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国的疆域和都城

 文冠厚朴 2023-08-07 发布于安徽

      夏启封伯益次子若木于徐,创建徐国,其实是对伯益后人的一种安抚,但对徐人来说,则是'国家'政体形式的出现。不同历史时期,徐国疆域是不尽相同的。应该指出,徐国虽然称为国,但那时国的概念尚属初起,表现为方国状态的游动性极大,谈不上什么具体界定的疆域,只能有基本活动的范围

      从史书描述中可以看出,古徐国的疆域与《尚书·禹贡》所言“海、岱及淮惟徐州”大致相当,基本上是“九州”之一的“徐州”的范围。周时,由于周对徐的不断征伐,徐国逐渐南移。春秋战国时,徐国已由周时的大国、强国渐化为小国、弱国,活动范围也一度北移到徐州邳州、睢宁一带,后又继续向南迁徒,局限于准河中下游一带。

图片

      徐州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罗其湘认为,徐州(古徐国)的疆域是在鲁南、苏皖北部,东达海,南临江的徐海地区。

图片

      徐国的都城也是几经迁徒,在1600多年中,有考证的迁都地主要有三地:一是山东郯城。史家研究结果,徐国最初封国时,应在山东泰山东北以南到郑城一带。山东泗水的汉舒村有徐国第五代国君徐豹墓。2001年10月,郑城县政府定徐豹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是洪泽湖一带的徐城。泗洪县境内太平乡有个香城村,“城”即指徐偃王所筑之城。香城是因为城里传说有座徐偃王妃子的粉妆楼而得名。三是邳州梁王城(亦称良王城)。目前发掘出来的邳州梁王城遗址(含九女墩徐国贵族墓葬群、鹅鸭城遗址),可以确定为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古徐国后期都城。连续三次发掘,共发现灰坑122座,墓葬22座,房址11座,出土文物1000多件(组、套)。本地曾有“金銮殿”地名,出土19件徐国青铜器乐--编钟(其中甬钟6 件、镈钟4件、钮钟9件),钟上并镌刻“徐王之孙,永保用之”铭文。专家张知寒先生在《略谈古代徐州》中说:“徐国治所(国都)在下邳。这是指徐偃王所建的徐国。徐偃王复国于邳,国都建在下邳理所当然”。梁王城(良王城)在史籍中是有政活动记载的,可以佐证梁王城(良王城)是徐国政治中心之城,又是徐国基地之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