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的神形百变

 仲景亲传人弟子 2023-08-21 发布于河南
—:
桂枝汤辩证要点: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浮弱。
2:病常自汗出,或发热汗出者。
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阳明病,脉迟,虽汗出多,而微恶寒,表未解者。
5:病下利而脉浮弱者。
6:霍乱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
桂枝汤的适应症:
桂枝汤广泛用于太阳,阳明,太阴及妇人病中,性偏温具有益胃生津的作用,适用于津液不足的表虚证。若体液充盈的表实证或胃实里热不能用。
桂枝汤的禁忌症:
1:“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第一要辨有没有“上冲”。第二要辨里气虚的程度,看正气有没有托邪外出的能力,第三辨表邪是不是完全内陷、内结了,来决定是不是用桂枝汤。
桂枝“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气上冲”是用桂枝汤的辨证要点。
     比如“喘家作”,老慢支、咳喘的病人,体质比较差,受了风寒,有汗出恶风,同时咳喘的病人,可以加厚朴、杏子,一样管用;如果痰多,又黄又黏,兼有少阳的情况,要加柴胡、黄芩;或见口渴兼心烦、右脉滑大的情况,加石膏就可以了,临床应用上没有那么复杂。
2: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
这段是说,“太阳病三日”,感冒,邪在太阳经,已经过了三天,但是经过用汗、吐、下,或者用艾灸、温针的办法治疗,病还没好,“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桂枝汤已经治不了了。那怎么办呢?仲景告诉我们,“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汤的脉证是浮缓,具有解散肌肤表邪的作用,而“脉浮紧”是麻黄汤证,具有除风解表散寒的作用。
3: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7]经常喝酒的人,容易出汗,心跳快,容易肝火上炎,如果酒客得太阳中风,怎么治疗呢?如果小便不利可以用荆防五苓散。
4: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仲景发现有这么一个规律,凡是吃桂枝汤容易吐的人,其后必吐脓血。服桂枝汤容易吐的人,要么邪传少阳,少阳有郁火,要么传阳明,阳明有热。为什么阳明有热我们会用桂枝汤呢?因为阳明热的病人它有自汗出,而医生把这个里热自汗出当成表未解、营卫不和。“其后必吐脓血”,因为桂枝汤以温脾胃的药为主的,所以会加重胃热,这里的“吐”就表示胃热已经重了,本身没有吐血,也被治成了胃热吐血、吐痈脓的病情。总之,这条提示有阳明胃热,或者少阳胆热的病人,不可以用桂枝汤,这一点请大家务必要注意。
二:桂枝汤的加减法:
1:桂枝加桂汤:“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117}加桂枝二两增加桂枝汤治疗气上冲的作用。
2:新加汤:“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出汗过多,故加白芍补充津液,加人参补气生津,加生姜健胃补阳作用(和脉沉迟相对)。
陆渊雷“太阳伤寒发汗太峻,病未解而津已伤。伤寒本有身疼证,今因大汗伤津,血中液少,血管不得不收缩,以维持血压,于是肌肉💪不得营养而拘挛,故疼痛益甚。血液少而血管缩,循环系统机能衰减,故脉沉迟。加芍药驰放血管,疏通补充津液。加生姜人参,兴奋胃机能,浚津液之源泉”。
方证:桂枝汤证见身痛明显,纳差,脉沉迟者。
3:桂枝加芍药汤和小建中汤。“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279}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13}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22}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18}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桂枝汤加量白芍,以在解表的同时加强缓急止痛的功效。
小建中汤在桂枝加芍药汤的基础上加饴糖更加重缓中止痛的作用。饴糖“味甘,性温,有补虚乏,止渴,”的功效。
我经常用桂枝加芍药汤治疗太阴病的便秘疗效显著!桂枝30克白芍60克生姜30大枣12枚炙甘草20克白术60—120克。成人量。
小建中汤方证:桂枝汤方证兼见腹中急痛,或见心悸不呕者。
“阳脉涩,阴脉弦”是指:涩为津血虚,阳脉涩,即脉浮涩,为表虚荣卫不利,弦为寒,阴脉弦,即脉沉弦,为里虚有寒。故呈腹中急痛之象。
4:桂枝加大黄汤证:桂枝加芍药汤方证又见里实拒按,或大便不通的。也就是说既有太阳表症的汗出恶风,又有桂枝加芍药汤方证的腹痛拘急。腹部胀硬疼痛(大实痛)。太阳太阴合病证,对于便秘疗效显著。
5:桂枝加葛根汤方证:桂枝汤证加项背强几几。
《神农本草经》:【葛根】味甘。平。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根有解肌及缓解筋脉拘急的作用。其有解项背强急的作用。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
6:栝楼桂枝汤方证:“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都是治疗痉挛,僵硬。
栝楼桂枝汤用于全身强直性痉挛,脉沉迟。
桂枝加葛根汤用于项背部痉挛,脉浮缓。
7:桂枝加黄芪汤方证:用于表气虚不固,同时说明黄芪有袪黄作用。
【神农本草经】黄芪味甘微温,排痈疽及久败疮之脓而止痛。
【药征】黄芪主治肌表之水,故能治黄汗,盜汗,皮水,兼治身体肿或不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