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轻松松读《荀子》(31)

 秋雨堂 2023-08-11 发布于宁夏
         《荀子·性恶篇》(第1节)
【原文】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gōu,弯曲)木必将待檃(yǐn,矫正弯曲竹木的工具)栝(kuò)烝(zhēng,用火烘烤)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lóng,磨)厉(同“砺”)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译文】
  人性本恶,其善良的行为都是通过教化和学习才做到的。
  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顺着这种本性发展,所以争抢掠夺就会产生,而推辞谦让就会消失;人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顺着这种本性发展,所以残杀陷害就会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人一生下来就有耳目的贪欲,有喜欢乐音、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本性发展,所以淫荡混乱就会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
  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的现象,一定会和那些不安守本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同流合污,而最终走向暴乱。
  所以一定要有师长、法度的教化和礼义的约束和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辞让开始,遵礼守法,而最终走向社会的和谐安宁。
  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教化和学习的结果。
  所以弯曲的木料一定要依靠整形工具进行薰蒸、矫正以后才能挺直;不锋利的金属器具一定要经过磨砺,然后才能锋利。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
  人们没有师长和法度的教导和约束,就会偏邪险恶而不走正道;没有礼义,就会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古代圣明的君王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们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因此给他们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强制整治人们的性情而端正他们,用来驯服感化人们的性情而引导他们。使他们都能从遵守秩序出发、合乎正确的道德原则。
  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经典文献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
  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教育、学习和礼义法度约束的结果。

秋雨堂浅见:
  荀子在本篇中专门论证了“人性本恶”的观点。这个观点的提出是非常大胆的,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危险,因为他揭穿了人性的真相,戳破了人性中虚荣的面具,也和他的儒家前辈的“性善论”唱了反调,因此荀子一直不受儒家学派的待见,其学说和著作一直备受冷落。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是一个争论了上千年的话题,直到今天也没有定论。记得1993年,新加坡电视机构与央视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主办“国际大专辩论会”,首届辩论会在新加坡举办,复旦大学与台湾大学的最后一场对决被奉为“经典”,决赛辩题就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正反方是经过抽签随机决定的。最后反方复旦大学获胜,最佳辩手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生蒋昌建。我从电视上全程观看了这次大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难忘。正反双方都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大量的论据,但是谁也没有说服谁。虽然反方获胜,但不能说明这就是荀子“人性本恶”论的最后胜利。这个争论还会继续进行下去。
  我以为,荀子提出的这一观点,有它客观科学的一面,也有他本人对人的后天教育和礼法约束的重要性的特殊强调。假如把一个初生的婴儿单独放在丛林之中,如果他能存活并长大的话,他会有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长大的人的辞让之心、恻隐之心和羞恶之心吗?恐怕他的行为与丛林中的那些低等动物没有什么区别。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论,就是为了让人们注重后天的培养,听从师长的教诲,遵守礼义的约束,去除人性之恶,成为有益于自身、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受人敬重的君子。
  2023.7.2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