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79陈何芳,潘慧: 工程管理研三男学硕S21有何实习体验

 高教课堂研讨 2023-08-30 发布于江苏

      在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体验访谈中,S21分享了他的经历。下文以本人自述的方式,呈现S21心目中实习的缘起,以及前后三次实习的经历。

缘起:

选择离家近的优质高校的相同专业考研

  我本科在唐山的一所高校,学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比较偏工程,而不是管理。当初觉得不考研的话,没有办法改变命运。我想获得一个更好的平台,不考研就没有机会。我和我的同学都尝试过找工作,因为本科专业以及学校的水平限制,都只能去一些不太好的施工单位,这样的工作我不满意,所以工作找得都不顺利。也有一些学长学姐通过考研,最后找到的工作还不错,这样的成功案例就给了我们信心。当然,也有父母的阅历带我的经验,有他们的支持,我就坚定了考研的想法。

  本科河北离家太远了,所以考研就想离家近一点。但我老家那边没有特别好的大学,当时我就比较了一下JN大学和JS大学,这两所学校我觉得还不错,离家近一点,而且我大概能考上。就我所学的专业而言,JS大学相对好一点,所以我最后决定考JS大学。研究生的专业是工程管理,比较偏管理,而不是工程。

  刚开始读研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大概有20%的想法,想去试一下考博。但很快就发现自己不太适合深造,因为本科学校的平台不够好,再加上读博属于做学术,对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我即使考上了,最后也不一定有什么样的结果。放弃了读博的可能性,我更加意识到要做一些自己的规划才行。因为研究生的时间确实很短,自己考虑在完成基础课程之余,要多去做一些课外活动,去做实习,拓展一下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

首次:

零售类大企业后勤管理岗锻炼综合能力

  我第一次实习是在SN的后勤管理岗。我们专业是管理学硕士,是一个文科类型的专业,所以在选择实习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我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对于以后职业从事的方向并不是很明确。再加上一些限制,我并不能随心随欲地从事自己想尝试的职业方向,所以在有限的机会中进行了选择。当时不是很懂到底想做什么样的事情,就想去一个比较大的平台,就选了SN。

  去了之后,发现岗位并没有我所想象得那么好,这个岗位比较倾向于行政性质,要对接餐饮、住宿、物流等各个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沟通和协调。

  这份实习工作更多地是给予我在综合应急能力方面的一个提升,但是对于我的专业并没有任何提升和帮助。锻炼综合能力,主要是指每天要去写日报、周报、月报,这个东西看起比较简单,但实际上去做还是比较复杂,需要对每天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不断驱动自己去提升。并且每天会去和前一天的工作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自己工作中的很多问题,有时候对比下来让自己很震惊,原来很多问题都在重复发生。我就把这些问题发生在什么方面记录下来,方便自己更好地去做好明天的工作,或者做好未来一段时间领导交给的一些比较繁琐的工作。

  由于工作性质比较庞杂,我需要应对多方面的事情,每天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也使得自己的综合能力有所提升,细心和耐心也有所增强。同时,由于SN这个公司的性质,加班非常严重,很多领导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所以即使是实习生,我也不能轻易地早下班。而且我的学校在镇江,这个小地方的实习机会并不是很多,所以我只能异地实习,中间的心酸和挫折可能比在学校的时候经历得还多。但是为了以后就业,还是咬咬牙,坚持在南京待下去了。所以在这段时间,我虽然并没有学到多少专业知识,但是在抗压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以至于后面两份实习,虽然我会感受到压力,但跟SN的经历相比,就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

  SN是一个很好的集团性的上市公司,成长得很快,从世界500强竞争到世界400强左右。本身这个平台也给予我很多的权限和机会,让我能够有的放矢的去做很多事情。比如去协调各个大区的行政经理或者部长,去帮助他们解决住宿、餐饮,还有物流方面的一些事情。跟这些已经在职场多年磨炼的人频繁接触,能够开拓我的视野,让我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具开放性。

