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豫园兴衰四百年

 黄之中 2023-08-18 发布于上海

倭寇之乱平息后,从嘉靖三十八年(1559)起潘允端为了让父潘恩(时已年六十四岁)安享晚年,在潘氏住宅西面的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开始建造园林,前后历时近二十余年,取名“豫园”,本文主要叙述豫园四百余年的历史兴衰。

扫二维码可阅读更多文章

图片

图片

图片

前篇《先有世春堂 后有豫园》一文中,潘家世系发文时有遗漏(无法修正),在这里重发:

根据历史资料和出土的墓志铭等文物,可以描绘潘家世系几代溯源(家史):

潘氏世系:元末明初从常州徒上海,至潘奎已是第五代,潘恩是第六代,有潘恩(伯)、潘惠(仲)、潘忠(叔)、潘恕(季)四兄弟。“季”是最小的意思。

潘恩有三子一女、潘惠有四子二女,潘忠、潘恕各有四子、二子,其中根据潘惠墓志碑,他亡时已有孙男六女一、曾孙有男五女六(幼),可以看出潘氏成了很大一家系。

最小的潘恕过70岁时,潘恩已80有余,一家四兄弟都步入了古稀老年,在古代“近世未有”,筑“四老堂”庆之。

家族中走得最早的是大侄潘允修,英年早矢(1562,仅36岁,潘允端37岁此年考取进士,他的大哥允哲还要晚三年)。三弟潘忠、三子潘允亮先于潘恩(1582)走。而二弟潘惠(小六岁)晚五年(1587)亡,潘惠次子潘允徵再过二年(1589)也走了(仅56岁)。所以潘恩寿最长(87岁)、潘惠其次(86岁),潘允端活了76岁。

而作为潘恩的长子,潘允哲生于潘恩进士及第(1523)后的祁州任上(约1524),玉华堂日记一直有允哲(大兄)的提及,应死在允端(1601)后,也有可能活过八十岁。但无论为官或在家,潘允哲清廉且节俭,为人和睦,史志上说他:“恭定公(潘恩)所遗田房外盖一亩一椽未赏与齐民争尺寸。卒之日,知与不知皆流涕。丹旐所过,父老争插竹挂纸钱其上,自家达墓凡二十余里”。(古代年龄一般按虚岁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豫园的辟建历程:

豫园的初建时间,有《潘允端记》为证。

史志上有关豫园最多的资料在嘉庆二十四年(1819)《松江府志》卷七十八名迹志,第宅下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页 有关于豫园的条目:有豫園的介绍,并附有《王世贞记》、《潘允端记》。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了阅读方便,这是嘉庆《松江府志》的现横排本

图片

王世贞记: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关于“玉玲珑”来历有不同说法。

图片

潘允端记:现全文展示在豫園三穗堂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潘允端记》的前段,叙述了辟建豫園的经过:

“余舍西偏旧有蔬圃数畦,嘉靖已未(三十八年1559),稍稍聚石鑿池,垂二十年,屡作屡止。万历丁丑(五年1577),解蜀藩绶归,一意充拓,地加辟者十五,池加鑿者十七。每岁耕穫,尽为营治之费。时奉老亲觞詠其閒,而园渐称胜矣。”

图片

说明此园嘉靖三十八年(1559)起,在家宅(世春堂)西的蔬菜田上,“聚石鑿池”。三年后嘉靖四十一年(1562)已37岁的潘允端进士及第,在外为官十五年,至万历五年(1577)春52岁时解职回家,再次热心于扩建豫园。

古语“豫”和“愉”意义相通,“取愉悦老亲意也”。园名是在万历丁丑(1577)秋请王樨登写,并刻石。此刻石是(面向安仁街)正门的门额,现嵌在三穗堂东的墙壁上,面西:“萬曆丁丑秋八月望  豫園  太原王樨登書”(园门外荷花池东北角的一块是复制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樨登(1535-1613),字伯榖,号玉遮山人,江阴人,移居苏州。晚明诗人,书法家。《明史》有《王樨登传》。

王樨登书法作品,

图片

万历五年(1577)只是扩建的开始。此园“地加辟者十五,池加鑿者十七,每岁耕穫,尽为营治之费”,边施工,边“时奉老亲觞詠其閒”,豫園“渐称胜”。说明扩建时父亲还时来园中游玩。但潘恩因为三弟潘忠和三子潘允亮相继离世,心情忧郁,最终在万历十年(1582)以87岁高龄走了,并没有看到全园的竣工。

《明史》列传九十:潘恩

图片

那么“地加辟者十五,池加鑿者十七”是指哪里?

