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绍基打通“颜楷”与“颜行”在笔法上的障碍

 家有学子 2023-08-29 发布于甘肃

《麻姑仙坛记》《争座位帖》是何绍基品评和取法最多的两件颜真卿作品,他的书风形成,与颜真卿这两件名作有密切的关系。

何绍基一生多次为《麻姑仙坛记》的大字本、小字本题跋,表达他对此碑的推重。何绍基对大字《麻姑仙坛记》的各类版本进行题跋,包括宋拓本、双钩本和摹刻本,他认为宋拓本“历劫流传,神光炳峙,璞逸厚远”,并对黄瀛石父子刊刻加以表彰。不仅对大字本推重如此,他对小字本的《麻姑仙坛记》也多次题跋讨论。

何绍基打通“颜楷”与“颜行”在笔法上的障碍。

存世何绍基作品中,取法《麻姑仙坛记》为代表的颜楷书风很多,其中以小楷和对联最为突出。如故宫博物院藏何绍基《封禅书册》《李广传册》《郁氏书画记》《石渠随笔册》《赠仲云楷隶杂书册》、四川博物院藏《赠构翰楷书七言联》、辽宁省博物馆藏《为丁雨生书洁园记六屏》、北京文物商店藏《赠醉碧楷书八言联》、湖南省博物馆藏《乘兴济世联》《典册紫芸联》《鹏鹗龙鸾联》《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等,都运用《麻姑仙坛记》的楷法笔势加以变化,形成其独特的面貌。

何绍基行书取法《争座位帖》,也很重视颜楷的学习。其诗云:“深秋风雨促行车,作郡恢恢刃有馀。大好江南山色里,勤摹颜楷读班书。”可见“勤摹颜楷”是他的日常功课。

同治四年(1865)仲春,67岁的何绍基在苏州跋吴平斋藏《争坐位帖》宋拓本中再一次重复他的看法,认为要学习颜真卿书法“尤先习其庄楷,若骤摹是帖,即堕入恶道矣”。

何绍基打通“颜楷”与“颜行”在笔法上的障碍。

[清]何绍基 临《争座位帖》(局部) 纸本

除了楷书受到颜真卿影响外,何绍基行书创作受到颜行影响极大,是“颜行流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湖南省博物馆藏何绍基《为子重世大兄》《为皞臣姻世兄书黄庭坚〈题伯时画揩痒虎〉》《蕉鹿莼鲈联》《石恪画〈维摩颂〉》《为子迪世兄书黄庭坚〈题摹燕郭尚父〉》《高启陪临川公游天池诗》《为西汀二兄书苏轼跋〈韩退之送李愿行〉》《行书诗卷》,以及山西博物院藏何绍基《跋吴㑺〈烟雨归耕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何绍基行草《苦雨喜晴书稿》等,都是何绍基运用颜行笔法创作的代表作品,其中对颜真卿《争座位帖》的取法尤多。

何绍基打通“颜楷”与“颜行”在笔法上的障碍。

上述两种颜真卿作品是何绍基风格形成的重要渊源。其以颜体为根基,取法颜楷和颜行而最终形成个人独到的面貌。他和董其昌等人学颜一样,他的学书方法对后代有很大的启示,具体来说,大约有两个方面:

1.打通“颜楷”与“颜行”在笔法上的障碍,使颜体在何绍基笔下趋于风格上的一致,使颜真卿楷书书风在晋楷的韵味、北朝楷书的质朴之外开掘出雍容博大的楷书“庙堂”新风。字形放大,强化起笔和收笔的顿挫,在笔画起止的两端及点、钩、翻折处多加顿挫、“挑踢”的装饰。颜字在“二王”之外独成一系统,主要特征是以字的笔画为结束单位,每个字都很独立,与行书笔法相互贯通的用笔规律不同。何绍基和董其昌的手法一样,都注意打通“颜楷”与“颜行”的关联,但董其昌更多地消解了颜字的“顿挫”特征,而何绍基则使这种“顿挫”更加灵动起来,增加点画的连贯性,又继承了颜字雍容宽博的结体,这正是何绍基碑帖结合的成功之处。

2.何绍基在篆隶楷等碑法上的修养全面,开拓了颜体的表现力。他从小精读《说文解字》,年长后对篆法、金文多有研究,深得汉碑的神采,又学习欧阳通《道因法师碑》,精研北朝碑版,在颜书之外,将篆隶、北碑之法,融入用笔,用凝重遒厚的碑派用笔方法写行草,回腕涩行,圆润遒劲,丰富了颜真卿书风的审美内涵,在保持颜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注入了个人新的艺术风格,使其书风产生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不同于机械和呆板地学习颜法,这也是何绍基在碑帖结合上以颜字为突破口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