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28:强直性脊柱炎,西医无解,这两个方子就可解决!

 紫天辰 2023-08-07 发布于陕西
Image

【每日一练】
1、第31-32条原文及翻译?
2、31-32条文中有哪些关键点?
3、必自下利到底该怎么理解?
4、病案改用什么方子治疗?

导语
从今天开始,讲《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前30条讲了(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上篇的内容主要是讲太阳中风证及相关内容。中篇主要是讲太阳伤寒的证治及相关内容,以及太阳腑证,太阳腑证包括了太阳蓄水、太阳蓄血。中篇内容还列举了很多变证,并通过讨论邪传少阳后出现了少阳病的证治,以说明太阳之邪入里,或传阳明或传少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关键取决于人体的体质因素。

01

Image


31-32条原文里的关键点


葛根汤

无汗项强前额痛,恶寒下利葛根重,

桂枝汤里加麻黄,太阳阳明此方用。

这节课讲第31条,32 条两条条文。

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儿,以水一斗,先肃麻黄、葛根。减二升,取白法。纳诸药,放取三升,去渣温敷开,覆取微似开,余如桂之法将息及禁品,诸汤皆仿此。

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这两条条文有几个地方,要简单说明一下之后再翻译。

第一个是无汗、恶风。无汗、恶风,以无汗恶风这四个字来代表伤寒表实证的所有临床表现,或者说诸多临床表现。这里的四个字,千万不要只看表面上的这四个字,这种表达方式,用四个字来代替一系列的一连串的临床表现,这是一种余证从略的省文的笔法。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把伤寒表实证的临床表现浓缩成了四个字,无汗恶风。

简言之,这里的无汗恶风,其实是条文关于伤寒表实证的简单的缩写。其实应该会有什么呢?无汗恶风把症状扩展开来,应该是具备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绝大部分临床表现。如《伤寒论》第3条条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而且太阳病的总纲是《伤寒论》第1条条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也就是说,太阳病的第1条,第3条条文,在这里用无汗恶风概括了。这叫作余证从略的省文的笔法,这是第一个要说明的。

第二个,无汗恶风,这里的恶风,有的人可能在想太阳伤寒表实证是恶寒,为什么这里是恶风呢?其实这又是一种古代汉语的用法,这个恶风其实是恶寒的互词。

因为太阳证,它是感于风寒,一般是风寒皆恶, 只是说恶风重还是恶寒重而已。这里的恶风其实是恶风寒,对于太阳中风来说就恶风多,对于太阳伤寒来说就是恶寒多,但是这里都用恶风替代了。恶风是恶寒的互词,就是互相可以用,其实就是恶风寒的简写,程度不同,这是第31条条文里面要说的两个方面。

第32条说,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这里有个必,有的人在想,这里的必是不是翻译成一定呢? 太阳与阳明合病,一定会腹泻,是不是这样呢?显然不是。在前面的条文当中,前面的课当中早就讲过了,张仲景说的语句当中带有特别肯定的这些词语通通都不是肯定的。这里的必,其实是一个假设连词,是如果的意思,把它翻译成如果,也就是说太阳与阳明合病,除了出现了太阳病的临床表现以外,如果还出现了拉肚子的这种情况,用葛根汤治疗。

为什么这里翻译成如,能够判断是一个假设?是因为第33条就紧接着。当然今天第33条不做重点讲,今天只讲第31和第32两条。第33条,马上就来了一个: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第32条和第33条挨得这么近,一个是必自下利,一个是不下利。如果这个必自下利翻译成一定下利的话,那第33条不当场打脸吗?很显然,第32条的必自下利的必,绝对不是一定的意思,而是一种假设,如果伴有拉肚子或者腹污的情况,是这么个意思。另外第31条的项背强几几,由于在前面条文当中的桂枝加葛根汤里面已经非常详细地讲了,在这里我们就不啰嗦了。如果前面的课没听,把前面的课补起来。桂枝加葛根汤里面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桂枝加葛根汤和今天讲的葛根汤这两个方子,其实就是一个有汗和无汗的区别,就是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的区别。太阳中风有汗,用的是桂枝加葛根汤,太阳伤寒因为无汗,用的是葛根汤。它们在药物组成上,就是一个有麻黄和一个没有麻黄的区别。有麻黄的,是因为麻黄是发汗的,所以治疗无汗的太阳病的项背强几几;没有麻黄的称之为桂枝加葛根汤,是治疗有汗的太阳病的项背强几几。

