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层境界:柴胡类方证 1:柴胡加芒硝汤方证:小柴胡汤证伴有发热(下午3点—5点)而大便困难者。 2: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方证:小柴胡汤证不呕但口渴严重的。 杨某,女,30岁,2021年2月22日就诊,因感冒十余天不愈到我诊所治疗,现症状,口干渴,不住的喝水,寒热往来,心情烦躁,舌质淡红苔薄黄,左关脉弦而有力,右关脉正常。 方药:小柴胡汤去半夏加栝楼根,生地 沙参15克柴胡40克黄芩15克天花粉18克甘草15克干姜6克生地30克大枣6枚(掰)三付水煎服 3: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小柴胡汤证而见口干渴明显,胸胁苦满,但头汗出,气上冲,心下微结。 山某某,男,69岁,2019年8月14日就诊,小便不利,小便后有抽动样疼痛感一个月。在洛阳中心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癌,查脉弦细无力,尺脉弱,舌质淡红苔白腻。口干渴,上半身爱出汗!有时头晕,但血压正常,辩证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党参30柴胡40黄芩15桂枝10干姜10天花粉18生牡蛎15甘草10白芍20白茅根30铁树叶30血竭5生蒲黄10白术10泽泻25七付! 上药加减服用一个月后竟然全愈了!这就是经方的魅力!这个患者也是我治疗癌症最快的一例!停药到现在为止一切正常,今天还带病友来我这儿看病呢! 分析:“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患者上半身爱出汗,口干渴,伴有小便不利,符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小便不利,小便后有抽动样疼痛,属于筋脉拘挛故用芍药甘草汤,生蒲黄有化瘀利水通络止痛的作用,舌质淡红苔白腻,并伴有头晕不正是泽泻汤方证吗?“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铁树叶味甘性温具有化瘀消肿,和胃散结的作用,同时也有抗肿瘤的作用! 4:柴胡桂枝汤方证:小柴胡汤合桂枝汤方证并见者。四肢关节疼痛,胸胁苦满,微呕,胃及腹中疼痛等。 临床用于体质差,经常感冒,久治不愈者。 李敏,女,47岁,2020年5月20日就诊,心慌,气短半年余,并伴有乏力,近半月来感身体沉重麻木,并感觉口苦无味,脉沉弦,舌质淡红苔薄黄。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病人口苦无味,乏力用小柴胡汤,乏力身体沉重麻木说明营卫不和,用桂枝汤,心慌气短苔薄黄用生脉饮益气养阴 方药:党参30柴胡40黄芩15半夏18桂枝15白芍15炙甘草10干姜6麦冬15辽五味10大枣6枚炒山楂15茯苓15七付 2020年6月15日复诊 ,服药三天后感觉压气减轻了很多,现在基本没有气短现象,也比以前有力气了。 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小柴胡汤方证见胸满烦惊,大小便不利,谵语,有精神抑郁倾向,眠差,乏力者,脉双关多弦滑,舌质暗,苔厚腻,舌底瘀络明显。 涂华新老师说有打通三焦之功效! 王某,女,50岁,2021年3月15日就诊 主诉:失眠,怕冷,无力十余年 病史:十余年来一直休息不好,半夜十二点睡,早上三四点醒,心烦急躁,夜尿多,每晚3、4次。白天无精神,怕冷,大便不利,脉弦细,肾脉弱,舌质淡红苔白腻,舌底瘀络严重。 方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四逆汤加减 党参45克柴胡125克黄芩45克半夏120克(先煎)茯苓45克桂枝45克黄附片45克磁石45克(先煎)生龙骨45克(先煎)生牡蛎45克(先煎)白术60克干姜20克枳实30克大黄6克大枣15个(掰)四付煎成16袋分八天喝完 2021年4月1日复诊,喝两天后晚上就能睡六七个小时,这几天基本正常,白天我有力气,没有那么烦躁了。上方连续用了三次,到5月12日痊愈。 方义分析:“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病人心烦急躁,白天乏力,夜晚不能入睡属于柴龙汤证,夜尿多,怕冷,舌质淡红苔白腻,尺脉弱,属于肾阳不足,四逆汤证,大便粘腻不利加大白术量,少佐以大黄有通利作用,故大便通畅。 师某,女,23岁,2019年8月23日来我诊所治疗。 主诉:由于家庭情感导致心情烦乱,今年春节曾服农药,后经抢救挽回,除了工作不敢静下来,白天无精神欲寐,夜晚睡不着,大便偏干,面色黄白无神,脉微细,舌质淡红苔薄白,时感疲劳。 