根据上海旧县城水道示意图,可以看出在安仁桥南的潘恩住宅西,有个较大的河湾,嘉靖三十八年(1559)时,潘允端只是在东岸的“蔬圃数畦”造园,而万历五年(1577)以后“地加辟者十五,池加鑿者十七”,扩大至河湾西,它就被称为“大池”,比现在的荷花池要大得多。

图片

豫園最后是什么时候建成?虽然潘恩没有等到最后建成(万历十年1582),但豫園并不拖延很久就竣工了。应最晚在潘允端写《玉华堂日记》之前,即不迟于万历十四年初(1586年春节之前)。因为《玉华堂日记》已经没有关于豫园施工的片言只语。即三-四年之间。时潘允端也已六十岁(过年六十一),而筑园名家、大假山设计者和施工指挥张南阳已近七十岁。

张南阳(1517-1596),上海县人,始号小溪子,更号卧石生,职业园林匠师。原为画家,后专职造园叠山。豫園大假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王世贞在太仓的弇山园也是张南阳的匠心之作。

这是太仓弇山園图,

图片

潘允修记,主要内容是详细游览了豫园的景点、名称的由来。豫园中的“大池”,“池心有岛横峙”,有亭曰“凫佚”,并没有九曲桥。除了大假山外,还有南山等:岛之阳:“峰巒错叠,竹树蔽虧,则南山也”。

根据《玉华堂日记》,玉华堂是潘允端的书房,乐寿堂是演戏的地方,东隔壁充四斋也是他的卧房。而东北的“爱日堂”是潘允端五儿潘云献的住宅(季子为最小的儿子的意思)。

《潘允端记》中的各建筑物。

图片

这是根据《潘允端记》的描述,画的明代豫园示意图,总面积达70亩左右。蓝色的是水面。可以根据他的描述兜一圈:现在的豫园与它已大不相同了。

图片

豫园落成后,成了潘允端退隐后的享乐之所。他与众多海上名人来往甚密,平日里,高朋满座,王世贞、王稚登、董其昌等名士往来其间,游宴、演戏等好不热闹。王世贞、董其昌等也都留下相关诗句,可一窥当时豫园之胜景。

这是王世贞的诗篇:

潘方伯邀游豫园

图片

潘允端常在园中设宴演戏、请仙扶乩、相面算命、祝寿祭祖、写曲本、玩蟋蟀、放风筝、买卖古玩字画等。僧尼、相士、三教九流频繁出入豫园。

《玉华堂日记》就是这十多年经历的写照(万历十四年-万历二十九年1586-1601

《玉华堂日记》每两页记一月。每页为十六真格,前页第一格稍低刻一'月'字,以备填写月份,其余每格之首均刻日期(农历),自初一至十五日,后页十六至三十日。中缝鱼尾下有'日记'二字,平线下刻'玉华堂'三字。《日记》自万历十四年(1586)正月十六日记起,至万历二十九年(1601)五月十一日止,计十五年余,其中仅残缺万历二十六年正月、二月前半月。

此日记并非潘允端亲笔手迹,而是由潘允端每日起稿、口述,由子孙或记室代书而成(有涂笔改整之处,似为潘允端手迹)。

潘允端的方伯公《玉华堂日记》封面、首页等,

第一册记有万历丙戍(1586)、丁亥(1587)、戊子(1588)三年内容。

图片

图片

可以看出不同页面是不同人的笔迹。

图片

图片

图片

潘允端非常喜好戏曲,他斥巨资培养家乐班,进行频繁的演出活动,同时也由于他对于昆山腔的偏好,不论园中常演的剧目,或是组织的“串戏小厮”入班,皆为清丽婉转的昆山腔。他的家班生,生旦净末丑,共有24个人,可以演大型的剧目,连县令都多次来借用。他还致力于编排新戏,多次购买南戏剧本,一度还养着叫朱谆化的文人,专门从事剧本创作,半个月里创作了《昼锦记》等五部传奇。他的痴迷,使豫园成了热闹的演出场所。正是他这种热情,为昆剧在最初形成阶段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玉华堂日记》中有关戏曲的内容,计有四百余条,具体而详实,对研究昆曲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此书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所以潘允端是昆剧初创时期有史料记载的重要人物。

