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慧心学牙笔记--第六节 拔不拔牙?拔哪颗?

 慧心学牙 2023-08-12 发布于河南

第六节 拔不拔牙?拔哪颗?

矫治计划的本质:

制定矫治计划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决定拔不拔牙,拔哪颗牙,这样说就显得很清晰了。

思考要有顺序

先决定拔不拔牙,再决定拔哪颗牙,顺序不能乱。

怎么决定拔不拔牙?

拔不拔牙绝对不是根据某一个因素就能决定的!一定是多个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前提是做了全面的检查。

所以关键是具体考虑多少个因素,都考虑哪些因素。考虑越多的因素,肯定是越接近真相,但是因素越多越繁琐;反之,考虑因素越少,犯错的几率也会越大,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中庸之道)

是否拔牙的7因素分析法,如图:

侧貌的凸和凹本身就是个模糊的概念,每个人的审美是有差别的,但是医生自己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凸面型如下图:

凹面型如下图:

每遇到一个患者,你都把七个因素的结果罗列出来,填入刚才的表格,最后看是红色一列结果多还是绿色一列结果多,红色多就拔牙,绿色多就不拔牙。

举例:

例如一个患者,侧貌凸,高角,龅牙,上颌拥挤度3mm,深覆合,无坏牙不缺牙,患者自身同意拔牙,那么列入表格:

那么结果为红队4:2战胜绿队,此患者应该拔牙,7因素分析结束。

决定拔牙后再分析需要拔哪颗牙。

依据是--磨牙/尖牙关系,而尖牙关系更为重要!(因患者最在意的是前牙的覆合覆盖好不好看,而磨牙则看不到)

磨牙尖牙关系:(安氏分类)

Ⅰ类关系——拔4个4

Ⅱ类关系——拔上颌两个4下颌两个5//只拔上颌两个4(常见)

需要:上颌前牙回收一点,下颌6前移一点,既解决覆盖问题,又解决磨牙关系问题。

上颌为什么拔4?

拔上颌两个4以后,就剩3到3六颗前牙,往回收的话就比较容易;

下颌为什么拔5?

拔了两个下颌5之后,前面4到4八颗牙,牙比较多,支抗比较强,站得牢站得稳,把下颌两颗6往前(近中)拉一点,磨牙就变成了Ⅰ类关系。

Ⅲ类关系——拔上颌两个5下颌两个4//只拔下颌两个4(少见)

对刃或者反颌

需要:下前牙回收,上颌6往前走一点,既解决了反颌,又解决了磨牙Ⅲ类问题。

上颌为什么拔5?

拔上颌两个5,前面是八颗牙,站的牢站得稳,上颌6就可以在八颗牙的牵引下往前走一点;

下颌为什么拔4?

下颌拔了4之后,前牙六颗牙更容易回收。

因此,不管是拔上颌还是下颌,拔4是希望前牙回收,拔5是希望6前移。

那么所有的Ⅱ类都是拔上4下5吗?

不是的,因为Ⅱ类范围太大,下颌Ⅰ类关系往远中走一点点就是Ⅱ类关系,走到尖对尖也叫Ⅱ类,继续往远中走还叫Ⅱ类。

因此,轻度的Ⅱ类(没有到尖对尖)一般是拔上4下5;而重度的Ⅱ类(到了尖对尖,甚至比尖对尖还要严重)那就只拔两颗上颌4。

所有的Ⅲ类都是拔上5下4吗?

如果Ⅲ类更严重一些,超过尖对尖的病例,那就不能只拔上5下4了,只拔下颌4就可以了。

只拔上颌4(常见)

只拔下颌4(少见)

灵活运用:(不但要有摆积木思维,而且要知道哪种摆积木方法简单,哪种难)

磨牙尖对尖Ⅱ类关系,可以只拔上颌两个4,前牙回收后牙前移,磨牙做成完全远中关系。

最终希望达到的磨牙关系:Ⅰ类关系/完全远中关系/完全近中关系,总之,牙尖交错比尖对尖要稳定。

为了保住前牙的覆颌覆盖,磨牙Ⅰ类关系是可以牺牲掉的。

上颌磨牙的前移是容易的,下颌磨牙前移困难,前牙的回收难度适中。

如果有坏牙,优先拔坏牙,如果不能拔就要尽量修复。

如果6和7能留下,就尽量不要拔,根管治疗先补起来,套带环上,先做矫正,矫正做完了再做6,做冠,或者拔了做种植也行。也就是说在矫正过程中,尽量让6存在,如果6没了,矫正就会变得非常难做。

如果矫治前上下颌覆盖差的太多(完全远中关系或完全近中关系),有可能只拔上颌或只拔下颌。

当然也不能一上来就盲目的拔牙,要先做个头影测量,看患者是不是更适合手术。不是所有来我们诊所的患者都能通过做矫正移动牙齿能给他做好的,有相当一部分的病例是正畸做不了的,那就是要手术,需要做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病例。

什么样的病例必须要做手术呢?要看ANB角。

ANB角在0°——5°之间,上下颌骨的位置是协调的,是骨性一类;

ANB角>5°,骨性二类;

ANB角<0°,骨性三类。这些勉强还能做。

如果ANB角过于夸张,ANB角>9°,那就是手术指标了,临床上ANB角>8°,严重骨性二类或者ANB角<—3°,骨性三类就很严重了,就建议要做手术了。

慧心学牙笔记--正畸基础训练营(公开课)

慧心学牙笔记--第一节  正畸的生物学基础

慧心学牙笔记--第二节 正畸的材料和工具

慧心学牙笔记--第三节 检查和读片

慧心学牙笔记--第四节 头影测量

慧心学牙笔记--第五节  术前谈判和病历书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