  工作中也有挑战,主要是应对一些紧急情况和意外情况。除此之外,回顾当时的工作内容,最有挑战的可能是要写一份策划方案,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感觉自己并没有很好的文字功底。当时我确实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一直想要完成,却没有推进下去,可能自己本身的驱动力也不是很强。而且那个时间点我刚好想要准备离职了,所以最后也没有很好地完成。

  这份实习大概做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结束了,因为这份实习的岗位性质还是偏向行政,是一个统筹的岗位,接触不到特别专业的内容,岗位局限性比较大。虽然综合能力有一些提升,但是整体来看收获不是很大,这样的工作从长远角度来看并不适合男生,所以我就结束了这份实习。

  两个月的实习工作,给了我一些正面的影响和疏导。这个跟我个人看待问题的方式有关,我看待问题比较积极乐观,不是说想去逃避问题,而是我觉得以负面情绪去看待问题,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去继续学习。所以,虽然我没有坚持太久,但我还是非常肯定这份实习的收获。

再次:

新闻类网络名企的人力招聘开阔了眼界

  从SN离职后,我去做了第二份实习,就是在JRTT做招聘岗位的实习生。当时去做这样的实习,是因为自己对管理学方面比较感兴趣,想去尝试一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管理,在现实的企业中,真正的能够谈到管理的,只有人力资源这一块,而且跟自己的专业也相关。

  说实话,去做了之后有点失望。因为自己实习的这个岗位,不太符合自己的长远职业发展规划。我的性格特点是不太能捕捉候选人的心态,很难洞察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且我的性格偏向被动,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在人力资源岗位上走得更加长远。我个人的一个感受是,人资岗位更加适合女性来做,因为女性心思比较细腻,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候选人的情绪变化,而我自己的专业中,并没有涉及到这些,所谓的专业基础和优势发挥不出来。

  这份实习工作的压力和强度也挺大。因为JRTT本身就是一个节奏很快的公司,所以不管是内在还是外在,都能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这会驱动着我更加努力工作。在筛选简历,以及和候选人沟通的过程中,我的沟通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面试过程中,对于候选人眼神的捕捉、对于简历中关键信息的搜寻,都有比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在和候选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也可以了解他们以往的工作经历,这对于我自己以后工作的抉择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末次:

地产公司的招标采购岗能兼顾专业成长

  我的第三次实习是在一家地产公司,做成本招采,参与工程招标及材料采购等。总体来说,实习的内容比较庞杂,各个领域都在尝试,看到底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地产行业是一种资源整合密集型行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而且薪水也很好。同时,也和自己本科学习的内容比较相似。所以我去地产行业实习,也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而且我做的是成本采购这个岗位,对个人的严谨性、协调性及沟通能力,都是非常好的锻炼,所以对我个人的成长也非常好。

  我一共做了三次实习,每段实习时间都是两到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还是异地实习,所以我必须平衡好在校学习和校外实习。我觉得学习这个事情,还是看个人的,虽然平时上班实习比较辛苦,但我周末是空闲的,就会抓紧时间学习。有的人不想学习,再空闲都不会学;但有的人即使再忙,仍然会挤出时间,见缝插针地学习。

  我的导师一直不知道我在外地实习,因为镇江离南京很近,我一直在和导师打游击, 所以说我的游击战术很出色。站在导师的立场,他更加需要我们去好好做学术,去读博深造。但是,我们人生的路终究要自己去走,要去想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发展道理,要去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导师的想法仅仅提供一个参考,是一种意见建议,最终做决定时还是我们自己。

  这三次实习的性质相差很大,经过面试到最后一个阶段,对方都会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实习。因为对于面试官来说,实习的跨度太大,可能说明候选人的职业规划不是很明确。但对我来讲,多去尝试才会明白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这也是这样来回答为什么多次寻找不同的实习岗位。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现在多尝试,是为了以后少犯错。

  对于未来的择业意向,我目前不考虑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主要是自己的性格不太适合,还有就是家庭背景不是很好,我觉得自己需要努力奋斗,这样才比较有利于成家立业、赚钱养家。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