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去理发了

 白云abc123 2023-08-18 发布于内蒙古

      今天去理发了。大概上周就说要理,一直拖到今天。
  一直在找拖延的根源,我觉得有个说法是很靠谱的,一些事情如果你不命令自己开始去做,可能会无限拖延下去。
  开始做了就很简单,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
  日常需要做的事,总能分出轻重缓急的等级来。可这种区分却未必准确和合理。有时候重要的事被当做无足轻重,无限期地拖延。无足轻重的事却拍在了前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理发当然不在重要和急需名单里面,迟做早做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工作不是,想做的工作或者计划开展的业务,如果今天不能开始去做,也许永远都不会做。这就是拖延的结果。
  有多少曾经想过的,准备要做的事情,最后都不了了之变成了空想。想一想,肯定很多。
  所以,在想好之后,最好是下手去做。而不是想来想去。一旦形成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之后是非常难以自拔的。
  年轻的时候谁都有很多梦想,只是因为畏难、迟迟不肯行动而化为泡影。在造成人一事无成的原因里面,拖延、迟迟不肯行动要比半途而废所占的比例大的多。
  理完发我在街上溜达,晚上的天气已经很凉快了。还是活动活动好,头脑也清析了,浑身的各个感官也敏捷了。
  想到一个哲学问题。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是说万物都在变,不能有一刻停留。我有一个想法,站着的你和躺着的你不是一个人,走着的人又和站着的你不是同一个人。
  人走路的时候思考问题和躺着的时候不一样,有非常大的区别。躺着的时候认为不能解决的问题,走着的时候会认为很容易解决。看起来人还是那个人,没有任何改变,但想法、能力、心气就不一样了。假如认真对比的话,你很难想象他们是同一个人。
  因此我说,躺着的你和走着的你不是一个人。假如你经常在行走中思考,在行走中做事。那你可能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者。如果习惯与躺着那儿想问题,躺在那儿做事。肯定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失败者。
  好吧,气势、灵感、启发都是在身体的某一种状态下产生的。同样也可以理解为,人的能力和才干实质上也是一种身体状态。想异于常人其实很简单,就是保持异于常人的身体状态。
  身体状态大致相当于,颓废形成消极循环,进取形成积极循环。两种循环造成两种结果,奇妙的是它是一个发生在一个人身上,而不是说的不同的人。
  晚上回家,躺在床上一定是要睡觉。不要想事情,也不要看书。想事情或看书一定要坐起来。因为坐着的你和躺着的你不是一个人。
  世界是如此奇妙,因为不能理解变得奇妙,也因为发现变得奇妙。就拿一点道听途说的量子理论大胆地猜想一下。
  微观粒子总是在变,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不能确定状态。人身体的微观粒子也是在不停地变。也就是说人走着的时候微观粒子和躺着的时候是出于不同状态的。这个不需要通过观察去坍缩,而是通过人身体状态的改变实现微观粒子状态的改变。从而改变人的能量、智识和才干。
  也许薛定谔的猫才是最后一位成功学大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