寒邪散发出去。寒在里,则温阳,把寒气化掉。

暑,既然是有升散的特性,所以对应的方法就是降,左升右降,降肺气就可以把阳气收敛起来,让阳气回到应该去的地方。

燥,既然是有敛降的特性,在治疗过程中,就要破坏其敛降的特性,即以辛散之药平衡之,把过度收敛的阳气放出来,温津液而润燥。当然,如果燥结,则及下之以存阴。

湿,既然是有氤氲的特性,在治疗过程中,就要消除导致其氤氲的因素,即需要以苦燥湿。苦寒之气把阳收藏回去,湿气自然就会化成水液排出体外。

风,既然开泄善变,在治疗过程中就要且阻其所行之道。风在表,则调和营卫。风在血脉,则补血,使血液充塞风邪所行之道。风在里,则平肝熄风,此则涉及五脏生克,需辨病之标本。

火,升发阳气使身体温煦,如果火升发太过,即壮火食气,可以损之。如果火升发不足,则气不能升散而郁结,可以散之。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病症实际上在治疗思路上是相通的。

如表寒证初起,以辛散之法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燥气大盛,导致津液输布失常,此时也是采用辛散之法,通行气机,使津液正常输布而润燥。同样的一种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其关键核心就在于对气机运行的把握,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气机的正常运行,如此则可事半功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