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自己的认知(我看见了一只鸡)

 一中大语文 2023-08-11 发布于福建

【原题呈现】

2022年松江区高三二模

有一位电影导演拍摄了一部短片,内容是城市风光。非洲某部落的土著看了之后,却只关注画面角落中的一只鸡,因为在短片中他们只认识那只鸡。

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审视自己是如何认识事物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主要讲非洲某部落土著看了导演拍摄城市风光的短片后,因为只认识那只鸡,因此他只关注画面角落中的那只鸡了。我们不妨可以由果溯因。为什么土著只关注画面角落中的一只鸡?因为视野不开阔导致认知受限,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受教育的差异、审美差异导致认知差异……

在这个材料中“一只鸡”的隐喻象征含义是什么?如信息时代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甚至带着偏见看世界,导致真相被掩盖。认识局限固然存在,但世界在前进,土著应该如何认识新事物的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永远难以穷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永远无法摆脱认知局限,因而我们更需虚怀若谷,求知若渴;增加学识,拓宽视野;打破偏见,探索真相……

导演该如何审视自己认识事物的角度与方法?一是坚持自己的理念,不因他人不同的认知而改变自己的立场。二是不应该只是永远不要与你知识文化背景或立场不同的人理论,而更应该是能理性看待人与人的认知差异,符合大众认知规律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少一点鄙夷,多一点同理心和宽容心。这个作文适合写成议论文,可以从土著的角度,或者导演的角度去写,确立观点,然后展开议论即可。

【参考立意】

1.人要增加学识,开拓眼界。

2.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3.理性看待人与人的认知差异。

4.打破偏见,探索真相。

【佳作展示】

1、我看见了一只鸡

“一千个读者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见解各有不同,所以才会产生思想的火花,我们无法左右他人的想法,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相较于影片中的高楼大厦,一闪而过,短短几秒的那只鸡更让非洲土著人感到熟悉,因为这只鸡才是他们所熟悉,而面对陌生的高楼大厦他们则不知从何谈起。是否能看见“那只鸡”基于每个人的文化、阅历、背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不同见解也没有高下之分。

我们也不能因为“高楼”和“土鸡”之分去评判他人,正如周国平所说的“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就有提及城市里的孩子去乡下,认为乡下人不会使用文字是很愚钝的表现,然而同样,城市的孩子在村里和乡下孩子一同玩要,乡下孩子赤着脚,轻轻松松徒手捉到了一只蚂蚱,而城里的孩子往往把衣服、裤子上沾满了泥巴和污垢,在田里滚了一圈又一圈仍是空手而归。文章中有总结道,没有城市人或乡下人哪个更愚钝一说,无非是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习得的技能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对于事物的认知各有各的道理。

诚然,每个人都是并不完全相同的“叶片”,面对“为什么别人与我不同”,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包容文化差异和环境差异,试着去理解他人的观点,换位思考、互相尊重。

同样,“我看见了一只鸡”是一件值得令人肯定的事情,因为世界是多元一体的,当所有人都只看见“高楼大厦”那么这只能是“高楼大厦”,但当有不同的视角去发现了不一样的景象,我们可以说是看见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大千世界纷纷扰扰,如果我们只用“同一双眼睛”去看待事件,用同种认知去评价问题,这个世界就变得趋同,也不再会迸发出百家争鸣的盛世,迸发出不同声音的天地。

当然,在这个高效快捷的时代中,我们不能一直盘踞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着根据算法推算出的自己喜爱的资讯和视频,我们应该冲出困住我们的“信息茧房”,去“算法化”,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去打量这个世界,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的认知更丰富更全面。当我们看见了角落里的一只鸡,我们便拥有了大数据下自己的认知,打破了人云亦云的认知,是拥有独立思想与认知的第一步。

2、走出洞穴

柏拉图言:“认识,即回忆。”

我个人的理解是,我们的认识,来自于对那些已存在于们脑中的客观材料的加工提炼。换句话说,是因为人能够将崭新的知觉映射于那些曾经被其感知到的信息上,调取它们,处理它们,让它们与新的事物产生联系,所以人才能产生新的认识。一言以蔽之,我们只能认识——能被我们认识的东西。

这句话有些绕。什么是认识,什么东西又才能够被认识呢?洞穴之喻警醒我们,眼前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人的认识,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是受限的。就像非洲的土著,他不曾感知过城市的景象,毫无现代化、工业化的概念,因而无法认知都市导演所呈现的“城市风光”。

在我看来,人的认识是一个向外延伸的网状结构。我们认识的过程,只能是通过我们已建立好的网点向外发出链接,建立桥梁的过程;网所能及的半径之内,便是们所能认识的东西。半径之外,是我们暂时很难形成真正认识的东西。事实上,我们无法跳脱出自己固有的思维观念和认知逻辑去认识事物,也无法将一个与我们生命体验毫无关联的概念凭空地植入脑中。没有建立在任何感性材料之上,从天而降的、灌输式的认识,就是没有地基的,浮动于空中的网点;这样的认识,充其量是可被人用人脑固有的存储记忆功能暂留片刻,进行复制粘贴罢了。

