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伏天快到了,三伏贴我适合吗?“冬病夏治”和“灸法”了解一下

 d_lotus 2023-08-20 发布于北京
夏至一过,天越来越热,三伏天近在眼前,好多地方又出现了三伏贴的广告,这究竟是个啥?干嘛用的?我适合吗?要贴哪里?又痒又疼发泡了怎么办?先了解一下“冬病夏治冬病,顾名思义,冬季发作的疾病。

什么病容易在冬天发生?

冬季天寒地冻,外界气温低,阴盛阳衰。这时人体如果阳气亏虚,不足以御寒,就容易受外界影响,感受寒邪,发生疾病。简言之,寒性疾病,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


什么是寒性疾病?

寒的特征为:冷!寒性体质的人,怕冷、喜暖、倦怠乏力、容易犯困这类人,即使在盛夏也怕吹空调,不敢喝冷水,睡觉可能也要穿长袖睡衣穿袜子。为什么会这样?

夏荷 图 | 葱

人体的寒气源于外感内生两方面:

外界寒冷(冬季,或夏季过度贪凉,外寒盛),体质薄弱(体内阳气不足)的人容易感受寒邪人的肌肤直接和外界接触,鼻腔直接和外界相通,所以寒邪入侵,最容易首先侵犯体表和呼吸道,中医称卫阳(表阳)不固

肺主表、主皮毛,开窍于鼻,所以阳虚受寒最常见于肺系出现怕冷、感冒、咳嗽(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等)、过敏(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呼吸道和皮肤方面的疾病

夏荷 图 | 葱

如果这人身体更差一点,肌表和呼吸道的防御力不足,寒邪会越过肌表和呼吸道直接进入体内中医称“直中入里”)损伤化生阳气的脾胃,引起腹冷、腹胀、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消化系统寒性病变

寒冷时,人体血行迟缓、经络不畅,紧张痉挛,出现颈肩腰腿等各种关节痛(骨性、类风湿性等关节炎以及痛经、冻疮等各种痛症,中医称“寒主痛”

寒邪内盛会出现明显的畏寒症、老寒腿更严重时,阴寒阻闭阳气,免疫力持续低下,会出现心悸、气短、紫绀、喘憋、水肿、嗜睡,稍稍活动上述症状加重等心肾阳衰的症状。

夏荷 图 | 葱

上述呼吸、消化、免疫系统疾病及多种痛症都有一个特点:稍微变天就出现或加重,天冷加重,受寒加重,天热减轻,温暖减轻,恶寒,喜暖,并且反复发作(宿疾)

因为冬天发病或加重,所以称冬病”这些病的发生都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外界阴寒过盛,容易感受寒气

而盛夏天地阳气旺盛,中医提倡“春夏养阳”,所以,冬病可以:

热属阳,夏属阳。

夏至过后,空气湿度逐渐增大,地表吸收的热辐射增加、散发却减少,热量叠加累积阳气极盛一年内最闷热的时令。

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为了避暑也得潜伏起来,称为“伏天,按时间分初、中、末三伏。

夏荷 图 | 葱

受自然界充沛的阳气影响,三伏天人体阳气浮于体表,腠理(肌肤)开泄,人体机能旺盛,经气运行快

此时在体表腧穴操作,更容易激发经气,穴位效应容易显现,疗效更明显,更能快速祛除体内的阴寒,纠正阳虚阴盛,使人体阴阳平衡,提高抗病力,防治冬病,可谓事半功倍。

夏荷 图 | 葱

无论肺卫阳(表阳)虚、脾阳不足、心肾阳衰、抑或实寒内阻,只要是反复发生的寒性宿疾,都适合在夏天尤其三伏天温阳通脉,疗效会比其他季节效果好

但你知道吗,冬病夏治的首选方法,其实是:

艾,学名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半灌木植物。艾草喜阳光、耐干旱、耐寒,在夏季成熟,具浓烈的香气,这些特性使艾有“日为天之阳,艾为地之阳”的美誉,被称为“纯阳之草,艾温阳功效卓著。

艾叶 图 | 网络

气辛走窜,味苦燥湿,辛香浓烈,渗透力强,善于“入里”,能“深入”人体内部温阳,由里到外剔除体内盘踞的寒邪。

现代研究发现,艾绒燃烧时会产生短红外线,对人体的渗透力在10mm以上,是普通红外线的3~4倍,因此,艾对于体内深在不化的寒湿最为合适

艾条灸 图 | 网络

在一年中阳气最旺的三伏天,用纯阳的艾草,加上火的烧灼,选择补阳的腧穴,多阳相加,能有效祛除深藏的阴寒,培补阳气,扶正祛邪,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力

温针灸 图 | 网络

通行十二经,回阳、逐寒湿、理气血以艾叶制成艾绒、艾柱或艾条,于相应腧穴灸灼有很好的温经、散寒去湿、平喘、止咳、安胎、止血、消炎、抗过敏等功效。

艾,作为名词指艾草,作为动词有“终止,断绝”之义(如:方兴未艾),意指消除疾病,所以历代医家均认为艾主灸百病,说明艾疗效卓著

具体灸什么穴?和疾病相关

隔姜灸 图 | 网络

肺系咳嗽、鼻炎、哮喘,可以选择肺俞、天突、大椎;脾胃系出现胃痛、泄泻,选择中脘、足三里、天枢,如果是倦怠乏力、畏寒,关元、气海很有效;心肾阳衰,可以选择心俞、定喘、膏肓、内关。

艾这么有效,为什么还有三伏贴?

