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良春论黄疸

 经方人生 2023-08-18 发布于四川



朱师赞同以毒瘀侵入气分或血分辨治黄疸,仲景治疗黄疸有表、下、清、补、温、和等法,其分类已比较全面,究其仲圣治黄诸法,不外从毒瘀气血论治,朱师总结前贤经验,结合临床实践,认为:

(1)胆黄:证见发黄前先有寒热,黄疸鲜明如橘子色,伴有呕吐、乏力、口苦、腹胀痛、小便深黄、大便结、舌苔黄或黄腻、脉浮弦或滑数之证,当以毒入气分论治。但用清、用下之法必须应以是否出现阳明证〈(如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尿黄如茶、苔黄腻、脉弦滑等证)为的据。若虽黄疸鲜明如橘子,而症见脘腹胀、大便稀、舌淡苔白腻、脉沉迟等证,则应辨为太阴证,《伤寒论》有“太阴当发身黄”之说,故当以温法治黄,选“理中汤”加茵陈、砂仁之属,切不可囿于黄疸色鲜如橘,而误用下法、清法。

(2)急黄:证见起病急,突然发黄,常伴发热寒战,病情危重,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小便黄短,舌红,脉滑数。多伴衄血、便血、皮肤瘀斑等热毒人血之象,此证热毒化火,阳明腑结,黄疸迅速加深,朱师经验“如用五味消毒饮合茵陈蒿汤重用大黄通腑泻实后,黄疸不再加深,则可化险为夷”。如热毒入血,病入险境,有昏迷前预兆者。则宜清营解毒,清心开窍,或用牛黄承气汤重用大黄。常可取效。有报导急黄昏迷者,用大黄加食用醋灌肠,合服安宫牛黄丸,使肠内酸碱度降低,减少氨的吸收,促使毒瘀排出,使昏迷苏醒值得参用。

(3)瘀黄:证见黄疸色呈暗滞,形体瘦削,头身可见血丝赤斑者,多病情发展至早期肝硬化或肝腹水,笔者在朱师“复肝丸”基础上变化创制的“消癜复肝丸”均能治愈。


(4)虚黄:证见黄疸色呈浅黄,身目均有,日久不退,身倦乏力,眩晕心悸或畏寒纳少、大便溏、小便无黄赤、舌淡嫩、脉细弦,此型可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杞子、萸肉、稽豆衣、炒枣仁等以补益肝脾,黄疸一月即消。然有清利、温补诸法不效者,当仿张景岳用熟地治黄疸之法,张氏治阴黄11方中用熟地有7方之多,足见熟地治黄疸之功效,笔者历年来临床遇此病例仿张氏之法,共有熟地30克以上者,未发现明显副作用。足证张锡纯所说“少用则作闷,多用则转不闷”诚不我欺。
来源  朱良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