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实录​​|引用·仿造·改写——《黄果树瀑布》(苏教版第九册)教学实录(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3-08-07 发布于山东

引用·仿造·改写

(二)


执教名师:薛法根

板块二:

仿造比喻描绘瀑声

板块二:仿造比喻描绘瀑声

师:黄果树瀑布这部大自然的杰作,美在它的——

生:形状/声音。

师:一般游客到黄果树,都是用眼看,而作者不但用眼看,而且用耳听。他听到的是什么样的水声?模拟一下这个声音。

生:哗哗/哗哗/哗哗(板书:哗哗)

师:同样是水声,小溪的声音?

生:潺潺的(师插话:绵柔之美)/哗啦哗啦的(师插话:欢快之美)/淅沥淅沥的(师插话:轻快之美)/淙淙的(师插话:有力之美)/叮咚叮咚(师插话:那是泉水的声音,众笑)

师:小溪时窄时宽,时急时缓,发出的水声就会有变化。而瀑布的水声在远处听,是“哗哗”的,在近处听,是“哗哗”的,在瀑布下面听,还是“哗哗”的。但是,在作者杨国民先生的耳朵里,这“哗哗”的水声却变成了不同的声音。仔细阅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生:(读后交流,师相继出示5个描写声音的语段)

师: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哗哗”的水声,就像是——

生:(齐读)微风扶过树梢,渐近渐响。

师:“哗哗”的水声变成了什么声?

生:微风拂过树梢的声音/风声/微微的风声。(板书:风声)

师:想象一下生活中微微的风声,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舒服的/温柔的/轻轻的/轻柔的/柔和的……

师:哪一个字传达出了这种“轻柔”的感觉?

生:拂过,如果是刮过,或者吹过,就是大风,或者狂风,就没那么美了。/拂过,有一种柔柔的感觉,刮过就有刺痛的感觉。

师:感觉就藏在这个“拂”字当中,朗读时请你传达出那种“轻柔”的美感。

生:(朗读语句,语调轻而缓。)

师:再近些,听到“哗哗”的水声,就像是——

生:(齐读)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师:“哗哗”的水声变成了什么声?

生:潮水声/汹涌的潮水声/波涛汹涌的潮声……(板书:潮声)

师:如果刚才的风声是“轻柔”之美,那么现在的潮声有什么样的美感?

生:勇猛之美/力量之美/壮阔之美/雄浑之美/低沉之美/气势非凡之美……

师:哪一个字传达出了这种“雄浑”的感觉?

生:涌/盖过/只存下。

师:朗读时要关注这些动词,传达出那种潮声的力量之美。

生:(朗读语句,先低沉后洪亮。)

师:站在瀑布的正对面,听到“哗哗”的水声,就像是——

生:(齐读)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师:“哗哗”的水声变成了什么声?

生:织布机的声音/织布声/织机声。(板书:织机声)

师:听到过织机声吗?

生:听到过,是吱吱吱的。(师插话:那是老鼠声,众笑)/是轰隆隆的。(师插话:那是打雷声,众大笑)/是嚓嚓嚓的。/是咔嚓咔嚓咔嚓的。

师:千万台织机的咔嚓咔嚓声,好听吗?

生:震耳欲聋,吵死人了。/是噪音啊!/耳朵会受不了的。……

师:一般人觉得是震耳欲聋的噪音,在作者的耳朵却美妙极了,你看出来了吗?

生:大合奏,这个词表明作者听到的声音很有节奏感,很美妙。

师:同样的咔嚓咔嚓咔嚓声,为何作者听到的却是美妙的合奏声,而一般人听到的是噪声?

