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节气防范“秋老虎”,从固护肺卫、温补脾肾入手

 芦笛悠扬zm 2023-08-08 发布于四川

出版发行: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立 秋

                 # 节气养生 #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立秋节气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秋老虎是指立秋以后仍然十分炎热的天气),但气温总体趋势是逐渐变凉的。

大自然的变化表现为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gá ga)天”,并且有“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此时人们要格外注意适应温度的变化,适当添加衣服,以防感冒。


打“秋老虎”——巧补肺气,妙润肺阴

立秋后短期的回热天气,高温难耐,湿热如夏,民间常称为“秋老虎”下山。此时的天气处于末伏,秋老虎下山威力不浅,稍有不当,就会招致各种疾病侵袭。

立秋节气防范“秋老虎”,养生保健应从固护“肺卫”以及温补“脾肾”着手。补肺气、润肺阴可以选择天突、膻中、气海、太渊等穴位。

天突穴外连鼻窍,内连肺脏,为气息出入的要塞。具有润肺益气、除肺邪的功效。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易感外邪。初秋燥热之邪最易通过口鼻侵袭肺脏,伤及肺阴,产生咳嗽、咽干、咽喉红肿、口渴等症状。按压天突穴不仅可以滋阴润肺、抵抗外邪,还可利咽止咳、理气宽胸。

膻中穴,又称“气会”,是人体气通行的关键要道。

气海穴,一般平躺着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按揉上述诸穴时,拇指或中指螺纹面吸附于穴位上,带动皮下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旋,同时缓缓用力按下,使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

太渊穴,在腕部横纹靠拇指的根部动脉搏动的地方。将指腹轻轻放到太渊穴附近,感觉到这儿来的动脉在跳动,对血管壁给予轻微的按压或挤压就可以了。

同时,为防止被夏季余热“秋老虎”所伤,还可以掐按少商穴。

少商穴,为手太阴肺经之井穴,可泻肺经之热,具有清热、开窍、利咽的功效。并且经常掐按此穴还可调整肺的呼吸功能,起到润肺益气的作用。


增强脾胃功能——点按足三里、擦中脘

中医认为,秋季容易伤肺,在五行中,肺属金,土生金,脾胃属土,所以要解决肺部的问题,就要先强壮脾胃。


增强脾胃功能目的有二:一则,脾属土,肺属金,补土可生肺金,使肺物质基础充盛,功能强健;二则,秋季开始贴秋膘,需要脾胃功能强盛,否则易产生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

增强脾胃功能,可以重点按揉足三里、擦中脘。

足三里是养生保健的常用穴,又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可增强脾胃功能。

中脘穴为腑会,中脘下部对应胃体。

按揉方法:手握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或者手自然展开,以拇指指腹作为着力点,对足三里穴进行点按,次数为两侧各50次,以有酸胀感为佳;对中脘穴可用擦法,延前正中线,用四指指腹或手掌心快速往复擦动,以透热为度。


夏秋之交,始灸关元

夏秋之交,艾灸关元,可以强壮保健、延年益寿。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的作用,是保健的要穴。

需要注意,儿童是稚阳之体,容易出现积滞生热或高热的情况,而且绝大多数儿童元气充足,忌过度温补,一般少灸。孕妇、阴虚火旺、肿瘤患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等,慎灸或忌灸。

同时立秋节气,调畅情志免悲伤,可以开四关;另外尽管秋要润燥,但长夏时节依然气温不降、雨水不减,立秋节气养生保健仍然要注重除湿,可以常按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

文字 | 程氏针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