昆曲是我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图片

潘氏家族的生活起居早已离不开戏曲演出,潘允端的长子云骥去世,家里人白天祭祀,晚上仍然要“串戏”;夫人顾氏去世,刚满三七,也要家班演“杂剧一折”。每年四月十四,潘允端的生日前后,豫园内更是到处歌舞管弦之声。

万历十四年(1586),潘允端做寿时,从四月初七到四月十八,除家班外,特请“松江梨园”、“吴门梨园”两个戏班来一起演出;

万历十六年(1588),潘允端的梨园戏班组成,以家班演出为主。还邀请梨园戏班来园中合演出《琵琶记》。

万历十七年(1589),潘允端六十四寿辰,两班戏子各献技,连演了十多天,天天宴会,席席歌舞。在日记上不得不承认是“过分豪奢”了。

万历二十三年(1595)七月,潘允端为贺孙子诞生,于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连演全本《南西厢记》。

万历二十六年(1598),潘允端二儿家“小戏子”演出了《连环记》。

这是现在《琵琶记》剧照

图片

下面是网上找到的万历十四年(1586)五月-八月的日记(前后四个月,横排版)记载:

红线为外出活动。古代江浙地区外出一般走水路,家中有舟好比现在的房车,到哪里都行,逢风雨可以停泊,晚上也可以行舟。如:七月十九,五更(即早3-5时)雨。晴雨相间。由(松江)西门(登舟)行,未时(下午13-15时)抵(上海)家。当时从上海至松江走肇嘉浜、蒲汇塘、泗泾、通波塘一线(黄浦江路远且一般的船舶小,并不安全)。

蓝线是晚上梨园班子在家演出记录:五月有本处梨园、吴门梨园多次演出“一更散”(约晚17-19时结束),六月有评话,七月是松江梨园,八月中秋赏月,有绍兴梨园。

还可以看到记有潘允端体质较差,经常腹泻、腰廯等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中的“龙华墓”应指潘允端为自己建的墓。五月日记多次提及在墓前竖翁仲的事,五月十八日还特地去看了一下。玉华堂日记有夫人顾氏亡的记载,先葬于此。

这是《上海明墓》一书的记载,(2009年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

56,四川右布政使潘允端家族墓。

位于当时的上海县龙华三队,今中山南二路天鈅桥路附近,1973年发现清理。一墓双穴,为夫妻合葬墓(根据判断父潘恩夫妇、哥允哲夫妇墓在陈泾,应在附近不远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948年天地图上的潘允端家族墓位置,

图片

图片

由于长期挥霍无度,加之造园耗资巨大,以致家业衰落。潘允端在世时(《玉华堂日记》有记载),已靠卖田地、古董维持生计。万历二十九年(1601)潘允端死后,园林日益荒芜。至明末,潘氏豫园一度归通政司参议张肇林(潘允端孙婿)。张肇林无力支撑整个园林的修缮和管理,只能出借或割售园林。张肇林去世后,豫园残破到了极点,除去山石和池塘外,一切都已废弃。

清初,豫园几度易主,园址已被外姓分割。豫园作为私家园林的命运就此终结。

现在豫園内明代的物品已经不多。除了“豫園”门额外,还有大假山、玉玲珑和古银杏等。

多座假山是明代张南阳垒成的,现存主要是园西北的大假山。

不同季节的大假山,深秋时节色彩最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玉玲珑,

豫园的镇园之宝:玉玲珑。高约1丈余,玲珑剔透,周身多孔,具有皱漏瘦透之美,为石中甲品。古人曾谓以一炉香置石底,孔孔烟出;以一盂水灌石顶,孔孔泉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于玉玲珑石得自何处,王世贞记说来自乌泥泾,属于误传。允端记》中提了一句:玉华堂前临奇石曰“玲珑玉”。盖石品之甲相,传为宣和漏纲,因以名堂。