无论是太阳中风的桂枝加葛根汤,还是太阳伤寒的葛根汤,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葛根的用量独重,所以在开篇的关于葛根汤的诗词里面就说得很清楚:无汗项强前额痛, 畏寒下利葛根重。葛根要重用,在桂枝加葛根汤里面早就讲过,15 ~ 30克是常用量。桂枝汤里加麻黄,太阳阳明此方用。为什么在第一句说无汗项强前额痛呢? 这个前额痛,其实为了强调阳明头痛,其实也有太阳证的头痛。不仅是头痛,还身痛,因此头痛并不一定是前额痛,如果表现在太阳经的头痛的话,就不一定是前额痛了。这里用前额痛,请大家活学活用,是为了强调葛根汤能够治疗阳明经的头痛,特意地说了一个前额痛,但并不是葛根汤,只治前额痛,它一样可以治疗其他太阳经的头痛,以及由于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身痛。

关于葛根汤以及这两条条文的细节,就先讲到这里,我们就先把这两条条文翻译过来。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翻译过来是:太阳病,项部拘急不柔和,俯仰不能自如,无汗恶风寒,并伴有....请注意,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把这句话加上去,并伴有脉浮紧、头痛、怕冷、身体疼痛这一些临床表现的用葛根汤来治疗。其实翻译过来就是太阳伤寒表实证的临床症状突出一个项背强几几就可以就用葛根汤来治疗。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取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

以上七味药用水一斗,先加入麻黄、葛根煮,煮了以后,去水二升,取出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的药物,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复盖衣被,取暖保温,以助发汗,使之微微出汗。调养护理的方法及禁忌同桂枝汤,其他汤剂的煎法都可以按照这个这种方法。

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翻译过来就简单了。刚才已经解释过了,太阳与阳明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临床表现除了见到发热、畏寒、头痛、无汗等表证以外,如果又见到了腹泻,用葛根汤来治疗。

02

Image


什么是太阳经证、太阳里证?


什么是合病?合病是指两经或两经以上的病症同时发生,没有先后顺序的,称之为合病。太阳阳明合病者,太阳阳明合病是指太阳经和阳明经同时感邪。既然是这两条经同时感邪的话,因此临床表现既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的太阳表证,又会出现阳明的经表证。也就是阳明也有表证,我在总论里面早就讲过了,六经皆有表证和里证。

表证就是指经证,就是经络循行于人体体表的临床表现。那么太阳经表证它是恶寒发热,头项强痛。那阳明的经表证应该是缘缘面赤,额头做痛、目痛鼻干、卧寐不宁等等这些临床表现。

阳明的经表证在《伤寒论》中讲的没有那么清楚,表证只是讲到面色,缘缘面赤讲了这么一个词语。在伤寒论的第48条条文里面说:二阳并病,太阳初得,并使其发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请注意,这里提到了缘缘正赤,正是阳明经表证的临床表现的一种缩写,一种省文法。那么补充起来应该是面色缘缘正赤,额头作痛,目痛鼻干,卧寐不宁,这些是阳明经表证的临床表现。

这个临床表现是借鉴了《医宗金鉴》对阳明经表证的这一个概括,是指阳明经的经气被邪气所遏制,所侵袭,所表现的证候,那么因为阳明经它也是循行体表,所有的经络都可以,都要循行体表。经络本来就是外联四肢,内联脏腑,外达四肢百骸的通路,阳明经也不除外,因此阳明经受邪也会出现发热恶寒的全身性这种症状。

简单点说,我们从六经的角度来讲,太阳是表证,少阳是半表半里证,阳明它是里证,这是三阳证的话,而三阴证,它都属于里证。但是从每条经来讲,它皆有表里。比如说太阳,它虽然是指表证,但是太阳也有里证,比如说太阳腑证,它就是太阳里证,太阳蓄水、太阳蓄血都是里证。里证就是内面脏腑的问题,邪气侵袭到内面去了,就叫里证,邪气在经络的表面,人体的表面就叫经表证。

