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寺和庙有何区别?别再弄混了

 涂鸦吧 2023-08-15 发布于贵州
首发2023-08-15 09:06·史为今用

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的变迁往往反映出历史和文化的变化。寺和庙,这两个看似平常的词汇,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寺庙的变迁折射出中国佛教本土化的过程,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其背后的历史演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西周时“庙”专指祖先居所

在西周时期,“庙”这个词仅指祖先的居住之地。根据出土的西周时期的金文记载,“庙”字最早出现在当时。例如在一件出土的青铜器上刻有“唐庙”二字,意思是唐国国君祖庙。这说明在西周时期,“庙”专指祖先的居所,是一种蕴含着敬仰和崇高意味的地方。

当时的西周王朝刚刚建立不久,需要通过祭祀活动来加强统治,因此对祖庙的建造和维护尤为重视。西周国君会定期返回都城进行祭祖活动,这成为王权的重要来源。也会在自己家中设置祖庙,定期祭祖与神灵沟通,这种习俗被广泛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庙”的含义慢慢扩展到死去的国君以及一些被神化的英雄人物的居所,但主要涵义没有改变。正是在这个时期,“庙”作为专指祖先或神灵居所的词汇意义已经基本确立下来。

二、汉代“庙”兼指神仙居所

到了汉代,由于民间信仰的兴盛,"庙"这个词的含义有了一定的扩展。据史书记载,在汉武帝时期,政府支持民间信仰,大力提倡多神教。为了树立皇权,汉武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许多阿房宫,供奉各种神灵。与此同时,民间也兴起了为先人和英雄人物建庙的风尚。

这样一来,"庙"就不仅指祖庙了,还包括了供奉各种神灵的庙宇。不仅死去的国君和先人有庙宇,一些被神化的自然物、英雄人物等也纷纷有了自己的庙宇。如风神、雷神、火神等都有专门供奉的庙宇。这些庙宇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比如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民众会去风神庙和雨神庙膜拜。为了祈求走路平安,会去关羽庙祭拜。这些庙宇成为民众宗教活动的场所。这一时期的庙宇规模不大,入口,主要是以木质结构为主,墙壁绘有壁画等。

这时期新的庙宇建造要经过地方官府的批准和管理。民众需要向地方官府申请建庙,地方官府会派人查看选址等情况。这使得庙宇的興建有一定的规范性。这一时期“庙”的含义扩大到了神仙和其他神灵的居所,成为民众宗教活动的场所。

三、东汉佛教入主 “庙”变佛寺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地宗教发生融合,“庙”的含义又一次发生变化。根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佛教经由西域传入中国,一开始主要流行于民间。为了推广佛教,佛教僧侣们巧妙地将佛教教义与民间信仰相结合。

佛教寺院开始出现,并且被称为“庙”。像“释迦牟尼庙”“观音庙”这样直接用佛教人物命名的庙宇应运而生。一些原本供奉道教神仙的庙宇也被改建为佛教寺院。这些佛寺大都选择在山野、林泉之处,与世隔绝。

到了东汉末期,佛教已经初具规模。义熙九年(173年),汉灵帝下诏在朝廷内设立了太子少傅掌管佛教事务。到东汉末年,洛阳地区就有几百个佛教寺院,显见佛教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这时期的佛寺规模不大,主要由僧侣居住,进行诵经、讲经等活动。宗教活动还保持着一定的私密性。而“庙”的称呼也为佛教寺院所采用,佛寺就是“庙”的含义开始成形。所以东汉时期可以看作为“庙”由专指祖庙向包容佛寺的转变时期。

四、“寺”本指伺候和朝廷官府

相比“庙”的历史悠久,”寺“则要晚一些。据语文字典记载,“寺”在古代有多个含义,分别指伺候、朝廷官府等。

最初“寺”含伺候等待之意。在一些古籍中,“寺”带有侍奉的意思。譬如诗经中写“匪教匪诲,时维妇寺。”意思是指妇人在一旁小心伺候和侍奉。还有如北魏文献《洛阳伽蓝记》写“太后临朝,阍寺专宠。”意思是伺候太后的宫女得到宠幸。

再如在古代官府所谓“小吏”的别称也叫“寺人”,意思是小吏的职责就是伺候官员。所以“寺”最早含义跟伺候服务相关。

后来“寺”又指朝廷官府。在许多古籍文献中,“寺”用来形容一些政府机构。如《汉书》中写“瑰败豲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魏注解说“凡府庭所在皆谓之寺”。

左思在《吴都赋》中写“列寺七里,侠栋阳路”,注解引古籍说“今尚书、御史、谒者所止皆曰寺。”可见在古代“寺”也常指政府机构。如唐代的大理寺就是政府机构,管理刑法事务。

综上,“寺”一词在古代本意指伺候或政府机构,跟宗教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在佛教东传后,它的含义发生重大变化。

五、佛教盛行“寺”成为宗教场所

在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寺”这一词汇也逐渐变成了专指佛教寺院的用语。佛教僧侣为了更好地推广佛教,巧妙地将佛教概念与中国本土语言相结合。

“寺”由于本有官府机构之意,就变成了佛教机构的名称。在一些文献中已经可以看到这一新的变化。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高僧传记中,常把佛教寺庙直接称为“某寺”。

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势力的扩大,“寺”几乎完全变成了专指佛教寺院的用语。史书中记载那个时期佛教寺院数量的极速增长,仅南朝齐、梁一代就有寺院四百八十余座。

这些庞大的佛教寺院成为宗教活动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时人对佛寺的记述中直接以“某寺”来指称。这标志着“寺”词义向专指佛教寺院的转变已基本完成。

六、南北朝寺庙合称指佛教场所

在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极为繁荣,原本单独使用的“寺”和“庙”逐渐合并使用,统称佛教寺院。截止南北朝,佛教在中国已经完成本土化进程,成为汉族地区的主流宗教。

上述的“寺”和“庙”词义变化也基本完成。两者合称“寺庙”变成了专指佛教场所的用语。例如梁代诗人萧粲在《进孝陵寺庙序》中写道:“寺庙者,佛日乘之所。”直接以“寺庙”表示佛教寺院。

另外,南朝文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述一个比喻:“世人视佛法,若驴马观华寺庙。”这里的“华寺庙”也是直接用来称呼佛教寺院的。

通过上下文可以看出,到了这个时期“寺”和“庙”在概念上已经合并,二者合称成了佛教寺院的统一称呼方式。这标志着一个历史演变过程的完成,“寺庙”成为专指佛教场所的固定词汇。

这一合并也反映了那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已经完全本土化的事实。佛教寺院的建造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具有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寺庙”这一称呼的产生,象征着佛教与中国本地文化的融合。

结语

寺庙的历史演变折射出佛教传入中原,并逐步融入中华文化的过程。“寺”“庙”两字的含义演变最终汇聚为“寺庙”这一专指佛教场所的称谓,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兼容性。

语言的变迁常常隐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寺庙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应该注意挖掘词汇背后的文化意蕴,增进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传承发扬这种包容开放的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