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筹建始末(上)

 兰州家长 2023-08-22 发布于甘肃

作者:文小平 来源:《百年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面临重大的历史任务,即:实现国防现代化,建立强大的国防军。1950年9月,毛泽东主席指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号召:“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空军、海军和炮兵等军兵种陆续建立;国防工业开始发展,国防工厂有计划地建设。国防现代化、军队现代化,迫切需要大批掌握、驾驭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工程技术干部。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敌我武器装备天壤之别。我军的火力、机动力和后勤补给能力与对手相比,都相差甚远。特别是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美帝国主义要打败我们是不可能的,我们一时要把美帝赶出朝鲜也不可能。朝鲜战争可能成为持久战,相持多久还难以预料,我们的武器装备也要在战争中不断改善,对技术军官的需求变得非常紧迫。

创建军事工程学院,还离不开斯大林的建议。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陈赓都先后说到过这件事。1952年6月23日,毛泽东主席接见陈赓,谈话中,毛泽东说:“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在援助我们部分技术装备的同时,就提出赶快办一所培养技术军官的大学,我们接受了这个建议。”同年9月5日,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党政军负责人联席会议上,谈到创办军事工程学院时,说道:“斯大林在朝鲜战争开始,就向毛主席建议办这样一所学校,现在又派百名技术专家来帮助我们。”1952年12月9日,陈赓在全院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也说到了这件事:“苏俄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年,就开始建立军事工程技术学校。1950年朝鲜战争一开始,斯大林就建议我们办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干部,掌握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斯大林并说要帮助中国办这所学校。”

军事工程学院正是在这样战争形势大背景下创办的。

陈赓奉命担任院长

关于学校的名称是否叫“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周总理说:为了保密,去掉“技术”两个字,即“军事工程学院”。1952年6月3日,周恩来总理致函苏联政府,请派专家帮助筹建军事工程学院。此后,两国政府经过谈判,签订了关于援助中国筹建军事工程学院的协议。军事工程学院成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1952年7月,苏联政府派来的第一个“专家设计组”就位。

1952年6月初,中央军委电令:调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回国接受新的任命。6月23日,在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对刚从前线回来的陈赓说道:“这次请你回来,就是要你创办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军官,加快国防现代化的建设。”接着,加重语气说:“你当这所学院的院长兼政委。”

1952年9月1日,三个方面军的主要人员聚首北京,在陈赓主持下,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在北京地安门恭俭胡同1号成立,并以此处作为筹委会办公地点。陈赓任主任委员,徐立行、李懋之、张述祖任副主任委员,委员有:张衍、胡翔九、黄景文、赵子立、任新民、沈正功。

筹委会的成立,标志着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建已正式启动。

筹委会的工作人员,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他们之中有: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的马明德、岳劼毅、周祖同、钟以文;二高步校的杨川、傅德林、吴兆光、许鸣真、王秉衡、樊康、王雅琴、周言、沈清波;志愿军第三兵团的高庆魁、徐文林、党中才、苑舒君等近30人。

陈赓在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明年开始实行,五年计划包括国防建设计划,创建军事工程学院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来应该按军兵种分别建立军事工程学院,由于国家力量有限,目前只能办一个'联合的’军事工程学院,为各军兵种培养工程技术干部。毛主席对我说:我们办不起那么多学院,只能办一个。”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筹建始末(上)

1952年6月,奉调回国,筹建军事工程学院的陈赓

陈赓在讲话中还提到,解放军的战斗历程和朝鲜战争的现实深刻地说明了:“人民解放军是一只猛虎,创办军事工程学院,就是为猛虎添上翅膀”。他指出:“朝鲜战争说明,打现代化战争,光凭勇敢不能解决问题,勇敢加技术,事情就好办了。如果我们把技术搞上去,人民解放军就可以无敌于天下。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科学技术。掌握科学技术,是军队建设的头等大事。因此,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创办军事工程学院,外国朋友也有这个建议。过去,我们没有条件办这样的学校,现在全国胜利了,条件改善了,已经有了一批知识分子,在座的华东军事科学研究室的各位专家是创办军事工程学院的主力军。苏联同志也来帮助我们。毛主席说:'国防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技术军官’。周总理要求军事工程学院'尽快上马,早出人才’。任务紧迫,时间不允许我们迟缓,筹备工作要立刻开始,不能再等了。”

筹委会筹建之初,大家面临的现实是两手空空办学校,一无师资,二无校舍,三无教材设备,四无管理经验。而其中师资是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难题。陈赓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宣布:“革命的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军事工程学院也能够从无到有。”筹委会的任务就是要把军委创办军事工程学院的命令落实,要把军事工程学院从无变为有。如何“尽快上马”“早出人才”?如果按常规办事:先建起校舍,有了落脚之处;再去请教师;然后再去招收学员。形势、时间都不允许这样做。陈赓建议用边建、边教、边学的办法,即建校舍、请教授、招生开课同步进行,“三边并举”的筹建方针。周总理同意这个方针和办法。时任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对此筹建方针很是赞赏,说:这个方针很好,体现了我们的急需。陈毅副总理非常赞同这一筹建学院的方针,说:这一方针体现了“快”,“教学大楼建设赶不上用,可以在树林里上课嘛,要发扬抗日军政大学精神。”

