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峰西有弦歌之一●有弦歌弹唱的灵异仙乡

 北麓湖人图书馆 2023-08-10 发布于安徽

峰西有弦歌之一

有弦歌弹唱的灵异仙乡

我非古人,未闻弦歌,但弦歌在黄山是真真切切存在过的。

小城东原有个“弦瑞乡”,因古太平县城西门叫“弦歌门”而名,好在现留有个“弦歌村”,偶尔能勾起我们对黄山这块土地神话传说的回味。

峰西自古有弦歌

黄山之弦歌,源于隋唐时期《周书异记》,跟黄帝炼丹成仙升天的传说故事有关。

望仙峰是太平县的祖山,黄帝是在此峰上得道升天的。“旧云:黄帝于此上升,人望见之,故名(望仙峰)。下有望仙乡(现耿城镇),有人望见空中二仙上升,闻彩云中弦歌声。(峰)西有弦歌乡及洞、溪并名弦歌。”

明《(万历)太平县志》引用并注还在邑纪·乡里进一步明确:“弦歌乡,三里。”弦歌乡的记载,也见于《嘉靖宁国府制置记》:“宋元迄今井同,里十有九......西乡二里,弦歌乡三里。”(嘉庆)《太平县志》也同样载;“弦歌乡,县西南,辖弦一、弦二、弦三,凡三里。东界西乡,南界休宁县、黟县,西界石埭县,北界石埭县,中错石埭县上五都,土名佘溪。东西二十里,南北二十五里。”

按乾隆四十年(1776)行政区管辖划分:弦歌乡则管辖贤一里(郭村、贤村一带)、贤二里(美溪、柯村等处)、贤三里(宏潭、地理溪等处)。

据《焦村镇志》记载,弦歌乡名称的引用,一直延续至民国28年(1939)结束,乡名如今已成历史。

“弦歌”就是弹唱,传统古琴表现的方式之一,还有一种是“琴曲”独奏。通俗意义上的弦歌,就是用琴瑟等弦乐器伴奏而歌唱。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诗》三百五篇,皆可声之琴瑟。咏其辞,而以琴瑟和之,所谓弦歌也。”闻弦歌而知雅意,弦歌不辍,阐述的是礼乐教化对民众的意义和作用,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文化修养,是社会安定平和的太平气象,更是民众歌舞升平的艺文气质表现。

《论语》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莫非古时黄山山西之弦歌乡,就是有着春秋时小小武城的气象?不然古籍上怎么会贯之以这样一张华丽的名片?明代太平县城西门起名“弦歌门”,可能就是基于这根植一方的文化吧?

文献中的“弦歌洞”无以查考,但“弦歌溪”是有的,沧海桑田中,那些留存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很难洗尽的。在原属弦歌乡范围的黟县宏潭佘溪到太平湖舒溪河上游的这一段河流里,“弦歌声”就是时隐时现。

舒溪河来自“舒女化鲤”的传说典故,东晋陶渊明在《搜神后记》载“舒溪又名古涎”,也是汉窦子明“于涎溪钓得白龙”之河流,名称里铭刻着是时代的记忆,是挥之不掉的。

舒溪河在太平湖上游段杨家寨的盖山下,就有化鲤溪(又名舒姑泉)。《石埭县志》载:“盖山在汉代就建有'三仙姑’庙,庙旁有化鲤溪、六角亭和舒姑祠。”

原弦歌乡郭村的石壁下大溪中,溪名和地名亦称“古溪”,有二石状若鲤鱼,临溪原建有“双鲤塔”。《江南通志》云:“双鲤塔在县西九十里弦歌乡。高可丈许,摇之辄动终不仆。下临大溪,溪有二石状如鲤,与水浮沉,虽涨不没,故名。”“舒女化鲤”难见,但一闻弦歌,那舒女化为的朱鲤便浮游而出随舞。

明代嘉靖《池州府志》收录的宋朝石埭籍御史、中书舍人王镃所著的《陵阳山窦子明传讃》称,子明一日知其弟子安欲化黄鹤,遂邀而遇之,中途子安驾黄鹤而东归,子明驾白龙而西返。“其居人递闻空中有弦歌之声,因名其地'谷道’之乡(今郭村又名谷城、榖村),曰'弦歌’。”

“谷道”位于池黟古道中,就是现在的郭村大田贩,金秋走进那贩里十字谷道中,会沉醉于那大片金黄稻香。这古属弦歌乡弦一里,嘉庆年间称“弦歌里”,村中现存的古建筑“弦歌里”廊桥犹存。再向北,在焦村九里溪村南,有岭名称为“弦歌岭”。从前,焦村至章村有“五里十亭”,那紧挨“状元亭”南一里的亭子,就叫“弦歌亭”。

这是怎样的境地?遇黄帝得道升天,遇子安子明驾鹤乘龙,此处空中彩云中,有弦歌之声出。若想见溪中朱鲤,可弹唱弦歌招引。

多少美好的境界呀!清晖滉漾,佳气迤逦,这就是黄山之西弦歌乡。

明清文人吟咏的灵异仙乡

有弦歌之处,诗篇肯定是少不了的,只是时过境迁了,再加上我们今人的忽视,或者说是视而不见而已。

诗篇流传最多是在明代,是弦歌的鼎盛期。一方面弦歌谷道为江南要道,是宁徽池三府商贸和经济流通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金陵钟阜龙蟠,王气攸萃,堪舆家谓发脉于太平之黄山。”黄山的兴旺发达,在某种程度上也让朝廷格外重视。