比如说太阳经证和太阳表证,它都是一个意思。太阳的经表证是指太阳经与邪气斗争的在人体的表面的一些临床表现的总和,我们称之为太阳经证,或者说太阳表证。那么阳明经是一样的道理,那么阳明经、邪气侵袭到阳明经这条经络所产生的临床表现,我们称之为阳明经证,或者说阳明表证。只不过阳明经证或者说阳明表证,它的时间会很短暂,它不会很长。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那么邪气入侵到阳明经,很容易入里化热。

因为太阳的经证,或者说太阳的表证,它临床表现非常突出,时间也会长一些。阳明的经证或者表证时间很短,而且它很容易入里化热,成为里证。因此阳明经证,常常不容易被我们发现,或者说不容易单独出现。

对于阳明经证,很多伤寒的大家的意见不统一,那么有的人把白虎汤作为阳明经证,有的没有把白虎汤作为阳明经证,把白虎汤作为阳明热证。

不管后世医家,他是怎么分,我们在这里跟大家高度总结一下,阳明经证,它表现在全身范围的经表证,最典型的我们仍然是参考《医宗金鉴》所说的缘缘面赤,额头做痛,目痛鼻干,寤寐不宁,以这些临床表现作为阳明经证的典型的阳明经表证。

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歌诀里面说前额痛了,我这里指的就是阳明经证,但是,阳明病它在表面,邪气在表面的时候,这个阳明经证用葛根汤治无可厚非。但是阳明病在阳明经证的时间很短,往往它会出现入里化热。入里化热又出现了两个争议,一个争议是入气分化热的白虎汤证,或者白虎加人参汤证,另外一个是入里化热就入阳明腑,成阳明腑实证的承气汤类。有的人把白虎汤证作为了这个热证,单独来说;有的人把白虎汤证也作为经证来说,因为阳明经循行的范围很广。足阳明胃经,它从头部一直到脚部,几乎是把人的从头到脚都涵盖了,都经过了。因此有的人就主张说,既然阳明经有这么长,那么,如果说阳明经的经络里有热出现的临床表现,从一定程度上讲,可以作为阳明经证来看待,以此来区分阳明腑实证。

因此,后世医家有一部分人把阳明热证也归纳在阳明经证里面。因此,阳明经证除了我们所说的葛根汤证以及桂枝加葛根汤证。刚才已经讲过,它们两个的区别,一个有汗,一个无汗,一个有麻黄,一个没麻黄,桂枝加葛根汤是有汗的,没有麻黄,葛根汤是无汗的有麻黄,就这么简单,那么它们都可以治疗阳明经证,也能够治疗太阳阳明合病。

那么气分有热的,这个白虎汤证,有一些医家也把它归为了阳明经证,认为是阳明经经络有热、气分有热,那么如果引起了上焦胸部的,热郁胸膈,用栀子豉汤。如果热在气分热,就是热于气分,或者三阳合病,用的白虎汤。如果热在气分兼有气虚,用白虎加人参汤。如果阳明经热,导致下焦热伤津亏,水热互结,那么就用猪苓汤。

因此,我们把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作为表证的这个阳明经证,把这一个栀子豉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猪苓汤作为阳明经热的几个方子,那么通称阳明经表证。

阳明经表证,是这么一种分类法,因为阳明病我们还没讲到,所以,我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什么叫阳明经证,而阳明腑实证的是承气汤类,我们将会在阳明病在重点讲解。在这里我只是为了告诉大家,经证或者表证是在经络,或表面的临床表现,当邪气到了里面去了之后,那就不是表证了,那就是里证了。

太阳病虽然多为表证,但是太阳病也有里证,那么太阳病的里证是太阳腑证,就是膀胱的证候,分为太阳蓄血和太阳蓄水,我们以后的条文当中会讲,但是它已经不是在体表的病证了,而是在里面太阳腑的病证,所以太阳病也有里证。而阳明病虽然多为里证,但是阳明病也有经证。我们刚才已经讲了邪气在阳明经的一些临床表现以及方药。

03

Image


必自下利到底该怎么理解?


接下来,我想为大家解决一个,1800多年以来,各大学者和著名医家解释的,我认为不得当的地方,我要把它更正过来,包括大学教材,说的也是不太合理,我马上把它更正过来。

那么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很多医家,也包括了大学教材,是怎么解释的呢?他说,太阳与阳明合病,这很显然是经证,是指太阳表证与阳明的表证合病,同时发病,如果出现了自己泄泻,拉肚子的用葛根汤治疗。那么多的医家如何解释为什么会拉肚子呢?

