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怕的病历:40岁的年轻人,再次因为多饮多尿住院,自觉消瘦却还有200斤的体重

 梁老师讲糖 2023-08-08 发布于北京
几年前一位胰岛素强化过的糖尿病患者,现在还不到40岁,今天又住院了,原因是多饮、多尿、消瘦3个月,门诊查的糖化血红蛋白10.3%,因为症状明显,要求住院治疗。看来又要开始新一轮胰岛素强化治疗了,只是不知道胰腺功能恢复还能不能和从前一样。
这位患者身高170厘米左右,体重又90多千克,非常典型的腹型肥胖,以前门诊还偶尔看到他来门诊取药,还是挺面熟的,没想到一段时间没见,自己把所有的降糖药停了,3个月的时间,又不得不回医院重启胰岛素治疗。

在接诊时还问到患者,为什么要停药呢?说半年前,自我感觉状态良好,血糖稳定,也没有不舒服的情况,感觉良好,也是已经吃了三四年的降糖药,有些神经疲惫,就擅自停用了口服药,他吃的降糖药还是挺简单的,二甲双瓜和维格列汀都是1片2次,但就是这几个药片也停用了。
入院后的检查,提示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明显,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肾病,查了眼底,也有了视网膜的早期病变,虽然肌酐没有升高明显,虽然心脑大血管没有损害,不至于短期内出现心脑血管梗死,不过眼肾的小血管病变也不可小觑,时间久了也会酿成大祸,肾衰需要洗肾,年纪轻轻就失明的患者比比皆是,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对待疾病如此的轻率?他这个案例并不是个例,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以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多见,年轻人该如何对待糖尿病呢,今天咱们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

1.为什么要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不管是心脑大血管,还是眼肾四肢小血管,任何一个部位出现并发症,都是痛苦且不堪忍受的。
尽管我们经常会听到医生的建议:年龄大或者病史长不建议把血糖控制的非常严格,事实上,血糖控制的非常严格和控制的宽松是之于完全不同方向的两个考虑。
严格控制血糖就是为了预防并发症,因为我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正常的血糖水平,只要血糖高于正常,升高的血糖都会对神经、对血管造成损害,偶有升高一点点或者一小会,不会损害多严重,就怕血糖长期居高不下,高渗透压、高粘稠的血液会对血管黏膜造成损害,炎症因子会在血管内皮沉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当然,这是在非常微观的小血管发生的现象,我们是自己感觉不到的。
既然严格控制血糖那么重要,为什么还有宽松控制血糖呢,主要是因为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我们的血糖监测不会是一条直线,而是随着进食和日常活动发生着波动,尤其是凌晨,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低血糖阶段,在黎明,因为肾上腺、皮质醇的作用,血糖又再次升高,所以,我们在清晨测到的空腹血糖,并不是一天中最低的,凌晨才是,但是我们很少监测到凌晨到血糖,如果大家有佩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这个现象就容易理解了,如果反复多次发生着低血糖,会对低血糖耐受,在刚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时,我们可能会有心悸、出汗、饥饿感、烦躁等症状,随着对低血糖的耐受,这些症状逐渐会减弱,甚至消失,有时候出现低到2点多的血糖还没有症状,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我们随时会有昏迷的情况,严重时会有猝死的风险,所以,对病史比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因为低血糖风险的增大,血糖要适当放松,但是也要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要在正常范围。