《宣和漏纲》,即北宋徽宗(年号宣和)时的花石纲,专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水浒》“智取生辰纲”也是指运生日礼物。采石后遗漏或没有运走的奇石,就总称为《宣和漏纲》。

图片

图片

《胡氏杂抄》转载的上海人王孟洮(字玖甫)所撰《记玉玲珑石》有较为详细的说法:该石曾为“浦东三林庄南园之旧物”。

储昱,字丽中,迁居芋泾后,又字芋西,储泳六世孙,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先后出任庶吉士、礼部给事中,后改任为江西右参议。他在三林塘筑有别墅号“储园”,又称“芋西园”,因位于芋泾的南岸,故人们又有称之谓“南园”,该石即为该园中之物,最得储昱的喜爱,在他晚年归居三林后“常摩挲此石以自娱”。储昱一女,嫁与潘允端之弟潘允亮为妻。储昱故世后,潘允亮将此石移置来豫园。

但流传为运“玉玲珑”的船进城,而在小南门开了个水关,则是无稽之谈。因为从小东门边的水关完全可以运进城的,且明万历十六年(1588)《上海县志》上海县城图上小南门边还没有建水关。此时豫园早已建成了。

图片

康熙二年(1663)《松江府志》卷二十四,第宅,就指出“奇石曰玉玲珑,因颜其堂,曰玉华。王世贞谓其秀潤、透漏、天巧,宛然为隋唐之物。

图片

豫園万花楼前的银杏树,树龄已400余年了,据说为潘恩手栽,是老城厢内第二长寿的古树。古树名木保护牌0111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康熙初年,上海一些士绅将豫园几个厅堂改建为清和书院,堂中供奉松江知府张升衢长生禄位。书院尚未修竣,张升衢遭贬黜,随即停工。接着,园中亭台倾圮参半,草满池塘,一些地方成了菜畦,秀丽景色成一片荒凉。

上海文人徐书城曾作诗哀叹豫园的荒芜:(应该是潘恭定公废园)

图片

康熙四十八年(1709),因城隍庙没有祭天灵台,为方便官吏祈雨求晴及达官贵人敬香有休息之处,县中乡绅出资购得城隍庙东侧土地,修建灵苑,作为庙园(2.19亩),与庙相通(即今内园),故内园并不属于潘允端当初的“豫园”范围。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一些豪绅富商又集资购买庙堂北及西北大片豫园旧地(已荒废百余年),尽力恢复当年园林风貌。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竣工,历时20余年。“仰答神庥,捐归邑庙”,成为城隍庙庙园的一部分,故把“灵苑”称为“东园”,此园改称为“西园”。

修复后的西园,建成了三穗堂、萃秀堂、莲厅、致远堂、清芬堂等厅堂,还有得月楼、涵碧楼、磬楼、呤雪楼、花神阁、听涛阁、凝晖阁等楼阁,此后又添建点春堂、香雪堂、仰山堂、快楼、回回楼等。大部分建筑是在明代豫园的厅堂楼阁废墟上重建的。但建筑已是清代风格。如:经历200年风雨的“乐寿堂”早已颓圮,复建西园时,在原址上建起华丽宽敞的三穗堂。

图片

图片

这是乾隆《上海县志》上的“邑庙西园图”,当时的荷花池要大得多,这是当时的描述:(绿色为水面)真是三穗堂上的匾:城市山林。

“夏日的荷花池里盛开红莲,清晨站在九曲桥上,四面都是花朵,如红霞一般使人目晕。”赋诗曰:“潋滟湖光碧印霄,莲池夏气豫园消。一奁波净茎摇绿,夹道穿过九曲桥。”