陈赓在筹委会上宣布:“军事工程学院已经'怀胎’,明年'出世’。它将在我军建军史上占一个重要位置。”他已经把决心、要求说得很明确:要在一年内完成学院的筹建工作。

经陈赓提议,筹委会委员就在京的筹备工作做了分工,并进行了细化,决定在北京要办的事,具体有以下几项:1.草拟体制编制,提出组织系统表并报批;2.提出聘请教授的名单和助教数量,报请周总理批示;3.编造教学设备、器材、教材的领请与采购计划并报批;4.编制经费概算预算并报批;5.提出招生计划;6.提出军内抽调干部名单并报批;7.安排第二高级步校和所属练习团3000余人到达哈尔滨后的驻地;8.提出校舍建设规划;9.学习办学经验,组织到有关机关、院校、工厂参观。

陈赓说:“筹备工作在北京要办的事,包括批准计划、确定原则,争取3个月在北京基本完成,11月底结束在京筹备工作,12月初迁往哈尔滨办公,北京设驻京办事处。”

建立教师队伍

军事工程学院成立筹委会时,教师队伍的状况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的教师是来自华东军事科学研究室的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实习研究员25人;社会科学方面的教师是来自第二高级步校的82人(其中,政治教员40人;战术和俄语教员42人)。

陈赓对聘请教师一事抓得特别紧。他依靠熟悉教育界、科技界情况的张述祖、任新民、马明德等几位教授,摸清分散在政府机关、高教系统、科学院和工业部门的专家、教授的情况,提出可以请调的人员名单。这几位教授,每人都能提出几个自己熟悉的教师、专家。张述祖一人就提出了38位知名教授的名单。当时正值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各大学还没有开学,趁此有利时机,先从高教系统物色了一批教授。向军委提出的第一批请调的讲师以上教师人数是62名,另有18名是指名请调的声望高的教授、专家,如:曹鹤荪、卢庆骏、周鸣鸂、孙本旺、曾石虞等。陈赓带着请调名单,多次到周总理处请求审批,并和政务院人事部、教育部、军委总政治部和总干部部联系,然后由徐立行、黄景文、任新民、周祖同、赵子立、胡翔九等分头到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武汉、长沙等地落实。临行前,陈赓再三叮嘱他们:在落实请调教授的工作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多说好话,商量办事,切不可拿着中央的“圣旨”压人;要宣传中央创办军事工程学院的重大意义,讲清我们当前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专家教授,请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结果,有的很顺利,有的经过几次商讨,最后也如愿以偿。南京曹鹤荪教授和上海卢庆骏教授的调动就是两个典型例子:

曹鹤荪教授是原上海交通大学教务长,上海教育界的知名人士。1952年初,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由上海交大、南京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的航空专业合并组成华东航空学院(南京),特聘曹鹤荪主持教务工作,此时他正准备回上海搬家。胡翔九拿着周总理签署的调令到了南京,华东航空学院的领导不敢怠慢,当天下午就为曹教授开欢送会,晚上就送曹教授登上了回上海的火车。曹教授一到家,就对夫人说:“不去南京了,准备去哈尔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筹建始末(上)

学院领导谢有法(后排右一)、刘居英(后排右二)与授衔的老教师合影

卢庆骏教授是原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著名数学家陈建功的高足和浙江大学教务长苏步青的得力助手。1952年初,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数学系与复旦大学理学院合并,卢庆骏到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授。他年富力强,业务水平高,又有组织能力,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复旦大学坚决不肯放人,认为工作离不开他,调走了卢庆骏,影响教学;再有一点,就是学校不了解军事工程学院的任务,苏步青曾问道:“军工”是挖工事的,指名要卢庆骏去干什么?似有不满之意,而卢庆骏本人尽管也有种种顾虑,但并未拒绝,表示“服从组织调动。”考虑到给复旦大学找人代替卢庆骏开课的缓冲时间,经黄景文与华东文教部和复旦大学党委反复协商,并请示陈赓,提出“暂缓半年”调动的意见,此意见与复旦大学达成了共识。这期间,陈赓还派徐立行专程到上海拜访了苏步青和复旦大学有关领导,向他们详细说明了军事工程学院的性质、任务,做了疏通工作。徐立行的诚恳和友善,让苏步青深为感动,他坦言道:“卢庆骏刚刚40岁,正是挑大梁的黄金年龄,军事工程学院需要,自然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就调给你们好啦。”5个月后,卢庆骏终于在1953年3月到哈尔滨报到。