一般说风寒之邪束于肌表,不得外解,从而内迫阳明大肠,导致传导太过,于是出现了下利。他说风寒内迫肠道,导致的下利既非误治,也非里虚里热,是风寒表证下利,内迫肠道引起。请注意“内迫肠道”这四个字,特别是“内迫”这两个字,内迫肠道下利,这种下利多为水粪夹杂,没有臭秽及肛门灼热感,也就是说它不属于热证的下利,它是水粪夹杂而下。为什么会有水粪夹杂而下?因为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被所谓的内迫肠道,让这些大便下来了,因此这个条文里面用了自下利,自发的。必自下利,这个必刚才说了,是一个假设连词,可以翻译成如果,自下利的自说明是自发的,没有其他原因下利,是自己下利的。这个“自'非常重要。正是有这个自下利的“自”在这里,所以我不同意用内迫肠道这种解释,说是风寒在表内迫肠道,因此导致下利。是内迫肠道下利还是自下利?内迫肠道下利是被迫下利,而自下利是自己下利,这根本就是解释的矛盾。我为什么说这是矛盾呢?因为自下利是一种自发的下利,把它解释成风寒内迫肠道下利的话,那叫被迫下利,不叫自下利了。为什么我反对这种说法呢?因为我认为这种解释根本不是张仲景本意。没有想到的是,1800多年来,绝大多数医家都用这种解释来解释必自下利这句话。

我个人认为,太阳与阳明合病是有经表证,太阳的经证和阳明的经证都出现了,这一条根本没有涉及阳明的里证,只是在经表证。太阳经证和阳明经证都有了,阳明的阳气一定要从阳明胃和阳明肠外出达表来抗邪。因此,我个人认为是阳明的胃和肠的阳气,就是内面的阳气外达来帮助解表,这是人体一种自发的功能。我之前也讲过,因为外面的阳气在和寒邪作斗争,于是人体自发地从阳明胃和阳明肠借兵来解表。这是人体一种自发的条件反射,就是把内面的阳气借到表面来解表,因此才会有表证。其气上冲,实际上是表面的阳气,抵御外邪的时候,自发地向内部借阳气,就是借兵,借一部分阳气。为什么借阳气?因为阳气是男人,阴气是女人,借男人就是调兵遗将,调兵遣将来和邪气作斗争。由于阳明的阳气,在内的阳气被自发地调动去表面解表,因此就出现了阳明肠和阳明胃的气机升降失司。如果是阳明肠的气机失司,那么它就固摄不住阳明肠的水和粪。既然阳气少了之后,固摄不了水和粪,那么这些水和粪就会自己往下跑,叫自下利。因此,自下利的意思是由于阳明的阳气要出去解表,帮助去解表,由于阳气跑了之后,自然而然地这些肠道里的水分不能被固摄了,没有阳气去固摄了,因此自下利,就自己跑出去了,形成了下利。由于这种下利不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的,也并非是阳明腑实证,因此这种下利无热无寒,是自己跑出来而已,因此叫自下利。因此,也不会出现秽浊,以及肛门的灼热感,因为它无寒无热。

因此,他的必自下利是指自我调节人体的自我调节。阳明腑的阳气出去帮助阳明经解表的时候,那么当肠道不能固摄,这些水和粪自己跑出去,而形成的下利叫自下利,绝对不是说风寒入里内迫肠道,导致下利。风寒都入里了,都到肠道了,那它不就形成了里证吗?它还是表证吗?那绝对不是的。风寒这么容易入里吗?风寒入里,到了阳明,它一定会化热,形成阳明腑实症,只有极少部分形成阳明寒。

所以说,这么多人解释一个必自下利,1800年以来竟然都解释成风寒内迫肠道,而下利。内迫肠道,如果张仲景真是这个意思的话,他绝对不会用自下利这个自字,而会用必迫下利,应该用迫了。它这里没有用迫,用的是自。为什么用自?是因为它自己就下去了。没有经过完全的消化和传导。为什么不传导了?因为阳明的阳气出去解表了,支援边疆去了,因此这里得不到固摄就跑下去了,就这么简单。

