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练功有“秘诀”

 tjboyue 2023-08-16 发布于四川

阅读须知:

太极人都是修身养性之人,

千万不要以单篇文章观点来以偏概全,

千万不要只以技击来衡量彼此功夫境界,

千万不要偏执己见阻碍自我功夫进步,

我们以武汇友,

我们以太极为缘,

一起在太极拳的时光里慢慢变老,

一起在太极拳的岁月里悠然静好,

一起在太极拳的研习中感悟身心至宝,

一起在太极拳的进步中完善自我,

一起在太极拳的境界中超越自我。

太极传承有序,其练功方法多秘技在传人当中,口口相传,代代相承,这是当时的武林,而如今,这些不能说的秘密已然随处可见,可让人揪心遗憾的是,容易得来的东西反而得不到重视。

如今盘点一下这些耳熟能详而又得不到重视的练功“秘诀”,请有缘者态度上重视起来,行动上实践体证出来。

太极拳都说要讲究“气沉丹田”,拿住丹田练内气,哼哈二气妙无穷,就是核心竞争力在丹田气(丹田劲),习练者不妨看看自己身边的练太极之人,有没有一种“气满填胸”的感觉,就是说气都浮起来了,都在胸腔上。

气满填胸这样去练太极拳,很容易会让自己越练越浮躁不安,越练越枯燥乏味,这是气不沉丹田,气没有很好的回归到丹田里边去,本来是在丹田的,因为后天的熏习躁动牵动它不能归源。

这种情况自我需要注意,需要自我调整,调整一下形体结构让它更好的回归本位,调整一下意识,指引它回家。这里不是让你用力去压丹田憋压丹田,只是自己稍微注意注意,有意识的引导一下,然后它会自然而然的安住在本来的位置上。

练太极拳要把外形身体练得像“水流”一样。拳理说“周身似水流”,像流水那般是流动的是活动的不是呆滞在那里不会动的,要把身体练得像水流般灵动:能渗透、能蔓延、能绕指柔、能因外边环境而变化。

练太极拳的身板不是硬硬的,不是僵紧的,更不是呆滞的,杨氏太极拳有拳诀曰“我不是肉架子”即是此理,身体要松要活要灵要动,身体是柔韧的,不是柔弱的;身体是周身一家的,拳论曰“整”的,不是懈怠的;更有甚者,身体是“空”的,别人摸不到着力点,好像身体“空”的一样。

要达到如此技术,你内心必定是安静平和的如明镜般透亮,用灵明的内心指挥松活的外身,身心彼此守护,则太极拳生。身心内外联动,相互促进彼此协作,拳论说“内外结合”也。

练太极拳要“用意不用力”,这是拳论说的,也是太极拳的独特气质所在,独特魅力所在,你看看自己周边的练太极拳的人,是不是横眉怒眼肌肉紧绷以彰显自己力大无穷,用力去练太极拳可是没有符合太极拳的要求,不管你是蛮力还是巧力,用力就不是用意。

这个观点有很多练太极拳的人持有不同的态度,以拳论拳,太极拳始终是“显非力胜”的拳种,它不是大力打小力的功夫。如论胜负输赢,确有一力降十会,力大出奇迹的技术,但那不是我所追求的太极,不是我追求的太极真谛了。

太极师祖们也不会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创出这个太极拳来,直接留下练拳指导理论“用尽全力练太极拳”即可,何必非要反其道而行之,美其名曰“用意不用力”,其中深意我想不是为了单纯的标新立异,必有其深意在。

“气沉丹田”“身心松活灵动”“用意不用力”这些常见的“秘诀”,已是太极拳训练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看似平常实则不然,只是你没把他们重视起来体证出来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