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桂枝汤兼证之桂枝新加汤

 庆哥哥呀 2023-08-14 发布于内蒙古

一、条文

1、論原文: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2、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生姜四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3、功效:

益气养血,调和营卫。

4、主治:

发汗后,身疼痛,恶风,汗出,脉沉迟,或痹,或四肢拘挛、心下痞塞者。

5、加减化裁:

1)合病少阴者,加炮附子; 

2)颈项僵痛者,加葛根; 

3)继续汗多者,加浮小麦. 

4)血虚者,加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经; 

5)头痛者,加川穹活血祛风止痛. 

二、医案三则

1、病案一、周身疼痛

曹XX,男,60岁。患周身筋骨疼痛四年多,起初仅是劳碌多才感到疼痛,休息好就不足为害了,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一年多以来已经发展到行步艰难,困卧床第,有时翻身都感到困难,并且最容易感冒。

现证状:周身疼痛,静止时则不要紧,稍为活动就觉的疼痛,为了减少疼痛经常避免起床活动。痛处喜按、喜热,易汗,手足厥冷,息低,懒言,肢体消瘦,皮肤枯槁,舌淡苔薄,脉虚细而缓。食欲、二便均属正常。据此脉证显然属于气血不足之证,予以桂枝新加汤:

桂枝15g,芍药20g,生姜20g,甘草10g,大枣12枚,人参15g。

先后服新加汤40余剂,其病减去十之七、八,又宗此方制为丸药,继服两个月以后,基本痊愈,并能参加轻微劳动。

按:本例患者身体疼痛,纯属气血亏损,不能营养肌肉、筋脉所造成的。但据说以前曾服用过人参酒、鹿茸精等之类的滋补药品,未见明显的效果,最后以桂枝新加汤治愈。

其原因是凡属肢体肌肉筋脉失养之证,大抵应以调和营卫、通调血脉为前提,再配合益气补血之品方能奏效,桂枝汤是调和营卫、通调血脉的代表方。如单纯用滋补之品,其作用未必能很快达到四肢,因而功倍事半,徒费无益。

2、病案二、产后身疼痛,四肢挛急。

杨XX,女,36岁。因产后着风寒致手足拘挛,发作时四肢挛缩,蜷曲,疼痛难忍,痛苦万分必须经按摩、针灸始能暂时缓解。但时隔不久即又发作,或一日数发,或数日一发。虽经医治但仍发作频频,已反复发作半年之久。

诊其脉迟而紧,舌淡、无苔。考虑为产后血虚,复感受风寒之邪,筋脉“寒则收引”,遂投以新加汤加当归、木瓜、勾藤:

桂枝去皮15g,芍药20g,生姜切20g),甘草炙10g,人参15g) ,大枣擘12枚,当归10g,木瓜15g,勾藤15g。

服二剂后拘挛顿然停止,继服五剂痊愈。

按:本方所治疗的拘挛,不论在病因或证状方面,均有别于芍药甘草汤证之挛急。此方是治疗外感风寒伤及筋脉,以及血不养筋所造成的拘挛,彼是由热邪伤津,致筋脉枯燥所造成的挛急。

3、病案三、程连禄医案之过汗,头痛身痛

郝某某,女,40岁。因患血吸虫病,正值药后疗效,身体未复,又复感外邪,头痛,身疼痛,恶寒发热,经服“APC”,又重被而卧,汗出如雨,药后恶寒发热稍减,而头身疼痛加剧,如锥似刺,辗转不宁,呻吟不止,入夜更甚,后至粒米不思,昼夜难眠

曾服西药镇痛剂未能缓解,又服中药桂枝加葛根汤,疼痛依然,而来我处求治。

查体:诊其脉,沉迟而细,见其证,颈项活动自如,无恶心呕吐。寻思良久,缘思者身染血吸虫,近用锑剂治疗,大伤正气。后复感外邪,过汗伤阴,经脉失其得养,脉证相符,应急投新加汤(即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辩证为气阴不足,外邪未尽,经脉失养,导致头身疼痛。治应采取益气生血,调和营卫之法。拟方:

桂枝15g,芍药20g,生姜20g,甘草10g,大枣12枚,人参15g。

服药,三剂而愈。

按语:虚人发汗,伤津损液,经脉失儒。桂枝加葛根汤虽有津亏不润之证饥,但程度较轻,且其脉浮缓,项背拘急,与本证之脉沉迟,头身剧痛大异,故用之不应。

三、学一味中药-勾藤​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

图片
图片

钩藤,味甘、凉,归肝、心包经。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效。

常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病症的治疗。

葛根钩藤散:

葛根和钩藤,一舒一降,能够改善高血压!

葛根2和钩藤1,研为粗末,取20克,纱布包,将纱布包,沸水闷泡饮之。

可以高血压患者脖子紧、后背肌肉僵硬、头晕头胀等病症,效果不错。

葛根可输布津液,升清阳,濡养筋肉。钩藤则清热平肝,调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之证。葛根舒张血管、降压解肌,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