先了解一个概念:天灸

天,天然、自然。和艾灸不同,天灸不用火,用的是天然的、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如斑蝥、毛茛、蒜泥、白芥子等。

将这些药制作成丸、散、膏、贴,直接贴在穴位上,局部皮肤受药物刺激,会自然(天)充血、潮红或起泡,达到穴位刺激的目的,所以称“天”灸。

天灸常用药 图 | 网络


这些药性质温热,不仅刺激皮肤,还能取药物辛热之性除寒,同时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如芥子,燥热,还能利气化寒痰。

三伏天,选择与疾病相应的腧穴,用刺激性药物敷贴,就称为“三伏贴”。

三伏贴治肺系病 图 | 网络

这就是为什么你一贴三伏贴就会又痒、又疼甚至起泡的原因,毕竟,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穴位刺激的效果,所以天灸还称“发疱灸”


要知道,穴位贴敷引起的发泡,事实上正是需要的穴位刺激的过程,是不是有效果,和发不发泡关系密切,甚至要发泡了效果才好。这是经典的发疱灸的内容:

发泡灸又称直接灸、化脓灸、瘢痕灸,是灸法的一种。人为有意造成的灸疮,通过微损伤引发机体产生一系列免疫变化而提高抵抗力,其疗效远非温和灸所能比拟

化脓灸 图 | 网络


国内外众多中医实践证明,发泡灸不仅用于哮喘、痹证(痛证、麻痹)、慢性肠胃病、阳虚等顽固性疾病的治疗,还可以用来防治瘟疫(如风靡日本的足三里化脓灸)


曾有新闻曝出某医院三伏贴引起患者局部发泡而下架的消息,我看是没有弄清治疗原理,大可不必。当然,发疱灸会造成皮肤损伤,会出现疤痕,现在很多人不愿接受这种治疗罢了。

艾炷直接灸 图 | 网络


艾炷直接灸当然也可以发疱,人直接是发疱灸的鼻祖。相比之下,贴敷最大的好处是:贴上你就可以走了,方便行动。

灸法 思维导图 | Lotus

所以,三伏贴的关键,不是你艾灸还是贴敷,而是你是否是寒证,是不是适合性质温热的灸法:

冬病夏治,利用的是盛夏的阳气,治疗的是寒性疾病,针对的是体寒的病人。反过来,热性病人不适合

体内没有寒湿,没有阳不足,甚至还阳热过盛(实热),或者反过来,阴血亏虚(虚热)是热性体质,这类人,无论呼吸、消化、免疫系统还是痛性疾病,只要属于热性,都不能用热法,不适合温阳,否则火上浇油咳嗽:

夏荷 图 | 葱

咳黄稠浓痰、胸痛、高热急性期(痰热郁肺的实热咳嗽),或者,干咳、痰带血丝或咳血(肺阴亏耗的虚热咳嗽),这类病人,三伏天,无论艾灸还是天灸,都会温燥伤血,会加重病情,都不适合。


冬病夏治其实不稀奇,这是中医“正治法的运用。所谓“正治”,就是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治法,这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法则,说白了,就是“寒者热之”,“以热疗寒”

可以看出,除了腧穴的特殊功效,冬病夏治更多是补充机体阳气,提高免疫力,属于“缓图之保健类和支持类治疗。什么意思?

就是你在进行三伏贴或者三伏灸了,原发病的药不能停。比如哮喘,你贴三伏贴了,该用的药一样得用。穴位天灸主要是调理体质的,当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这么复杂的病,你渴望用一个白芥子加几个穴位伏天贴几次就给你治好?杯水车薪哈。

敷贴用药 图 | 网络

另外,无论那个季节,生了寒病,都可以用热法

也就是说,夏天三伏贴没贴上?没事!别过度懊恼,没那么玄。难道冬天就不能用热药了吗?

我们治疗的始终是人,三伏贴是因时制宜的临床实践,三因(因时、因人、因地)制宜最终落脚点始终是生病的个体是人。所以,你只要得了寒病,冬天一样可以用热药,只不过夏天伏天效果会更好,如此而已,别迷信。

夏 图 | 葱

另外,所谓灸法,一定要持之以恒,久火,指需要的时间长,疗程长,你可能听说过,三伏贴要贴几年,这是真的。主要原因是那么深在的寒气,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排出。

所以,疗寒以热,不只是生病了如何治,更为关键是预防受寒

寒疾夏治,除了艾灸、三伏贴、进食性热的药膳,更重要的是通过饮食起居调理,避免寒邪内生,要做到

夏 图 | 葱

一、避免过度贪凉,避免空调冷风直吹,避免反复冷水洗浴,减少夏季阳气损伤,避免寒气内积;二、食饮有节:就算天再热,也节制生冷冰冻食品,避免暴饮多水,少吃肥甘厚腻;三适当运动,动则阳气生,让整个人身体精神都兴奋起来,和夏天万物茂盛的状态一致,但不要过度劳累,避免大汗淋漓,就可以养阳气。

夏 图 | 葱

养生,只知道用药,如同斗而铸锥、渴而穿井、亡羊补牢,已经落入下乘。所谓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为先,如是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