因此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下一条条文,为什么不下利呀?因为他的阳明肠的气没有出来,而是阳明胃的气出来了,因此就出现了呕吐。因此第32条条文,完全表现的是阳明肠的问题,而紧接着33条条文是阳明胃,因此一个是自下利,一个是但呕者。但呕加了半夏而已。本来我想明天讲这个条文,今天我们主要讲葛根汤,但是为了对比,所以,为了让大家加深理解,我就对比一下。

至于清朝的喻嘉言,他说这种葛根汤来治疗这种必自下利的称之为逆流挽舟之法,逆流挽舟,给他来了个好漂亮的名字,但是内迫肠道这种解释,不能够继续再这样说了,因为他既然没有里证,就是没有到阳明腑证,内迫肠道,这么说就不行,因为它与张仲景本意自下利,不是同一个意思,风寒没有内迫肠道,是肠道的阳气自己出来了之后,它自己下利的。

那么葛根汤除了《伤寒论》的这两条条文以外,《金匮要略》也有一条条文关于葛根汤的,《金匮要略》原文是这样的: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于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也就是说葛根汤可以治疗刚痉,因为葛根汤是治疗无汗的,刚痉也是无汗,所以葛根汤能治疗刚痉。治疗柔痉,那就不能用葛根汤了,那就要桂枝加葛根汤或者是瓜蒌桂枝汤。

葛根汤是以恶寒发热,无汗,项背拘急不舒为辩证要点的。而且,还可以治疗太阳阳明合病出现的必自下利,这个与现代医学的胃肠型感冒类似,因此,但凡是属于寒邪入侵人体所引起的伴有呕吐或者拉肚子,都可以用这个方子,当然有呕吐的要加半夏。

所以但凡是恶寒,发热、无汗、项背拘急不舒,无论你是属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肺炎、病毒性肺炎、急性肠炎、流脑、乙脑、小儿秋季腹泻以及发热、眩晕症,以及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重症肌无力、肩周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腮腺炎、结膜炎、扁桃体炎、小儿腺样体肥大、小儿麻疹初期,以及冠心病、脑血管痉挛、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脑动脉硬化等等,说都说不完,都可以用葛根汤来加减治疗。

04

Image


病案


关于葛根汤的神奇疗效和临床经验以及病案,那就太多了。治疗一个落枕、治疗一个颈椎病、治疗一个头痛,在这里我就不讲了,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难度,没什么挑战性。在这里我讲一个我用葛根汤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真实的病案分享给大家。

我记得在多年前,我回忆一下,应该是2010年的样子,有一个病人他不知道是听谁介绍说我会看强直性脊柱炎,于是乎就找到我。他的强直性脊柱炎就表现在脖子上。因为强直性脊柱炎每个人都不同,有的表现在腰,有的表现在髋关节疼,有的表现在脖子。那表现在腰和表现在脖子的在临床当中很多,这十几年来我接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我自己都数不清了,西医对这个病完全没有什么办法。但是我治疗这个疾病呢颇有心得。

如果是强直性脊柱炎在颈部的,我就以葛根汤为主;如果是强直性脊柱炎是表现在腰腿部的,那么我就以独活寄生汤为主,但是不是用单方,而是用复方,我都合用了阳和汤。简单点说,这个病人找到我的时候就是脖子像个机器人一样,不能灵活的摆动,而且很明显的是项背强几几,有这个表现,而且没有流汗,而且明显的怕冷。你看无汗、畏寒、项背强几几,这不就是葛根汤证吗?所以不假思索就用葛根汤做主方。

但是单用葛根汤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那是不够的。因为毕竟它属于督脉病变。督脉病变,我在临床当中习惯用鹿茸或者鹿角胶来入督脉,特别是督脉的寒性病变。临床当中我们见到的这一个强直性脊柱炎绝大多数都是寒,都属于肾阳虚有寒。而阳和汤,它主要治疗阳虚寒凝而形成的阴疽、流注,鹤膝风,脱疽、石疽、贴骨疽等烂肿无头,皮色不变。现在广泛运用于骨结核、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腹膜结核、妇女乳腺小叶增生、痛经等等,当然也包括强直性脊柱炎,证属阳虚寒凝的都可以用阳和汤。

