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蓝|预制菜可能成为方便面2.0 (2212)

 邹蓝茶座 2023-08-30 发布于广东

                   预制菜可能成为方便面2.0

    邹蓝/文,

    我关注预制菜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一直在琢磨。想来想去,预制菜不就是方便面升级版吗。方便面以面为主,只有一小点调料。而预制菜加上自己闷的米饭或者蒸的馒头,加几个预制菜,就是方便食品的升级版。好比从打工的从小工,升级为技工那样。想到这里,思路豁然开朗。

    关于方便面,有一个贫困地区贫困户的故事。据说一扶贫者到山乡贫困户看情况。见一衣衫褴褛的母亲,给一个同样破衣服的幼童一个方便面吃着。此人对女子说,这可不能常给孩子吃。女子说,可不是吗。今天是孩子生日,才给他吃一个碗面,平时没得吃的。双方彼此都误会了。你觉得是垃圾食品不能常吃,山乡贫困户认为这是难得的美味,常吃也吃不起。

    方便面,我家里总备有三五包。临时一个人而不想做饭,就对付一下,扔一些榨菜,拍一根黄瓜,煮俩鸡蛋就凑合一次。

    由此想到现在开始崛起的预制菜。目前,因为网络点餐的时间紧,预制菜已经大行其道。据说主打外卖的街头巷尾的餐饮店、快餐店、团餐食堂等,能迅速拿出貌似热彤彤的菜和饭的地方,供应的主要是预制菜。还有行家指出,一些大型的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比例比较高,部分餐厅八成以上的所谓炒菜是预制菜。过去两三年里,都有不少结婚新人抱怨,订的酒席上来的多是预制菜。据说目前预制菜的去向,主要是餐饮企业,占比达80%。

    黄金甲送餐员争分夺秒送的餐,往往点了半小时就送到。餐厅如果正常炒菜,单那么多,一小时都可能赶不及出锅的。因此外卖员送来的70%都是预制菜。就是到餐厅堂食,刚点不多久,可能不算太热腾腾的菜就端上了桌。想想就明白,如此速度,只有微波炉加热预制菜才能做得到。

    所谓预制菜,就跟方便面差不多,是用现代化、标准化的流水线,将食材提前做好,简单化制作工序,再包装,到餐饮企业冷库里,后厨经过加热、蒸、炸等烹饪方式,就可以做出直接吃的便捷菜品。眼下,预制菜的前期原材料质量和清洗加工过程,经常被人诟病。有的餐厅办在办公楼或者Mall里,那里多不许使用明火的。不是热炒时火力不够的电磁炉,就是微波炉可以用。那你想想,大师傅都没用武之地,没人炒菜,那么堂倌端上来的热菜,十有八九是预制菜。

    我想说的是,预制菜以后能否按两个方向来生产呢。第一是向餐厅提供。第二则是像方便面一样向个人消费者提供。反正出去到餐厅堂食,或者点外卖都十有七八能遭遇预制菜,那么真还不如自己如同备方便面一样,家里备上个一二十份预制菜,吃完了再补充备货。

    明明白白在自己家为方便而吃预制菜。如果去餐厅或者点外卖,或许还以为是大师傅或者小师傅现炒的呢。预制菜当然值不起大师傅小师傅施展厨艺的价。   

    跟方便面一样,预制菜企业为城市生活节奏快的小家庭或单身汉单身女生产一些优质预制菜,也生产一些中档预制菜。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应该能做到的。估计他们为中高档餐厅提供的预制菜,可能质量上也会比中低档餐厅和专门做外卖单的店的预制菜要好一些。

    到那时,我肯定愿意备一些预制菜。那时,标榜大师傅现做的餐厅,也有可能与主打预制菜加热的餐厅之间有明显区别。要体面待客的场合,可能就去大师傅掌勺的餐厅。如果不介意预制菜的非正式聚会场合,吃几个预制菜也没啥。如果更加随意,在家请朋友亲戚吃饭,主妇或主人炒几个拿手的热菜,加几个冷盘,然后配几个预制菜,也不是不可以。这跟菜不够,临时加点几个外卖有啥大差别吗?而且,吃的东西不经不熟悉的人(外卖员)的手,基本的食品安全能得到更好保证。 这个时候,预制菜就可能成为方便面2.0。  

    米国奥总,特总和白总都有请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工作餐一个汉堡两罐可乐类碳酸饮料这样快餐食品的事。如果这几个总用预制菜待客,那可能就是升级上档接待了呢。

    因此,预制菜只要原材料质量合格,处理得卫生,老邹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的。现在方便面的消费者,估计有了预制菜的选择,可能一大半会成为预制菜的消费者。毕竟比方便面升了级。

    2023/8/23急就。

香港湾仔轩尼诗道庄士敦道分叉口的茂萝街,我曾住过那套房子的厨房。两年多时间内我在这厨房糊弄过不少次肚子。


俺抽屉里有不少如此粮票,包括全国粮票。北京的粮票分米票,面票(白面)和粮票(杂粮)三种。以前进餐厅,没粮票可真吃不上饭。不过北京的餐厅,不管吃米饭馒头,都只需要交买杂粮的粮票,不需要米票或面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