还有些教授,所在单位的工作离不开,指名调动也不给,几经周折,最后还是周总理,军委彭德怀副主席出面,问题才得以解决。

1953年9月1日开学时,已形成了一支500余人的教师队伍和一支主要是从各军兵种部队调来的200余人的教学辅助人员队伍。

1953年秋冬至1954年春节前,学院向政务院和中央军委提出了请调500名教师的方案,由张衍带领院干部部教员科科长张伯峰、助理张殊希,于1954年春节前夕去北京,向陈赓院长汇报,并等候向周总理汇报。向周总理汇报此方案时,周总理说:500人数量太大,国家没有那么多教授、讲师给你们,只能给几只母鸡,自己去下蛋;给点种子,自己去培育。于是在京连夜突击,重新计算,核减为200人的方案。此方案被总理基本认可。春节刚过后的某一天晚7时,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办公室,召集高教部部长杨秀峰、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党委书记艾知生和中组部、国家文教委员会、军委总干部部负责人约10人开会,研究解决军事工程学院的请调教师方案。陈赓和张衍参加了会议。总理向蒋南翔详细询问了清华大学的教师情况,有多少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又向杨秀峰询问了全国各大学的教师情况;又问其他中央部门的一些情况,问得很详细。与会各方负责人均表示,尽力支援军事工程学院。经协商后,决定分批从高教部、中组部和军委总干部部三个系统抽调。会议结束时,已是凌晨一点半钟。

随后,陈毅、贺龙、习仲勋副总理分别在有关系统召开会议,布置落实给军事工程学院调教师的任务。

1954年10月,经陈赓联系,中央拟从军队系统再给学院抽调一批专业教师,并拟调拨一批武器装备为学院作实物教学用。这次进京,由张衍带队,由各系主任参加,首席顾问奥列霍夫也一同前往。贺龙主持召开军委系统的会议,总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和各军兵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贺龙宣布开会之后,由张衍汇报军事工程学院的情况,重点是各系需要的专业教员数量和缺额,各系主任也作了补充发言。各军兵种负责人发言均积极表示支援军事工程学院的建设,把军工学院的建设当作本军兵种的建设,在人力、物力方面尽量保证。贺龙在会上说:“会议开得好。大家都积极支持军工学院建设,为国防现代化做出贡献。我军历史上还没有办过像军事工程学院这样的高级技术学校,既然要办,就要舍得下本钱。”又对军工学院的同志说:“你们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我们就是要求你们把军工学院办好,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列席此次会议的学院首席顾问奥列霍夫看到中央军委和各军兵种如此重视、支持军事工程学院,深受感动。

学院“落户”哈尔滨

1952年6月23日,中央军委下达毛泽东主席签发的《关于调整全国军队院校的命令》,命令中含: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校址拟设在哈尔滨市。

1952年7月8日,以奥列霍夫空军中将为组长的苏联专家设计组一行5人抵达北京。从8月5日到8月30日,陈赓、徐立行与苏联专家设计组,飞往南京、上海、大连、长春和哈尔滨等地,主要考察我国军事院校的技术人才状况,为军事工程学院选调师资作准备,同时,也进一步考察了校址的选定问题。在哈尔滨期间,重点考察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几个大型军工企业,实地察看了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区及周边环境,并交换了关于确定军事工程学院地址的意见。8月31日,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副主席听取了考察情况的报告。报告中,关于学院地址的选择,专家组认为,应考虑以下几个条件:邻近国防工厂和工业大学;要远离国防前线;要有较集中而适合教学要求的房舍。比较起来,哈尔滨市最适宜,它不仅有飞机、坦克工厂,而且有一所办得很好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便于开展协作,得到帮助。城市濒临松花江,对海军工程系的教学科研活动有利。专家组关于学院地址的意见,所述理由都很充分,无非是进一步论证:原先由苏联方面提出的学院地址设在哈尔滨的提议是正确的。

军事工程学院的校址设在哈尔滨。从校址的最初提出到最后确定,主要是听取并尊重苏联方面的意见,曾任学院副院长的李懋之在《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一书中,曾谈到学院地址的选择,有这样的回忆:“校址选定在哈尔滨,确实不够令人满意,不光是气候问题,与上级和部门的工作联系上,与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协作上,都有许多不方便。陈院长也说:当初力争把军工学院建在北京就好了,因为要尊重苏联顾问的意见,连军委首长也未同他们争辩,就同意定在哈尔滨了。”

苏联顾问们对哈尔滨这座具有欧陆风情的“东方莫斯科”的偏爱,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可否认,哈尔滨本身也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哈尔滨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946年6月,我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哈尔滨,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大城市,直到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哈尔滨一直是东北解放区的首府和后方根据地,为解放全东北和全中国,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的贡献。哈尔滨不仅从军需军工生产、补充兵员、战勤服务、输送干部等方面支援了解放战争;这座城市还成了筹建新中国的重要基地。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哈尔滨是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其中有很多大型企业,以及军工企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