2.如何控制好血糖
要控制好血糖,非常重要的两点就是饮食和运动两大生活方式的干预,因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热量的超标和运动的减少是导致糖尿病罪魁祸首,如果没有生活方式感染,只是通过药物的干预,要想控制好血糖还是很难的,饮食是控制好血糖最重要的一点,现在非常流行的糖尿病逆转,也是基于严格的饮食控制,每餐控制好摄入的总热量,主食控制在1两、1两半,热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除了我们身体的消耗,不会有多余的热量在身体内储存,热量的来源被阻断,一般不会引起体重的增加,如何做才能控制热量呢,有几个简单的小措施,大家参考,首先吃饭速度减慢,不要懒吞虎咽,给自己的胃一个饱腹的时间,吃饭前喝一杯水,即使是水的排空也需要时间,再吃食物血糖也会好些,尽量吃饭前先吃蔬菜或者肉食,因为我们的消化道能感觉到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如果开始是高碳水高热量,餐后的血糖也会飙升,如果是低热量的蔬菜或肉食,餐后血糖也会更理想,然后就是控制总热量,吃主食一定要搭配着蔬菜、肉或者富含纤维的食物,这样餐后就不容易升高,除了这一餐的控制,一天的总热量也要控制,最好是能把一天的食物分散开,不要某一餐吃太多,分成三正餐和3加餐是比较合理的,饮酒需要控制,每周不要超过1次,饮酒量也不要多,因为酒也富含能量,常喝酒的人,体重大多是超标的。
出了饮食的控制,运动也很重要,如果有时间,就每周抽出3次做些抗阻运动,除了抗阻,每天要坚持多走路,端坐时间长了要起身活动活动,都是很有意义的运动。
出了饮食和运动,还有就是药物的应用,像上面这位患者,平时自己也饮食控制着,但是饮食做的比较差,在停药后血糖升高的很严重,不得不用胰岛素,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得到正规医院的规范治疗,我们要做的就是谨遵医生的嘱托和定期的复诊,如果胰腺功能比较差的1型糖尿病,或者2型糖尿病病史比较长的患者,胰岛素分泌也不好,可能就用到胰岛素的治疗,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坚持用着吧。
如果是口服药物,尽量遵医嘱服用,如果血糖不理想或者副作用无法忍受,就要和家庭医生多沟通,尽量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

3.血糖控制好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糖尿病能停药吗?用上胰岛素后能停用吗?这是很多糖尿病都有这样的疑问,答案是肯定,因为这几年,有很多大型研究都已经正式,糖尿病有逆转的希望,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素能停,在良好血糖控制和成功减重的情况下,口服药也有停用的可能,当然,是有指证有条件的停用,并不能像这位小哥这样,只是自觉没有症状就停用了所有口服药物,不再监测血糖,这种停药方式就太冒失了,对健康损害太大。
说一说胰岛素的使用的指证,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时间比较长,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初发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上面几个都是需要使用胰岛素的,当然,1型和2型糖尿病老患者可能停不了,妊娠期,酮症酸中毒和初发糖尿病的胰岛素强化阶段大多都是能停药的,妊娠期糖尿病也能停用,因为这些使用胰岛素为了补充相对不足道胰岛素,或者解除糖毒性,一旦达到我们的目前,当然是可以停的,尤其是初发糖尿病,向这次住院的这位小哥,血糖稳定后,肯定是能够停用胰岛素的,出院时会更换为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药物,包括口服药或者其他针剂,比如司美格鲁肽。
他的口服药和针剂能停用吗?也有希望停用,但是有个过程,首先看他没有酮症酸中毒倾向,胰腺分泌功能尚可,就是肥胖导致的2型糖尿病,在胰岛素强化之后,使用能够缓解胰岛素抵抗的二甲双瓜缓释片,以及能够促进经肾脏排糖的达格列净,这个药物的减重效果很好,如果血糖欠理想还可以加用一周一针的司美格鲁肽,这个药物可以减慢胃排空,降低食欲,抑制胰高血糖素,这三个药物的综合减重效果加上他如果能控制饮食和规律运动,体重减轻15%就有减药甚至停药可能,因为体型肥胖的人发病就是胰岛素抵抗,当体重减轻,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减轻了,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不再相对缺乏,就有减药、停药可能,理论上是这样,也有很多患者做到了这一点,问题是停药后的体重维持和生活方式的坚持。
至于能够恢复到哪个程度,都不太好确定,因为个人毅力不同,对待疾病的态度不同,年轻人还是要做多复查一些,毕竟,路还很长,我们要看到十年后二十年后的自己,而不是只活在当下。
您说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