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为何要实行军衔制?

 sgpwg 2023-08-08 发布于广东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正式拉开评定军衔的序幕,但军衔制的实行不是一蹴而就的,有酝酿过程,也有准备过程。

那么新中国为何要实行军衔制?在正式实行军衔制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图片

众所周知,军衔制作为一项在各国军队中通行的军事制度,不仅在军事现代化中起着重大作用,也在军队正规化建设中具有其必要性。所以,想要促使军队朝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前进,实行军衔制一定是必须迈过的关卡。

不过,在战争年代受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军并未实行成系统的军衔制度。虽然我军部分人员曾有过军衔,但毕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本身就就有不确定性。

图片

等到建国后,没有军衔制的弊端开始发酵。

当时在对外交往中,外军往往将对方军衔作为对等交流的枢纽。由于我军并未施行军衔制,所以在对外交往中存在诸多不便,某一时期甚至因为军衔制搞出了不少笑话。

图片

再加上,和平年代已经到来。为提升军人的荣誉感,军衔制作为一种政治标准必须要在全军铺展开来。毕竟没有军衔制进行激励,官兵的训练积极性也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军衔制的实行成为我军的迫切需要。

图片

1950年9月,朱总司令在总干部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部队的等级制必须建立,尽量争取在明年的服装上把阶级标明出来。”

1952年4月,根据总干部的指示,全军干部评级制度全面展开,并于当年底结束,这标志着我军建立干部等级制度的开始。

图片

根据1952年的等级评定标准,总共将军队干部定为9等21级,如杨成武等被评为正兵团级,梁必业等被评为准兵团级。当然,部分干部的级别也要根据服役年限进行评定,尤其是从红军时期走过来的老兵。

等级评定后,接下来就是研究军衔制度的问题。

图片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的《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指出,干部军衔的评定标准“应以德才资衡量干部现职”。也就是说,干部军衔的评定要根据其现有的职务进行衡量,没有达到一定职务的军队干部,军衔等级自然会有所出入。

而根据苏联顾问的建议,在首次授衔时,应将军衔往下压,这就导致对正兵团以下各级军官的军衔评定标准就相对较低。

图片

也正因为如此,整整十年间,军官军衔正常晋升的操作无迹可寻。许多军官由于职务提升的很快,但原有的军衔已经与其职务不相适应,这也是新中国首次授衔的主要弊端之一。

当然,刚开始建立的军衔制度虽然不完善,但毕竟是符合官兵自我荣誉感的,所以在1955年国庆前夕,全军军官的评衔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图片

对于军衔等级的设置,总干部和苏联顾问的意见是设6等20级,即元帅三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将官四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三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四级: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少尉;军士四级:准尉、上士、中士、下士;兵二级:上等兵、列兵。

这一军衔等级制度,完全是苏联军衔的翻版,只不过多了一个准上将。

图片

但是军衔制度的建立要从具体国情出发,不能盲目听从苏联顾问意见。毕竟当时苏联顾问是从对等交流方面考虑问题,而我军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经过几年细致的筹备修改工作,到1955年2月,我军的军衔等级制度正式出炉。

图片

195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公布的《军官服役条例》和有关士兵军衔的文件。文件规定,军衔分为6等19级,减少兵种元帅和准尉两级,大元帅和国家元帅均冠以“国家衔”,其余设置未发生改变。

这样,我军的军衔制度正式生成。虽然期间多有曲折反复,但军衔制建立的初心不改,大方向还是符合官兵内心需求的。

图片

1955年9月27日下午,伴随着国歌声的响起,新中国首次授衔的大幕徐徐拉开,整个怀仁堂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