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我们看一个临床案例: 年轻单身女性, 跟父母一起长大, 有份稳定的工作, 与关系并不特别融洽的父母住一起。从小受到爸爸爷爷的严格管教, 打骂, 在学校的时候常常被欺负, 以至于在15/6岁的时候就出现严重的焦虑, 恐慌障碍, 并慢慢伴随严重的情绪波动。情绪每天有很多次和强烈的忽高忽低, 并伴有烦躁, 冲动, 和强烈的情绪低落。 偶尔伴有时常不想活, 要自杀的想法, 高中时曾有偷偷的割腕历史, 从来没跟父母说过。她说她常常强烈的感到非常孤独, 空虚 “我特别不喜欢自己, 自己的身材, 自己做过的事, 和脆弱的自尊心”; 常常感觉到 “我的灵魂飞出了身体”。从来没有过正式的男朋友, 每次开始尝试都伴有强烈的 “害怕被抛弃'的感受。 她的烦躁往往伴随着一种冲动的愉悦感, 和对性的极度渴求。有时在工作的空隙时间, 实在忍不住, 会和从没谋过面的陌生网友进行 “性与色情短信”交流。 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 也被称为情感不稳定型人格障碍(Emotionally Unstable Personality Disorder, EUPD), 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 在特定年份中, 美国大约有1.4%的发病率。 女性被诊断的机率大约是男性的三倍。 其特征是长期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扭曲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这类患者在不发病, 刚开始交往时, 往往充满魅力, 但深入交往后, 才能发现他们真实的一面。如果你看过1987年由迈克尔, 道格拉斯主演的美国电影 '致命诱惑 (Fatal attraction)', 可以注意观察女主角艾利克斯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历史 历史上很多哲学家都观察, 并描述过人类情感和丰富和极度变化, 但并没有专业的术语来描述这种现象。1884年, 美国精神科医生查尔斯, 休斯(Charles H. Hughes)和1890年的罗斯(J. C. Rosse)才给这种情感现象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边缘型疯狂”。精神分析学家阿道夫, 斯特恩(Adolf Stern)在1938年的工作中也开始使用”边缘型”一词, 用来描述有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症状边界上临床表现的一群患者, 他当时认为这些患者是轻度精神分裂症。1980年, “边缘型人格障碍”首次被美国精神科诊断和统计手册归类为一种人格障碍。但关于这个词是否合适并准确描述这类临床表现的讨论一直存在。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和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科诊断和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如下: 边缘型人格障碍表现为一种长期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自我认知形象和情绪控制的模式, 以及从早期成年阶段开始的在多种情况下表现出的冲动性行为, 表现为至少以下五种临床表现:
边缘型人格障碍怎样治疗? 在临床上, 几乎很少有患者因为人格障碍为主诉来看病的。很多人格障碍的诊断都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 评估, 收集和完善相关临床信息后才被临床诊断的。 严重的边缘型人格障碍往往伴有其它的并发症, 比如抑郁症, 焦虑症或双向情感障碍等。 那么有没有药物能治疗边缘型或其它人格障碍呢? 美国药监局从来没有批准任何药物治疗人格障碍。有些人也认为人格障碍不能用药治疗。 那么到底怎么治呢? 在临床上, 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人格障碍的并发症, 并结合心理咨询/治疗的方法, 从多个层面帮助患者稳定, 控制自己的情绪, 自残, 冲动性行为和改善人际关系。心理咨询, 治疗的方法包括心理动力学治疗, 认知行为学治疗等。下面介绍一种在临床上被证明非常有效的方法: 辩证行为疗法。 什么是辩证行为疗法?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 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玛莎·莱恩汉(Marsha M. Linehan)在1980年后, 开始采用这种从认知行为疗法(CBT)上改良的治疗方法, 用于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和慢性有自杀想法的患者。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理解, 发现导致自我伤害行为的诱发因素, 评估他们与认知, 情绪和行为的顺序关系, 并采用应对技巧, 帮助患者提高情绪和认知的管理调节能力, 而稳定人际关系, 避免不良和伤害行为。 其核心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Core mindfulness: 核心正念。 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 人际交往效能。 Emotion regulation: 情绪调节。 Distress tolerance: 痛苦承受能力。 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有上述临床表现, 并严重影响到人际关系, 生活工作质量和幸福感, 最好尽快寻求专业帮助。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不应该被歧视, 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参考资料: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
|
来自: 长沙7喜 > 《精神健康与老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