用这样的方式认识事物,是会有隐患的。如果整个社会的个体都以这样的认知方式去学习,再以由这样方式而学习到的所谓的“知识”,去对社会进行建构,造出的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电影导演要传达的东西与非洲土著所关注的不同,但个人认为这两者的认识其实并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是视角不同罢了。我们每个人在降生的时候,就成为了无数信息的载体——生物的、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伦理的……然后我们怀着各自所承载的迥异的东西,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己独有的认知逻辑,接着去认识世界,最后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本是自然的,千差万别的认识视角得出千差万别的认识结论。只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疏于意识到这一点,乐于用自己手中的“真理”之锤去审判他人认知的正误,殊不知个体的认识方式和同一件认识对象的价值,本就是多元的。

我认为,我门要意识到我们无法认知世界的全貌。

这种意识会让我们保持谦卑,对自己的认知方式有所敬畏,对不同的声音多一份包容和尊重。同时我们要坚信认识是可以发展的,“深居洞穴”是我们人生路上时常可能面对的自我诊断结果,但安于洞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走出洞穴,可以是阅读,倾听,思考,经历——人要主动拓宽自己的边界,才有可能走出自我认知的局限,破茧成蝶。

城市固有车水马龙,霓虹流彩之美,但它或许也缺少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我们为什么不暂停一下画面,试着去观察一下那只角落里的鸡呢?它也是这城市的一部分,它是来自生命、来自动物界、来自自然的城市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它让城市这个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保留着其一缕灵动的生机与原始的脉络。

非洲土著的认识很可笑吗?

可笑的是深居洞穴而不自知的人。 

3、从“已知”清醒地走出去

在陌生人群中,我们第一个关注到认识的人;在未知的理论中,我们率先理解自己已知的公式……在一个类似的故事中:一位导演拍摄了有关城市风光的短片,来自非洲部落的土著只关注自己认识的画面角落中的一只鸡,这提醒着我们人总是持有以自己为圆心辐射性认识众多未知事物的理念。(开头不拖沓,联系日常经验,直接点出人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从“己知”向外辐射。)

凭借自己已知的事物为起点来认识未知事物,这是不可避免的。故事中,闭塞落后的非洲土著由于认知有限,所以只能辨识出“那是一只鸡”而对其他的景象茫然,自然也只能将关注放在这只鸡上;类似的,由于事物的可认知性边界“大到不可知”,个人拥有的认识相对总是局限的。面对庞大的未知,我们更多的是恐惧不安;对于事物难以把控的不确定感,会让我们只会以自己认识的事物作为托手,再向外层层扩散,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给予人方向感的做法。如同麦克斯韦根据已知的光速与电磁波的速度相近,去猜测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再富有智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只要事物与“我”的体量差异存在,他们就须从“自己的认知”中伸出手,摸索事物的形状。(进一步分析人总是从“己知”向外辐射的认知习惯不可避免的原因,从而引出对非洲部落土著“只见其鸡”的辩证思考。)

如果土著说:“城市中除了鸡,还有许多我不认识的事物”我们是不会对此有何异议的;但倘若土著只关注鸡,并说:“城市中只有鸡”,那就使我们担忧了。其中的区别在于:我们从自己的认知为起点认识未知的事物后,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是否有意愿与热情去了解更多新事物?当下值得担忧的情况是,许多人不止把自己的认知当作起点与抓手,更多的是当作一种“媒介”和“过滤器”,以至于将自己局限的认知框架,强硬地套用在所有事物中,这不仅是对其他事物深刻性的窄化,更是一种无知而不自知的傲慢体现。例如将《红楼梦》曲解成庸俗狗血的爱情故事,认贾宝玉为“花花公子”,认林黛玉为“阴阳怪气”,都是人们仅用自己朴素的生活认知来理解名著中深刻的主旨而最终将其扭曲矮化的现象。倘若一直如此,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会只剩下单元化的、庸俗化的生活认知,而更加深刻的思想性终将被“自己的认识”排斥在外,不被发现?(深入分析认知局限的存在并非话题讨论的关键所在,对认知局限缺少自察自知的态度,甚至不顾以这种带有明显局限的眼光来认识事物的做法,才是“审视”如何认识事物的要义之所在。)

或许有人质疑,即使这样,又如何呢?非洲土著以一只鸡的形象代替了城市风光而生活在自己的部落中,似乎也不会出现矛盾。但我们要认识到,倘若人的思维是局限的,而更广袤的环境始终是变化的,那么这样的认知终究有被时代弃置的那一天:以自我认知阐释一切事物的人,一定会遇到无法和解、不被接受,最终被抛弃的结局。所以在以己知为起点探索认知事物后,跳脱出局限的框架而多元地接受千姿百态的事物,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站在质疑者的立场,针对囿于认知局限亦无所害的论调,通过阐述自我和外在环境的关系,指出“以自我认知阐释一切”的危害,对前文已有分析进行补充,使得论述更加严密。)

事实上,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一处值得玩味的地方便是导演这一角色。尽管短片的拍摄未必是专门为了让非洲土著见识城市风光,但事实上的确为他们提供了认识新事物的渠道,只是这些土著的表现恐怕只能留给导演一个尴尬的苦笑。但这倒是又提醒了我们,人对于事物的认识除了不能强行套用自己的有限认知,还往往需要借助外力所提供的帮助。对于外力的提供者来说,事先充分了解认知主体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激发认知需求,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来开展认知活动,也是帮助认知主体更好地去认识事物的重要一环。(从易于被忽视的信息中发现讨论问题的新视角,使得论述更加全面。)

要从“自己的认知”中伸出手,更要从“自己的认知”中抽离,保持谦逊的冷静的头脑,才能穿透迷乱的风,穿过未知的路,认识真正的美丽事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