图片

根据邑庙西园图,描绘当时西园各种建筑。当时西园的水和明代豫园一样,向北与南侯家浜(也称黑桥浜)流通

图片

玉玲珑南有座环龙桥。《潘允端记》中“过坊,得石梁跨水上,梁竟,面高墉”。说明明代时是石梁桥(平桥),故环龙桥应该是清代建的。

环龙桥老照片:

图片

图片

上海城隍庙原称金山神庙,祀霍光。明永乐年间 ,时任上海知县张守约将其改建为城隍庙,加祀敕封的上海城隍神秦裕伯,后经多次修建。

道光十六年(1842)英军占领上海,以城隍庙为驻地,甚至在荷花池洗澡。

咸丰三年(1853)小刀会占领上海,设部于庙内,前后住居一年有余。

咸丰十年(1860)为抵御太平军,该庙又成为英法军队营房。

历经数次兵占,庙内破坏一空,面目全非。同治年间知县王宗濂、巡道应宝时倡捐大修,历时十月,庙貌焕然一新,重复壮观。

清代的上海城隍庙老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湖心亭和九曲桥,

明代的豫园《潘允端记》:乐寿堂“前距大池”,“池心有岛横峙”有亭曰:“凫佚”。本来只是个小亭,没有桥,登船才能上岛进亭。

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青蓝布业商人祝韫晖,张辅臣、孙学裘、梅君瞻集资购买湖心亭,拆除池中的小岛、假山、亭子等,重建了高二层的东西排列中间大二边小的三个六角亭。并添筑了石柱、石梁、木栏杆建九曲桥,从湖心亭起两端弯曲连接东北角和西岸,以方便进出。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竣工,立《湖心亭碑记》。

湖心亭建成后成为上海布商聚会之所,后因洋布倾销,青布业衰。清咸丰五年(1855),将湖心亭出售,成为“海上第一茶楼”,取名“也是轩”。到了民国又改为“宛在轩”,逐渐成为商人洽谈生意和游客品茗、会友的场所。但大家仍俗称它为“湖心亭”。

清代的湖心亭和九曲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代的湖心亭和九曲桥的画,

图片

图片

图片

改为庙园后,园林渗透着商业气息。每月初一和十五,官府派人来此宣讲圣谕,商人常在此集会宴客。嘉庆年间,这里商会逐渐增多,道光初年官府索性出示告示,让各同业商会管理和维修。

点春堂就是道光初年(1820)为福建花糖业商人所建,以作公所之用,共5间。厅堂雕梁画栋,宏丽精致,门窗、屏扇上雕刻戏曲人物,栩栩如生。堂名取宋代诗人苏东坡词“翠点春妍”之意。

图片

图片

豫园老庙遭受三次兵事:

道光二十二年1842农历五月十一日,英军从北门长驱直入,驻扎豫园和城隍庙,司令部设在湖心亭。豫园“风光如洗,泉石无色”。将荷花池当作洗澡池,园林一片凄凉。

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起义在点春堂设城北指挥部。起义失败后,清军驻扎豫园,香雪堂、点春堂、桂花厅、得月楼、花神阁、莲厅皆遭损毁。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东征,清庭又请英法洋枪队入城防守,建造西式营房,“西园石山,尽拆填池”。城隍庙被毁坏一空,直到同治四年(1865)才全部撤出。

当时的老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海开埠以后,商业发展迅速,一些行会在豫园设同业公所,作为同业间祀神、议事、宴会、游赏之处。同治七年(1868)西园划分给各同业公所,各自筹款修复。此后园内茶楼酒馆相继兴起,商贩丛集,荷花池西南一片空地上,一些江湖艺人,诸如相面测字、卖梨膏糖、拉洋片在此设摊,逐渐成为固定庙市,后演变为商场。

豫園周围各种商业的老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年后(1870)上海县公告城隍庙庙园地产归各业公所,豫园脱离又了庙产。

同治十年(1871)《上海县志》上的城隍庙图,后为豫園

图片

图片

光绪元年(1875),豫园内有豆米业、糖业、布业等21个工商行业设立公所,一些公所还设立学校,旧有古迹日趋湮没。

1870年时的豫园内景

图片

这一变更,最终导致豫园的公共化。加快了豫园商场的形成。园内茶楼酒馆相继兴起,商贩丛集,江湖艺人,卖梨膏糖、拉洋片等从业人员在内设摊,各商家在豫园西边、九曲桥西南面荒芜之地建造商店,庙市演变为商场。至光绪元年(1875)已有21个工商行业在园内设置公所,如布业(得月楼)、豆业(萃秀堂)、糖业(点春堂)、鞋业(凝晖阁)、钱业(东园)公所等,一些公所还设立学校。

