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玉器制作的高峰

 芝润斋 2023-08-09 发布于江苏

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000年的一支分布在长江下游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其文化遗址的中心区位于杭州余杭区瓶窑镇,核心部位于良渚古城,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考古研究表明: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文化时期,已具备了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能力,农业也率先进入了犁耕稻作业时代,原始文字已开始形成,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的前奏。 良渚文化时期,制陶业非常发达,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业非常成熟,所制作的玉器数量众多,品种齐全,雕琢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世界拥有玉器传统的部落中,独占鳌头,尤其是大型玉器的制作,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 ,给深涵的历史文化增加了许多无限的遐想。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在当时可称之为相当发达的文化,却在经历了一千三百年让人目眩神迷之后,像一颗绚丽流星一样突然神秘地失踪了,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1)良渚文化玉器的玉料来自就地取材。长期以来,对良渚文化玉器的玉料来源争论不休,直到八十年代在江苏小梅岭地区发现了透闪石软玉矿藏,这些玉料质地细腻,透明度好,呈蜡状光泽,经取样鉴定,此矿藏的硬度为5—6度,与良渚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相似,专家们普遍认可了良渚文化玉器的玉料来自就地取材。从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看,绝大多数玉器表面呈鸡骨白现象,这也符合了高古玉器使用地方玉料的特征。

良渚文化兽面纹玉梳就地取材

良渚文化玉镯就地取材

良渚文化兽面纹三叉冠状器就地取材

良渚文化鹰型玉器就地取材

(2)良渚文化玉器的制造,承袭了马家滨文化的工艺,并吸收了北方大汶口文化和东方薛家岗各氏族社会文化的经验,使玉器的制作技术达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平。尤其是当时的工匠们已熟练地掌握了阴纹线刻、减地浅浮雕,半圆雕,以及通体透雕技艺,能在1毫米宽的区域内雕出4—5条细线,可见当时使用的刻刀相当锋锐 ,工艺已相当精湛。

良渚文化兽面纹玉琮工艺精湛

良渚文化兽面纹冠状器阴刻线精细

良渚文化兽面纹玉梳线条流畅

良渚文化兽面纹玉面具工艺精湛

(3)良渚文化玉器的种类和纹饰丰富。良渚文化遗址出的玉器,不但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其中礼器有壁、环、琮、钺、璜;饰品有镯、带钩、柱状和锥形佩饰,镶插饰件;还有管、珠、坠组成的串挂饰,以及各类玉珠组成的镶嵌饰等。此外,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纹饰寓意深奥。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图案常以卷云纹为地,主要纹饰是鸟纹和神人兽面纹,其中神人兽面纹构图严谨和谐,贯穿良渚文化玉器制作的始终,并给人以神秘感。

玉壁是良渚文化主要的玉器

良渚文化兽面纹玉钺是权力的象征

玉琮是良渚文化主要的玉器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寓意深奥

为揭开良渚文化消失之谜,人们多方收集资料和证据,提出了许多假说,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灾害和战争说。良渚文化晚期太湖流域的气候有冷变暖,雨水增多,洪涝灾害频繁,加上海平面上涨,淹没了许多农田和良渚文化区域内人们赖以生存的设施。为了生存,生活在良渚文化区域的人们被迫向外躲避或迁移,其中主体人群渡江北上到达中原,为争夺生存空间 ,与中原地区生活的龙山文化先民们发生了一场战争,由于受地理、人力,物力和财力因素的影响,最终在中原部落的联合抵抗下,被打败,未能在中原立足,并被胜利者吸收、同化和融合,这也是后来如此多的良渚文化因素(含玉文化)出现在龙山文化,以及后来的夏商文化中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