生:作者有音乐的感觉。(众笑,师插话:越有乐感越觉得是噪音)/这么大的咔嚓声很有气势。(师插话:似乎有点道理了)/这样气势非凡的咔嚓声,让作者感觉到一种力量。(师插话:更有意思了)/作者感觉声音的气势非凡,非常喜欢。一喜欢,声音就变美了。(掌声)

师: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感情不同,声音的感觉就不同。“大合奏”三个字里隐藏着作者的喜爱之情,比喻往往带着情感色彩,阅读时要分外地用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充满情感的比喻——

生:(齐读,声高气足。)

师:坐在瀑布下面,听到“哗哗”的水声,就像是——

生:(齐读)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师:坐在瀑布下面,听到“哗哗”的水声,就像是——

生:(齐读)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师:“哗哗”的水声变成了什么声?

生:雷声/乐声。

师:乐声和风声、潮声、雷声有什么不同?

生:乐声是人演奏出来的。/乐声是最美妙的,最悦耳动听的。/乐声最动人。/乐声百听不厌。/乐声让人沉醉……

师:是的,那“哗哗”的大自然的水声,已经变成了人类演奏的“乐声”,传达的赞美、喜爱的情感已经到了极致。作者从水声中听到了一般人听不到的东西,你听到了吗?

生:瀑布的活力。/瀑布的生命活力。/瀑布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师:用心才能听得到水声之中瀑布的生命活力,这才是作者通过一连串比喻想要传达出来的心思。用心读一读这个语句——

生:(精神饱满地齐读)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师:读了这样的比喻,我们不禁想问: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语句来?

生:看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善于观察的人。/热爱大自然的人。/心思细腻,感情丰富的人。/想象力丰富的人。/有文采的人。/心胸开阔的人。/有空的人。(众大笑,师插话:不仅仅是有时间,而且还要有闲适的心。心里清空了一切,才能装得进整个的瀑布啊!)/爱生活,会生活的人。……

师:同学们透过这些美妙的比喻,看到了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有什么样的情怀,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字。假如你也听到那“哗哗”的水声。可以比作什么样的声音呢?请静心想象片刻。

生:(想象之后交流)那“哗哗”的水声,就像是下雨的声音。(师插话:雨声,下在哪儿的雨声最美?)那“哗哗”的水声,就像细雨洒落在密密的树林里,沙沙作响。(掌声,师插话:那是轻柔之美。还可以下在哪里,更有诗意的美感?)那“哗哗”的水声,就像密密的细雨打落在千万顶雨伞上,沙沙地响。(掌声)

生:那“哗哗”的水声,就像是骏马在草原上飞奔。(师插话:一匹骏马没有气势。)那“哗哗”的水声,就像是千万匹战马在草原上的奔腾声。(掌声,师插话:千万匹战马,更有雄浑的力量,好!)

生:那“哗哗”的水声,就像是千万头战象的奔腾声。(师插话:会迁移,不错!)

生:那“哗哗”的水声,就像是千万头老虎的虎啸声。(师插话:虎啸声,好!)

生:那“哗哗”的水声,就像是千万头雄狮的狮吼声。(师插话:虎啸狮吼,都有了。)

生:那“哗哗”的水声,就像是千万只狗的狗叫声。(众笑,师插话:虎啸狮吼都有气势之美,狗叫、猫叫、鸡叫一类的,似乎没有那种美感,不妥。)

生:(一时沉默)

师:打开思路,不要停留在“动物的叫声上”。比如在一个万人体育场里,你听到哪些声音如同“哗哗”的水声?

生:(争先恐后地)那“哗哗”的水声,就像是千万人的欢呼声。/……就像是千万人的加油声。/……就像是千万人的助威声。/……就像是千万人的呐喊声。/……就像是千万人潮水般经久不息的掌声。(师插话:掌声在哪里?众鼓掌)

师:瞧,一个体育场里就可以创造这么多的比喻。打开思路,想象。

生:那“哗哗”的水声,就像是千万个孩子朗朗的读书声。(师插话: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生:那“哗哗”的水声,就像是千万架低音提琴的奏鸣声。

生:那“哗哗”的水声,就像是万炮齐发的轰鸣声。……

师: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你的联想也就不同。生活有情趣,你的比喻也就有情有趣。阅读,就要从语言中体察作者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写作,就是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