光绪十年(1884)城厢租界全图上的城隍庙地区,

图片

清末,由于豫園的游客不断增加,申报1871年的“劝添造豫园沿池栏杆事”豫园水域边危险隐患,加装了栏杆等设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历史上,城隍庙每年有清明、中元、十月初的“三巡会”,有各神祗的华诞,善男信女进香还愿;豫园,岁时例有梅花会、兰花会、菊花会等雅集,文人名流评点花魁;市场内的商铺善于“以节引客”,常以各种商品点缀春节、元宵、立夏、端午等节日,招徕顾客,使城隍庙周边形成了有异于一般商业街市的经营特点,这也豫园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和社会层面先决条件。

豫园是文人雅士荟萃之地,市场内画铺、书坊、旧书摊、笔墨店集中。清末民初,沪南画家高邕之、陈石痴等组织书画善会、宛米山房,以展览形式,销售名家字画。民国十七年(1928)时场内有青莲室、丽云阁、笔花楼等书画笺扇店22家,经营笺纸、楹联、幛轴、书画、折扇等商品,并代客装池;镌刻店也颇负盛名,镌刻名章钤记,销售金石玉章、笔筒、水盂等手工艺品。

民国时期,方浜路老城隍庙正门口附近、豫园街景

图片

图片

上海城隍庙在1922年、1924年先后发生火灾,主要是1924年7月一次,木结构的老庙损失惨重。社会募捐,以黄金荣为首的大亨组织了老庙董事会进行重修。庙殿为钢筋水泥结构,从1926年4月开始施工,到1927年11月竣工。

现在上海城隍庙(2016年拍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城隍庙火灾并没有影响到湖心亭和九曲桥,但在1925年就进行了改建:湖心亭向南扩建了一个长方形的水榭式建筑,九曲桥改建为钢筋水泥桥,并将西岸的出口改为向西南角。

根据测量,水泥九曲桥总长在96米左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湖心亭内景

图片

图片

图片

抗战胜利后在湖中曾竖有李平书的像,

图片

图片

民国时期,豫园已被一条东西小路(豫园路)分割成南北两片,古建筑破漏,面目全非,有些还被改建成民房。凝晖阁、清芬堂、濠乐舫、绿波廊分别成为菜馆、点心铺、茶楼。香雪堂(原玉华堂位置)、可乐轩等在八一三淞沪战争被日军焚毁,除堂前玉玲珑假山石外,仅剩一片空地。当时这里划为难民区,大批难民涌入后抢占空地,乱搭棚屋,豫园又一次遭到浩劫。但园中点春堂、三穗堂、萃秀堂、大假山等和一些古树名木,还能得以保存。   

民国时期豫园周围街区图,可以看到豫园的水面除了荷花池外,已经很少。

图片

1948年天地图上的豫园地区,

图片

解放后,五十年代豫园的修复

1952年点春堂东侧快楼下的假山洞局部坍塌,暂作竹架支撑处理。1956年上海市文化局拟订了《修复豫园规划》。聘请上海民用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建筑专家以及能工巧匠对豫园进行了全面修复,历时5年。

1956年开始,将与豫园园景交错在一起的学校、商铺、民宅陆续迁出,化了三年多时间恢复了30余亩园景,但是湖心亭、九曲桥、荷花池等未能划入园内。豫园大门原在安仁街上,面朝东向潘氏宅第。因荷花池等未能与豫园园林成为一个整体,在三穗堂前仿造清代大门。列入豫园修复的项目有23个,各项目名称为:三穗堂、仰山堂、游廊、挹秀亭、大假山、望江亭、萃秀堂、鱼乐榭、老紫藤、方亭、复廊、两宜轩、亦舫、万花楼、古银杏和广玉兰、点春堂、古井亭、学圃、凤舞鸾吟、快楼、静宜轩、和熙堂、龙墙等。疏浚了淤塞的池塘,栽植了大量的树木花草,并把豫园和内园连接起来融为一体。全园有大小景点48处,大体可分成东部、西部、中部以及内园等景区,使豫园恢复了秀丽典雅的名园风貌。