阳和汤里面用鹿角胶来入督脉,因此非常适合强直性脊柱炎,因为脊柱就属于督脉有病变。阳和汤里面用30克的熟地做君药,用2-3克麻黄,正所谓熟地得麻黄而不腻,麻黄得熟地而不表,那麻黄在这里是通经脉,不解表了,因为它的量比较少。鹿角胶补肾阳入督脉,白芥子去皮里膜外之痰,再加肉桂、炮姜炭、甘草,这都是小剂量的。熟地重用,是大补阴液,为君;鹿角胶乃生精补髓,它能生精,血肉有情之品,温阳,入督脉;炮姜炭它能破阴和阳;肉桂它温经通脉,引火归元,归到肾这个地方;白芥子消皮里膜外之痰,散结;麻黄它来调经脉通腠理;甘草它既可以调和药性,又可以解毒排脓。这些药合在一起,就可以出现阳回阴消,血脉宣通,用于阴寒之症,有如离照当空,阴霾四散,故名阳和汤。

因此,阳和汤治疗肾阳不足的强直性脊柱炎也好、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好,非常合时宜,而且临床当中属于阴证的癌症肿瘤我都会用阳和汤来治疗。在我的作品《攻癌救命录》里面,就有好多阴证的方子,都是阳和汤的方子加减化裁的。而这个强直性脊柱炎,会明显的怕冷,他这个怕冷,就是肾阳不足。而且颈部强直,因此我就选用了葛根汤和阳和汤。当然,葛根汤里面有麻黄,阳和汤里面也有麻黄。葛根汤的麻黄是为了解表,这个阳和汤里的麻黄是为了通经脉,调经脉通腠理。

因此我在用葛根汤和阳和汤的时候,综合了它们的用量,既没有用葛根汤里面的麻黄那么多,也没有用到阳和汤那么少,只用2克,我可以把它控制在3克到6克之间,让它两者都不耽误,两者都兼顾,主要还是通腠理通经脉的这个作用。那么我用葛根汤和阳和汤合在一起加减。如果有肢体麻木的,我们以枝通肢,以枝通肢的比如说桂枝、桑枝;以藤通藤,可以用鸡血藤、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以藤通藤,以枝通肢这都是我临床常用的。如果说受天气影响比较重的,那就羌活、独活、防风;如果是久病入络,时间久的,我会加虫类的乌梢蛇、蕲蛇、蝎子、蜈蚣等等。按照这种方法来治疗,几乎可以治疗绝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颈部病变的,所以我这么一讲,其实把绝招都已经讲了。

这个病人我用这个方药给他吃了多久呢?3到6个月,你知道出现了什么奇效吗?他的脖子竟然能够动了,而且也不僵硬了,也不痛了。那么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来找我,这么多年了,没有人将他看得这么好的效果,西医甚至认为已经强直的脊柱是不可逆的。他殊不知,强直的脊柱被阳和汤给化掉了。阳回阴消,血脉宣通,有如离照当空,阴霾四散,故名阳和汤。一定要记住,它能散阴霾,它能散掉强直了的。因此,阳和汤非常重要,是我在临床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剂之一。在这里,我已经把绝招都已经讲了。

至于以腰部为主的强直性脊柱炎,用独活寄生汤加阳和汤。在这里我就不讲了,因为这里只是讲葛根汤才引出了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案。那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病案就不多讲了,大家只要记住葛根汤和阳和汤能够治疗肾阳不足,怕冷的强直性脊柱炎,可以吃3个月到半年,但是你要加减,我加减法都告诉你了。

今天我解释了这两条条文里面的一些关键点,甚至1800多年来,很多医家的说法的一些我个人认为不太妥的地方。特别是“必自下利”,都解释成“风寒内迫肠道而下利”,我把它解释成由于阳气出去协助解表,无以统摄肠道之粪便之时,那么水粪夹杂而下,因此称之为自下利。只要解表之后阳气再回来,外面的出去打仗的男人都回来了,那么家里的女人就安顿了,它就不会到处夹杂而下,不会受别人欺负了,不会自然而然的跑掉了,就这么理解。

所以我们学习,第一,尽信书不如无书;第二,你要有自己的理解,不能够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说的当你有质疑的时候,你就要多多思考,悟道,去理解它,因为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说不定,你仔细思考一下,就解决了历史上几千年以来的难题呢?

谁说你不能名垂青史,谁说你不能对历史有贡献呢?因为伟人往往来源于平凡人,就在我们当中,或许,下一个名垂青史的人就是你。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能够敢于挑战权威的这样一种志气和霸气,这样子才能够师古而不泥古,这样才能够继往开来,这样才能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明天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