明代在太平县任职的官员,升迁的也比较多,也进一步促进了这块荒蛮之地的建设和发展。

正统年间担任过太平县令的宣州郡守蒋忠,再次造访弦歌时,在《谷村有述》中表达了他难忘的旧情:“我欲寻仙迹,村居趣转嘉。”重温那村居生活,更有“相逢无别话,只有种桑麻。”之感叹。

明代侍御许志鄞路过,是寄宿在弦歌林姓人家简陋的民房里,感受着古人的山居生活,《寓林家》表达了他宿住弦歌的心境:“独怜民俗俭,犹寓古人风。”洪武年间侍御窦承芳已两番来此宿住在林伏兴家了,他在《寓谷村与林伏兴》言:“两番到此山家宿,最喜山家景非俗。”

明正德年间,朝廷官员频繁来此,证明当时这里是一块开发的热土。现黄山区城区保留相当完整“太平盛市”的花门楼就是明正德年间的,它地处宁池之间的永丰乡,而门楼的砖雕工艺来自徽州,这是最好的佐证。

前几天我在石友那里淘得一块也是正德年间门楼上精美的砖雕构件,就是出自三口镇的河道里,证明正德年间三府之间交流无处不在。从现在文献记录来看,明正德年间巡抚王缜领衔的巡游和诗作,随行官员在弦歌乡附和并有大量诗作留存,感觉是太平县历史上最高级别群贤的一次“兰亭雅集”。

当时,王缜巡抚苏松诸府,经过谷村到羊栈岭,陪同有侍御李容正和地曹夏景升一众,见这一带山川极其险峻,叹而诗兴大发,作七言律诗一首:“悬崖一径石巑岏,世路何如栈道难。衣湿行云天外去,花明古洞画中看。生憎阮籍穷犹醉,每爱王阳险亦安。不尽同来登眺兴,更于川上细观澜。”

随行一行,皆附和有诗作。督学黎风为首和吟《次王抚军前韵》:“黟山云净碧巑岏,上比登天下亦难......”

作为一方大员的郡守刘廷赞见此,他一点不含糊,诗情澎湃,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连《又》和赋四首,仅摘录每首一句,足可见明代官员之才情,不光光是附会上司就能得来的:“千里乘骢容易事,不知此地即秦关。”“叠嶂南来耸翠屏,行台到此十分清。”“静听涧声成鼓吹,细看云气有文章。”

最后一首“路转溪回觉岭长,青骢稳步看山忙。风摇竹隐和云合,鹤踏松花带露香。白简正飞霜外意,青蛇不逞袖中章。明朝停我轺车处,水色山光又一乡。”显然佳于前三首,有文献载为沈赍所作,可能性极大。

朝廷命官,皆是文人。侍御陈轼一看不好,这简直变成了赛诗会了。他随即也连赋作两首,但他的感怀是不一样的:“漫遣客怀归眺咏,更将民瘼付封章。秋风莫作凄凉意,宦辄从来在异乡。”后一首的风格很理性,是深沉的忧国忧民:“驿道邮亭间短长,马蹄人意共奔忙。壮年青鬓愁边改,故国黄花梦里香。传食自应惭简命,救时原不用词章。闾阎寂寞无鸡犬,更有催租吏入乡。”

未见太平知县和县丞有诗作,他们当时定在随行列中,可能是官场的一些规矩吧?亦有可能还有随同作品欠佳或有伤雅趣,不可入集。见诗会冷场,正德年九年至十六年间(1514-1521)任太平教谕的郑应祚随机应变,此地是三都辐辏之地(徽宁池),可能他作为东道主代表发言了,风景虽好,山高路远,不宜久留,欢迎诸位以后随时再来这里的“三府会馆”,从千里邦畿过来绕建章吧!我们这可是弦歌之乡呀!并作诗收尾:“穿云鸟道接天长,信马行看不记忙。野竹迎风存壮节,崖花流水剩余香。三都辐辏开公馆,干里邦畿绕建章。咫尺黄山灵异境,更从何处觅仙乡。”

清顺治十八年,任太平知县陈恭的《弦歌乡题田家》极富有诗意,描绘得是一幅静丽的山野田园风光:“深绿隐樵路,柴门向水声。野鼯穿稻稳,岑雉掠花平。米色分勤惰,禽言辨雨晴。老农欣系马,鸡犬不相惊。”

明代太平县的教谕皆才高八斗,弘治五年至正德三年间(1492-1508)任教谕的邹旸在他所作的《三府会馆记》的结尾,也忍俊不禁,诗兴大发,让我们回到了那个仙乡灵异境的“黄山之西”:

黄山之西,羊栈倚天。北山十里,日惟岩前。羊肠屈曲,虎豹盘旋。舆者茧足,担者赪肩。不有平治,奚其坦然。曰既平止,万口称便。斯地由胜,斯馆增妍。昔者寄寓,混处一廛。今也迎侯,敢有弗虔。有客宿宿,我停我辕。泽于此沛,令于此传。冠裳萃止,士夫来焉。创始之功,于斯乃全。相彼压脚,一舍相连。及抵埭邑,王道平平。王道平平,我公之贤。勒词不朽,以诏遐年。

相信正德十五年前后太平知县朱守为编纂的第一本太平县志里会收录有很多仙乡过境官员的诗文,只是我们已无法得见了。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