1960年豫园现状图,

图片

豫园修复的项目情况,

图片

图片

19619月,豫园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外各方人士喜爱的游览参观的娱乐场所。

图片

五十年代由园林专家郭俊纶先生(1914-2002曾依照清代乾隆年县志上的邑庙西园图,结合清代同治年重建的点春堂一组建筑,及三十年前在三穗堂东面新建的园林建筑,顾景炎先生收藏的嘉庆间工笔画家孙坤《甲戊邑庙雩坛祷雨图卷》,综合后绘制了豫园全景图。19646月《豫园全景图》发表在《建筑学报》,对研究豫园历史和建筑修复,留下了很有价值的材料。

图片

其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豫园甚至被列为“破四旧”的范围,一度还更名为“红园”。城隍庙也改建为豫园商城的一部分。

图片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于“深挖洞”的战备需要,部分区域被修建成防空洞,拆除了跨龙桥等古建筑。

1979年天地图上的豫园地区,

图片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形势的好转和人们对文物认识的不断提高,同时,文物保护事业的恢复和第二次文物普查的开展,使得包括传统园林在内的文物保护被重新提上工作日程。豫园,作为上海市内重要的明代园林遗存,于1982年2月2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图片

1986年3月起决定分三期工程整修豫园。再次聘请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及其博士生蔡达峰,参照清乾隆时期的豫园布局和江南古典园林特点,进行设计、指导。第一、二期工程主要是整修豫园东部景区,包括玉玲珑、玉华堂、会景楼、九狮轩周围景点。这一区域历来受破坏严重,修复工程较大,拆除防空洞,重建青石环龙桥,扩大水面,修建积玉假山、浣云假山、玉玲珑照壁和百米积玉长廊。一、二期工程于1987年竣工。

豫园整修工程一、二期图

图片

九狮轩四季景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会景楼,登楼可观全园景物,故名会景楼

图片

图片

图片

玉华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环龙桥,

图片

图片

积玉水廊北达听涛阁,南连涵碧楼,因廊旁有一石叫积玉峰而得名。水廊长达百米,是江南古典园林中最长的一条水廊。漫步廊中,逶迤曲折,举目四顾,古树苍翠欲滴,池中红鱼游动,亭榭流光溢彩,富有诗情画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三期工程修复内园古戏台。内园古戏台因周围居民居住,长期重门深锁,无法对外开放。动迁13户居民、2家企业,1987年底至1988年8月期间动工修缮古戏台,并新建两侧双层清式看廊。重放光彩的古戏台,建筑宏敞,藻饰精美,画栋雕梁,使豫园增添了一个环境典雅、古趣盎然的新景点。

古戏台建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雕梁画栋,藻饰精美,被誉教育界江南第一古戏台。原在闸北上海北钱业公所内,1974年移建于此,经过修缮和增建于19889月正式对外开放。

戏台正面狮子、凤凰、双龙戏珠、戏文人物等木雕图案,造型优美,栩栩如生。两侧石柱上镌有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想容”,书法挺秀遒劲,为昆曲艺术大师俞振飞手笔。

戏台顶部藻井呈穹窿状,上有22层圈和20道弧线相交,四周28只金鸟展翅欲飞,中间是一面圆形明镜。藻井不仅装饰华丽,而且符合声学原理,即使没有扩音设备,也能取得良好音响效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进入21世纪后,驰名中外的商业旅游区——豫园和老城隍庙,已成“上海市老城厢历史风貌区”的核心部分。近年来,该区域正在经历有史以来上最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过程。

图片

2005年9月,豫园荷花池修整工程现场,

图片

2008年1月,雪后的豫园

图片

2016年豫园商城区域航拍

图片

2022年天地图上的豫园地区

图片

最后,豫园美景随拍,摄于2022年12月13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