方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党参15g 柴胡24g 黄芩15g 半夏18g 桂枝15 g 茯苓15g 龙骨30g 牡蛎30g 白芍15g 枳实10g 附子15g 干姜10g 甘草15g 大黄6g 大枣3枚 分析:心情烦乱,谵语,不可转侧,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黄煌老师,曾讲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就是一张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心理疾病的常用方, 面色黄白无神,脉微细,但欲寐,手足发冷用四逆汤。 8月28日复诊,由于服药四剂后,夜眠安,心情好了很多,面色略有红润,现今感略有乏力,气不足,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白。 党参30g 柴胡24g 黄芩15g 桂枝15 g 半夏30g 茯苓15g 龙骨30g 牡蛎30g 白芍15g 枳实10g 附子15g 干姜10g 甘草15g 大黄6g 大枣3枚 说明:半夏附子可以同用,但先煎30分钟去上沫,半夏沫刺激咽喉,所以应去之。 任某,男,53岁,自述早泄十余年,夜眠差,乏力,心烦,怕冷,并有便秘,七、八天一次,便干,夜尿多,每晚四、五次。脉沉弦细,舌质淡紫,苔薄白。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分析:病人夜眠差,乏力,心烦,属于柴胡加龙牡汤证。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怕冷,便秘,夜尿多,说明阳气不足腑气不通。用四逆汤合四逆散加大黄,怀牛膝。 肝脉布两胁,凡事阳痿早泄都和肝肾有关,治肝与柴胡加龙牡汤合,又可缓解情绪压力。治肾用李可老中医的经验方肾四味加蜈蚣! 方药:党参15g 柴胡40g 黄芩15g 桂枝15g 白芍20g 枳壳20g 黄附片20g 大黄15g 生龙牡各20g 淫羊藿15g 枸杞15g 菟丝子15g 补骨脂15g 怀牛膝20g 大蜈蚣2条,生姜30g 克炙甘草20g 葱白1根 十付水煎服。今天复诊大轻,又续十付巩固治疗。 6:大柴胡汤方证: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下急,大便坚或里实热壅,呕吐下利(不通)。左右关脉均有力。 贾某某,女,61岁,2012年5月1日初诊. 主诉:胸腹胀满,痛甚不移半年余。 现病史:2011年10月份因胸腹胀满,疼痛,痛处不移,口干渴,到解放军150医院就诊,MRI提示:胰头区占位,考虑胰腺Ca可能性大;胆囊大。未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遂来门诊治疗。 现症:胸腹胀满,疼痛,呕吐不止,口干苦,咽喉不利,大便干结,心烦,眠差。患者形体消廋,舌质瘀紫舌苔黄腻,脉弦细略涩。关脉有力。 既往史:糖尿病,脑梗塞。 诊断:少阳阳明合病 病机:里实兼少阳证 治法: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化瘀消痞。 处方: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合失笑散。 太子参30克 柴胡40克 大黄15克 枳实10克 黄芩15克 半夏18克 白芍30克 炙甘草15克 栀子40克 厚朴15克 蒲黄15克 炒五灵脂15克 白花蛇舌草24克 半枝莲15克 生姜20克 大枣6枚。七剂水煎服,6碗水熬成3碗水,一次一碗,约200毫升,一日三次,一日一剂。 七天后复诊胸腹胀满。疼痛明显减轻,但大便略溏,大黄改为10克。同时配合针灸梁门,关门。期门,悬枢,脊中,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治疗,连续治疗半年后,症状消失,肿块有所减小。 2016年3月针对胰腺肿块开一处方: 柴胡60克 黄芩15克 半夏20克 枳实15克 厚朴18克 炒大黄15克 栀子40克 白芍40克 白僵虫10克 蝉衣10克 夏枯草20克 炙甘草10克 生牡蛎30克 炮山甲10 三七粉2克 冲服。 2019年1月14日在偃师市人民医院复诊胰腺肿块消失。 按: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并伴有心下痞硬,大便干结属大柴胡方证,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眠差属栀子厚朴汤方证,脉弦细略涩,舌质瘀紫,属气血瘀滞,故用失笑散。药证相合,故效如桴鼓。 7:四逆散方证:胸胁苦满,或腹痛,大便溏泄者。 乳腺增生,多由气滞痰阻,兼有火热引起,理气用四逆散,化痰散结用牡蛎,清热解毒用公英,故我临床常用四逆散加牡蛎公英。有硬块加三棱莪术,疼痛严重合活络效灵丹。 胡希恕老师运用四逆散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川芎治疗气郁血淤型阳痿疗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